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化学   33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8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01.
本介绍用冲击电流计测量互感的一种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02.
采用葡萄糖水热碳化法合成了一系列碳层包覆的NiFe2O4核壳八面体(NiFe2O4@C). 通过调控葡萄糖的含量可以有效控制NiFe2O4表面包覆的碳层厚度. 利用X射线衍射(XRD)、 拉曼光谱(Roman)、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对NiFe2O4@C的组成、 结构、 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表面水热碳层对NiFe2O4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NiFe2O4的光催化活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其表面包覆的碳层厚度, 碳层厚度为5.5 nm的NiFe2O4@C-3展现了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荧光光谱(PL)、 瞬态光电流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表征结果证明, NiFe2O4@C的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归因于在NiFe2O4核和碳壳之间形成了异质结, 有效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和分离效率. NiFe2O4@C复合材料展现了较好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 在污水处理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3.
YVO_4: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与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系列YVO4: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前驱体和系列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四方相YVO4,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布在13~44 nm。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研究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0-7FJ跃迁,激发带主要来自于Eu-O和V-O的电荷迁移带,发射强度和激发强度随样品结晶度的提高而增强。对样品5D0-7F2跃迁中来自于不同态的发射峰的相对强度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4.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羟基烷基化和氯甲基化反应合成了3个新型查尔酮类衍生物的关键中间体——1-(5-氯甲基-2-羟基-4-烷氧基)苯乙酮,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边界阶段方法讨论最优组面试问题的最佳划分选择策略,在允许调整面试顺序的情况下,得到最优组面试问题中如何重新安排面试顺序能够以最大概率录用到最优应聘者的排序策略.  相似文献   
106.
合成了一种新的杂环不对称双偶氮变色酸试剂2 苯并噻唑偶氮 7 (4 甲氧基苯偶氮) 1,8 二羟基萘 3,6 二磺酸(简称BTAMOPACA)。研究了试剂的结构和光度性质,结果表明,在pH6.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铁(Ⅲ)与BTAMOPACA及CTMAB形成1∶2∶1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9×105L·mol-1·cm-1,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石灰石和高炉渣中铁的方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酚醛型吸附树脂JDW 2在非水体系中对吡啶和N ,N 二甲基苯胺的静态吸附 .由实验结果推论正己烷中树脂对吡啶和N ,N 二甲基苯胺的吸附是以氢键吸附机理为主进行的 ,JDW 2酚醛型吸附树脂在正己烷中 ,等温吸附吡啶和N ,N 二甲基苯胺的平衡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 ,相关系数在 0 99以上 ,因此 ,酚醛型吸附树脂在正己烷中吸附吡啶和N ,N 二甲基苯胺属单分子层吸附 ;同时对非水体系中乙醇或乙酸乙酯的含量对树脂吸附吡啶和N ,N 二甲基苯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在Tl2SO4+Na2SO4+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n-C8H18+水体系中, 测定了0.1-2.0 mol•kg1离子强度范围内Tl 的平衡摩尔浓度。水相中电解质Na2SO4 控制溶液离子强度, 有机相中萃取剂取278.15 K至303.15 K范围内的恒定摩尔浓度。通过外推法和多项式近似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标准萃取常数K0,计算了萃取过程的热动力学量。  相似文献   
109.
牛林  张长桥  林海潮 《化学通报》2003,66(11):748-754
从宏观应变电化学现象,到微观层次的局部裂纹环境测量与模拟、裂纹扩展预测模型化、再钝化法确立裂纹扩展速率以及应变电化学过程控制等方面,综述了金属应变电化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提出一种简捷计算分子中原子净电荷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计算了23种一元取代苯的原子净电荷。计算所得苯环上碳原子净电荷与其 ̄(13)C-NMR化学位移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苯环上碳原子净电荷及立体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24种一元取代苯硝化反应的邻、间、对位产物产率,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