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369篇
化学   651篇
综合类   669篇
数学   245篇
物理学   10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CSU软件 (Contactsofstructuralunits) ,对 61种球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紧密接触对 (Residue residuecontact)进行了研究 .重点研究了不同氨基酸在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Long rangecontact)和近程紧密接触对 (Short rangecontact)时的不同能力 .发现氨基酸Leu,Val,Ile,Met,Phe,Tyr,Cys,Trp(疏性氨基酸 ,H)比较容易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氨基酸Glu,Gln ,Asp ,Asn,Lys,Ser,Arg,Pro(亲水氨基酸 ,P)比较难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而氨基酸Ala,Gly,Thr,His(中性氨基酸 ,N)在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时能力一般 .它们平均每个氨基酸可形成 6 0 3 ,3 64和 4 43个远程紧密接触对 .同时它们在形成近程紧密接触对时能力非常接近 ,平均每个氨基酸可形成的近程紧密接触对数目在 2 3 4~ 2 85变化 ,差别非常小 .亲水氨基酸 (P) ,中性氨基酸 (N)和疏水性氨基酸 (H)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稳定性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碳纤维微电极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研究和分析测定,该电极尺寸极小,在分析性能上与常规电极有显著不同,在不镀汞的情况下,用碳纤维电极直接测定金属离子几乎没有明显的伏安响应,本文提出用+2.5 V恒电位预先活化碳纤维电极,使测定灵敏度大为提高,在双电极体系和静止溶液中,采用溶出伏安法可测定10~(-9)级金属离子,以同样的方法清洗电极,测定结果重现性良好,由于分析过程中不使用汞,该电极的测定范围大大增加,特别是用于氧化还原电位较正的金属离子测试,根据循环伏安法、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的研究,发现碳纤维表面状况在处理前后有很大变化,并与测定灵敏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采用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表面硅羟基的反应,对介孔分子筛MCM-41进行了有机胺功能化.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RD、比表面积测定、元素分析、TG、FT-IR和TEM的测定结果均表明,MCM-41表面成功地接枝上了有机胺功能基团而六方结构特征基本保持.在有机胺功能化的MCM-41上固载Ru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CO2加H2合成HCOOH反应,所显示的活性优于相应的均相催化剂,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回收再用性能.  相似文献   
64.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对许多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它们被广泛地用作CO氧化的催化剂.陈水华等对SmMeO_3(Me:V、Cr、Mn、Fe、Co)和Tascon等对LaMeO_3(Me:V、Cr、Mn、Fe、Co、Ni)上CO催化活性评价说明,LnMnO_3和LnCoO_3(Ln=La、Sm)活性最好,而LaNiO_3则表现和LaCoO_3相似活性,由此可推断这些氧化物具有相似的催化性能.本文用TPR-GC和XRD考察了在还原气氛下,LaNiO_3的还原机理,这对研究其电、磁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TritcnⅩ-100为例,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度法、表面张力法、浊点法等手段,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F)的相互作用。证明在β-CD和NSF的混合液中,当NSF的浓度小于或近于其CMC时,两者形式1:1包合物,大于CMC时,形成两者的混合胶束。经初步探讨,认为由于β-D对NSF的包合作用,使B-CD的内腔的极性降低,增强了与显色络合物的疏水相互作用;以及混合胶束中显色剂的分配系数增大,可能是β-CD-NSF对显色反应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
不可逆电活性药物米托蒽醌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巧翠  彭图治  王素芬 《分析化学》2003,31(10):1212-1216
研究了抗癌新药米托蒽醌(MXT)的电化学行为及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推导了适用于研究不可逆电活性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公式,运用该公式可以简便、快速地测定靶向分子与DN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实验发现,MXT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以蒽醌母核的嵌插作用为主,同时,烃氨基侧链与骨架磷酸基团之间的静电吸引对母核起稳定作用,使化合物易于嵌入DNA的平面结构。MXT与DNA相互作用引起的峰电流的变化可以用于分析测定DNA。  相似文献   
67.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分别采用高分子前驱体法、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Ce-Zr-Ba-O复合氧化物超细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BET比表面测定、热重-差热(TG-DTA)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前驱体法和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粉体都达到了纳米级。两种方法中,高分子前驱体法所制得的催化剂的BET比表面达118.96m2·g-1,CO氧化反应活性较高,同时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分散性好,无团聚,经1000℃高温焙烧后仍基本无烧结、无团聚现象,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杂多酸中痕量阴离子。由于常规的淋洗液(如Na2CO3,NaOH)呈碱性,使杂多酸迅速分解生成磷酸根,致使测定结果偏高。实验通过在常规淋洗液中加入适量两性离子后,调节淋洗液的pH为中性,从而能准确测定杂多酸中磷酸根氯离子和硫酸根的含量值。经过比较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流动相稀释的样品中磷酸根的测定结果,确定淋洗液的最佳条件为2.5mmol/LNa2CO3-9.0mmol/LCHES,在该条件下测定,快速、准确、灵敏,且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69.
CuO在ZrO2上的分散状态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XRD、TPR和TPD-MS等手段表征了浸渍法制备的CuO/ZrO2催化剂,发现ZrO2上高度分散的氧化铜具有显著的易被还原和再氧化的特性,从而催化剂具有高的CO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0.
离子色谱柱切换技术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多种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色谱柱切换技术同时测定了保留性质差别较大的有机酸以及不同价态的无机阴离子。由于柱切换基本不影响色谱基线,该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测定了食品中的乙酸,山梨酸、苯甲酸、糖精、氯离子和磷酸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