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10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1篇
物理学   6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自制了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萘甲酰化壳聚糖、羧甲基化壳聚糖等3种壳聚糖衍生物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表面处理,发现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PhthCS)能有效提高MWNTs在极性6~10范围溶剂中的分散性及稳定性,并考察了PhthCS的分子量及浓度对MWNTs的分散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微观形貌和元素分析,发现MWN...  相似文献   
142.
对含锌铝合金中氢分析的取样量、取样方法和加热释氢功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试验,建立了脉冲加热-热导法测定铝合金中氢含量的测定方法.经过条件试验和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佳取样量为2.0~4.0 g,表面氢加热功率为850~900W,体积氢加热功率为1250~1350 W.试样9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用该法对标准...  相似文献   
143.
利用脉冲加热-红外吸收、热导法测定粉末态粉末高温合金中氧、氮含量.通过助熔剂试验,确定了用镍盒包裹试样来分析样品的方法.结果表明粉末高温合金试样中总氧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总氮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分析标钢中氧的回收率为91.7%~110.8%.氮的回收率为95.9%~108.2%.  相似文献   
144.
ICP-AES测定镁合金中的痕量Zr、Fe、N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帆  邹斌 《光谱实验室》2002,19(6):762-764
用ICP-AES同时测定了镁合金中痕量Zr,Fe,Ni等杂质元素,不采用基体匹配法,研究了基体元素和共存元素对分析元素的光谱干扰,并进行了加入回收试验,精密度试验和方法检出限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45.
以二甲基亚砜(DMSO)或四氢呋喃(THF)作为促进剂,六苯基环三硅氮烷三锂盐(P3NLi)可以引发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进行开环聚合,通过29Si-NMR谱的硅峰面积比例确定了不同反应时间D3的转化率,经过计算得到聚合反应对THF、DMSO、D3、P3NLi的反应级数,并给出了对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6.
ICP-AES法测定钛基钎料中的铍和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ICP-AES),测定钛基钎料中Be和Ca的方法。研究了钛基钎料中基体及主量元素对铍和钙光谱干扰、基体效应情况,选定了铍和钙元素的分析线,研究了仪器工作参数对测量的影响。优化仪器工作条件,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3%,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可以满足钛基钎料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7.
冯艳秋  白文娟 《分析试验室》2008,27(Z1):351-354
本研究是在航空行业标准EDTA容量法测定高温合金中镍元素(HB5220.23-1995)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方法范围的扩大,镍测量范围为50%~80%。本研究进行了丁二酮肟浓度的选择、丁二酮肟的用量试验、柠檬酸用量试验、沉淀温度和放置时间试验、回收率、精密度及准确度实验等。本研究选择了合适的分析过程,测定值与标钢原值符合较好,测定范围上限80%,方法简便快速,可以解决镍基高温合金中基体元素的分析难题,并可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8.
利用光学显微镜、DSC等手段研究了一些上临界共溶温度(UCST)类型的热塑性改性热固性树脂体系反应诱导相分离时间/温度依赖性随组分化学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相活化能Ea(ps)受热塑性树脂的主链结构、热固性单体、交联剂结构、化学计量比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相互作用能密度解释了实验所研究的UCST体系的相分离活化能Ea(ps)随组分结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9.
建立了高流速辉光放电质谱法(GDMS)测定纯镍中41种痕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有证标准物质IARM 190A校正其中29种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其他12种元素采用标准RSF。在放电电流40 mA、放电电压1000 V、气体流速400 mL/min条件下,对样品预溅射20 min后进行测定。各元素的方法定量限在0.0000001%~0.000054%之间。应用该方法分析2个纯镍样品中的41种痕量元素,测定结果与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结果一致,当待测元素含量大于0.0001%时,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13%;当待测元素含量在0.00001%~0.0001%之间时,测定结果的RSD为0.4%~46%;当待测元素含量小于0.00001%时,测定结果的RSD为7.4%~48%。  相似文献   
150.
杨木泉  肖凌宇  张旋  颜悦 《应用化学》2019,36(4):431-439
作为受限高分子体系的一个经典模型,高分子刷在胶体稳定、聚合物链的自组装以及摩擦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方法在金(Au)基底表面制备了pH响应性聚4-乙烯基吡啶-b-聚乙二醇(P4VP-b-PEG)嵌段聚合物刷。 通过频率-耗散型石英微天平(QCM-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手段分别对Au/P4VP-b-PEG聚合物刷经不同pH值溶液处理后的形态变化、表面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用不同pH值溶液处理P4VP-b-PEG嵌段聚合物刷后,该聚合物刷呈现刺激响应规律。 当pH=1.5时,P4VP链段质子化,由于静电排斥作用使P4VP-b-PEG链段呈伸展构象;当pH=11.5时,P4VP链段去质子化,并且由于失去部分结合水,P4VP-b-PEG链段呈塌缩构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