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1篇
数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刻画有限域上分圆数的性质,给出了有限域上一类高斯正规基复杂度的准确计算公式.进而证明了有限域F_(q~n)在F_q上的7型高斯正规基满足所给条件当且仅当n≠4.  相似文献   
2.
以基于单糖为内核,楔形液晶基元DOBOB酸(3,4,5-三[对-(十二烷氧基)苄氧基]苯甲酸)为分枝的树状碳水化合物液晶为研究对象,利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XRD和CD/UV光谱等手段研究该类化合物的液晶性.研究发现分枝的数目对该类化合物的液晶性有显著影响,以2-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内核的包含四个分枝的树状分子具有最高的液晶结构有序性,清亮点也显著高于另两种单糖内核(含五个分枝)的树状分子.此外,该类碳水化合物液晶形成的液晶相都具备超分子手性,为探索碳水化合物手性液晶相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及钛酸钾晶须添加量对钛酸钾晶须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钛酸钾晶须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晶须的加入使材料的磨损率得到显著降低 ;钛酸钾晶须对材料具有一定的润滑性 ,添加晶须后材料的摩擦系数与树脂基体基本相当 ;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影响不大 ,但是合适的偶联剂对材料耐磨性的提高则具有明显的作用 .晶须添加量较低时 ,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为较严重的粘着磨损 ,晶须添加量较高时 ,疲劳磨损占主导地位 .  相似文献   
4.
硼酸酯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氮一硼内配位结构的硼酸酯偶联剂,解决了硼酸酯水解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丁氧基等活性基团。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硼酸酯进行了结构表征,讨论了原料配比、合成工艺等对硼酸酯收率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及工艺。对硼酸酯的物理性能、溶解性、水解稳定性及对硼酸铝晶须的表面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硼酸酯偶联剂由于具有氮-硼内配位作用,表现出优良的水解稳定性,并且硼酸酯偶联剂对硼酸铝晶须具有良好的表面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编写了<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5)和<高分子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7)两本高分子教学参考书之后,作者总结了书中的例题和思考题的编写感想.对高分子习题中题型的分类和搭配、题数的分布规律、出题技巧、难题释疑以及名词辨析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选取三种不同结构的单糖,即2-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和葡萄糖,作为内核,采用发散收敛结合法,合成出一类含液晶基元的树状碳水化合物.以收敛法合成树枝状分子DOBOB酸(3,4,5-三[对-(十二烷氧基)苄氧基]苯甲酸), 再以发散法合成一系列卤代烷基酰化碳水化合物中间体,最后通过缩合反应在中间体的外围接上楔形液晶基元 DOBOB酸,获得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选取3种不同结构的苄醚型树枝状分子为分枝,以N-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内核,合成出一类树枝化碳水化物;利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XRD和CD/UV光谱等手段研究该类化合物的液晶性,并命名为树状碳水化合物液晶。研究表明,连接有楔形树枝状单元的化合物形成手性柱状六方相或者向列相,连接有锥形树枝状单元的化合物未能如预期形成立方相,而仍然形成手性柱状六方相.超分子手性很可能源于树枝状单元与糖内核的协同自组装,使得树状分子沿着柱轴螺旋式堆砌;而糖环内核则对超分子柱的手性起调控作用,从而避免了外消旋的发生.该类化合物为研究碳水化合物诱导手性超分子聚集体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聚法合成外围基团中含羟十一碳氧基的CTV衍生物(CTV-H),然后结合柱层析分离技术合成和分离出外围基团中含单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CTV衍生物(CTV-M).以CTV-M为单体,本体聚合得到含碗形CTV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BPM).CTV-H和CTV-M都具有热致液晶性,是新的碗状液晶.SAXS和WAXD测定表明,液晶结构为六方柱相(Φh),柱直径为4.4 nm和4.8 nm,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而BPM没有液晶性,呈非晶态.  相似文献   
9.
硫酸钙晶须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载荷、偶联剂及硫酸钙晶须用量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当摩擦载荷较大时,树脂基体在摩擦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裂纹,而经过硫酸钙晶须改性的复合材料体系则塑性变形和裂纹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磨损量显著降低.载荷从200 N增大到300 N后,树脂基体的磨损机制从粘着磨损过渡为严重的疲劳磨损,添加晶须体系仍以粘着磨损为主.晶须添加量较小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晶须添加量较高时,磨粒磨损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新碗形分子的合成及其纤维状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兰素为原料,采用三聚法合成了2种外围脂肪族基团碳数分别为3和5的环三亚藜芦基(cyclotriveratrylene,CTV)系衍生物碗形分子--CTV-3和CTV-5,其中,用先关环后衍生化的合成路线克服了因CTV-5的外围基团太长、分子对称性不好而无法用传统方法合成的难题.产物的化学结构经1H NMR、13CNMR、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确认.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纤维状晶叠加在碗形分子的向列液晶织构上.纤维状晶是从液晶态冷却时形成并装饰在原液晶织构上的一种结晶形态.通过SEM测定,观察到纤维状晶实际上是由厚度约为100-200m、宽度为2-5μm的无限长的单层片晶组成的多层片晶,而片晶则是由直径约为100nm的微纤组成的.微纤可以推断是碗形分子柱的束状聚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