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化学   138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5篇
物理学   10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实际应用中无反射边界条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中应用时间插值的特征线方法构造了一种新式的拉氏边界条件,并应用在光滑粒子法中. 该方法与使用特征线方法的欧拉边界条件方法相比,不需要区分超声速和亚声速流的不同,并且在入流和出流中具有相同的形式,因而更加简便易行. 数值结果表明,采用时间插值特征线法的拉氏边界条件方法在稀疏波、激波以及爆轰波的模拟中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无反射效果.   相似文献   
122.
基于联系矩阵的围岩稳定性组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岩稳定性评价受诸多类型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不确定系统问题.为克服基于单一信息评价方法只能从特定角度分析围岩稳定性问题的缺陷,应用集对分析耦合理论探讨了可统一与融合各类信息特点的围岩稳定性组合评价新模型,以充分利用各类评价方法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和避免单一方法预测错误的风险.该模型首先基于各种典型评价方法独立分析围岩稳定性,然后将获得的评价结果两两构成集对进行同异反分析,以构建联系矩阵和合理确定权重,最后基于组合原理综合评定围岩稳定性类别.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围岩稳定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能综合各类评价方法的优点与提高预测精度,也为类似评价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3.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SnPc分子在Ag(111)表面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 Sn-up和Sn-down两种优化的吸附构型与实验测量结果非常吻合,SnPc以Sn-down构型吸附在Ag(111)表面显得更稳定. Sn原子在两种吸附构型之间转换所需要能量与转换方向有关,由Sn-up向Sn-down构型转换时需翻越一个1.68 eV的能垒,反之需要2.17 eV. 扫描隧道显微镜理论模拟图像给出实验观测结果的主要特征,Sn-up分子的中心处为一个亮斑,而Sn-down分子中心为一个空洞. 计算结果验证了实验提出的Sn原子吸附位置的转换机理.  相似文献   
124.
<正>稀土镁球化剂是以硅铁为原料,通过添加钙、镁和稀土将其含量调整至最佳范围熔融生产而成的合金,广泛应用于球墨铸铁的生产。稀土镁球化剂中硅、镁、钙、锰、铝、钛及稀土含量测定对稳定球墨铸铁的生产,保证球墨铸铁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稀土镁球化剂中各元素含量的测定参考《球墨铸铁用球化剂》中的方法,该方法中不同元素使用不同的测  相似文献   
125.
多点位吸附型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发之  宣寒 《应用化学》2011,28(1):94-100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二乙烯三胺和氯化苄为原料,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具有多个潜在吸附中心的季铵盐型咪唑啉缓蚀剂(MIQ),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 通过失重法研究了该缓蚀剂在6%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讨论了缓蚀剂用量、温度、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其与某些物质复配后的协同作用。 结果表明,合成的季铵盐型咪唑啉缓蚀剂在6%的盐酸腐蚀环境中,用量为0.5%时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7%以上,缓蚀率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MIQ与乌洛托品、KSCN以及KI等复配后可以显著改善缓蚀剂的缓蚀率。 从吸附等温线推测,该缓蚀剂抑制腐蚀的机理是缓蚀剂在碳钢表面吸附成膜,进而有效阻挡了碳钢表面与酸性清洗试剂的接触。  相似文献   
126.
在分布式并行SPH方法中根据网格范围内粒子最大光滑长度调整网格尺度的AMR(Adaptive Mesh Refinement)背景网格,确保网格内粒子的相邻粒子位于同一个网格或者相邻的同尺寸网格范围内.与统一尺寸的背景网格相比,在光滑长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和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应用并减小搜索量,提高计算效率.数值结果表明,基于AMR型背景网格的并行SPH方法应用到粒子光滑长度变化很大的数值计算时能有效地降低搜索复杂度.  相似文献   
127.
采用水/Triton X-100/ 环己烷/正己醇微乳体系制备了尖晶石型NiFe2O4、Ni0.5Zn0.5Fe2O4、MnFe2O4、Mn0.5Zn0.5Fe2O4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Zeta电位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纳米粉体的结构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软磁铁氧体晶粒结构完整、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粒径范围在30~80 nm),合适的煅烧温度为500 ℃;在室温下埘制备的几种软磁铁氧体进行磁性能测定发现,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软磁铁氧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较高,比剩余磁化强度、矫顽力较低,软磁性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28.
给出了度量空间的1-序列覆盖、cs-π映象,2-序列覆盖、cs-π映象和子序列覆盖、cs-π映象的内在刻画.同时得到了度量空间的商cs-π映象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129.
Different titanium oxide powders (ATiO2, BTiO2) were pretreated in ammonia (NH3) gas at high temperatures. After the pretreatment, the color of the titanium oxide powders changed from white to yellow or gray depending on the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s. Morphologi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treated titanium oxide powd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hysical chemical methods. XRD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s were mainly mixture of anatase and rutile for the ATiO2 but only anatase for the BTiO2. Stronger absorption of visible light was observed for both types of samples using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doped nitrogen existed on the surface TiO2 after ammonia gas pretreatmen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treated titanium oxide samples were evaluated via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and phenol in aqueous suspensions. No obvious improvement i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achieved by ammonia pretreatment although it could enhance the absorption of light. Effects of treatment temperatures on photoactivities were complete different for ATiO2 and BTiO2 (i.e. higher treated temperatures yielded higher activities for BTiO2 but lower for ATiO2). All samples yielded lower activity levels after ammonia pretreatment without regard to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 or the reaction light resource.  相似文献   
130.
吡虫啉标准样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结晶法,以工业品为原料制备吡虫啉标准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并作为均匀性检验方法和定值方法,制得的标准样品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合格。该标准样品的标准值为(99.47±0.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