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化学   17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利用矩阵象方法,首先将强度2下混合水平正交设计的混杂度量,推广到强度t下混合水平正交设计的混杂度量,然后通过这些混杂度量指标,给出了强度t下混合水平正交设计的四个分辨度指标,其具有水平置换不变性,并能同时用于等水平情形和混合水平情形。最后对混合水平正交表OA(18,6~13~6,2)进行了实例计算,并讨论四个分辨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2.
利用Monte Carlo算法模拟了嵌入柱阵列中高分子的爬行过程.模拟结果显示窄间距的柱阵列可以有效地抑制嵌于其中的高分子链的长度涨落,并使得高分子链的弛豫时间符合爬行理论给出的标度律.通过对比爬行理论与模拟得到的链端关联函数可知,柱阵列中的爬行过程与高分子熔体中的爬行过程存在着微妙的差别.在柱阵列中高分子的链端无法完全消灭原有的管道,从而导致了链端关联函数被爬行理论低估.本文给出的二维自回避格点模型则可以很好地描述柱阵列中高分子的爬行过程.  相似文献   
43.
刘金金  徐明祥 《发光学报》2016,37(12):1464-1470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硅片上制备了掺杂稀土离子Tb~(3+)的SiO_2薄膜,并用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薄膜的发光特性,对发光效果的提升途径做了探索和分析。在245 nm波长的激发下,能够观察到Tb~(3+)的5D4-7FJ(J=6,5,4,3)的跃迁发射峰。对于Tb~(3+)离子的高浓度掺杂体系,在掺入富Si或Al~(3+)离子后,浓度猝灭效应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掺入两种激活剂的样品发光强度较只掺Al~(3+)的样品大了近一倍。此外,氩气氛退火引入氧空位缺陷也能使样品的发光强度有较大提升,氩气氛退火的最佳温度为1 200℃。  相似文献   
44.
胡梦丹  张庆宇  孙东科  朱鸣芳 《物理学报》2019,68(3):30501-030501
采用三维多相流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对纳米结构超疏水表面液滴的冷凝行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Laplace定律和光滑表面的本征接触角理论对三维LBM模型进行定量验证.模拟分析了超疏水表面纳米阵列的几何尺寸和润湿性的局部不均匀性对冷凝液滴形核位置和最终润湿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高的纳米阵列使液滴在纳米结构间隙的上部侧面和底部优先形核长大,通过采用上下不均匀的间隙可避免液滴在底部形核长大,而在上部侧面形核的冷凝液滴在生长过程中向上运动,其润湿状态由Wenzel态转变为Cassie态;较低的纳米阵列使液滴在纳米结构底部优先形核长大,液滴的最终润湿状态为Wenzel态;润湿性不均匀的纳米结构表面使液滴在阵列顶端亲水位置处优先形核长大,成为Cassie态.冷凝液滴在不同几何尺寸的纳米结构表面上的最终润湿状态的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符合良好.通过模拟还发现,冷凝液滴在生长过程中的运动行为与液滴统计平均作用力的变化有关.本文的LBM模拟再现了三维空间中液滴的形核、长大和润湿状态转变等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45.
沙菁㛃  徐冰  陈云飞  杨颜菁 《化学学报》2017,75(11):1121-1125
蛋白质因其多样性和功能性,是生物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分子.通常蛋白质的表征需要借助荧光或者酶的标记.而纳米孔技术,得益于免标记、单分子检测等优势,为蛋白质的表征提供了新方向.我们使用固态纳米孔完成了单个蛋白质分子及蛋白质-蛋白质结合物的检测.可以发现,外部电压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度会直接影响蛋白质分子表面带电量,从而加快或延迟其在孔内的易位时间.抗原、抗体本质上都是蛋白质,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通过比较抗体溶液在添加特异性抗原前后的易位事件,实现了单个蛋白质分子和蛋白质-蛋白质结合物的区分.未来,纳米孔技术有望应用于多蛋白质分子的辨识、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RGO-P25)纳米复合物.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DRS)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照和可见光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复合比例的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甲基蓝(MB)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水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被还原,通过静电引力相互作用得到了具有较高缺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随着RGO含量的增加,复合物的禁带宽度由3.00 eV变到2.27eV,复合物的导电性增强.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光照条件下, 30 min内1%(w,质量分数)RGO-P25光催化降解甲基蓝的效率都超过了80%.紫外光照条件下, 1%RGO-P25纳米复合物催化降解N3染料, cis-Ru(H2dcbpy)2(NCS)2 (H2dcbpy = 4, 4'-二羧酸-2, 2'-联吡啶), 30 min内63%(摩尔分数)的染料被降解.与P25(75%锐钛矿, 25%金红石)相比,石墨烯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有效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  相似文献   
47.
赵志刚  徐紫巍  李斌  刘楣 《物理学报》2009,58(8):5750-5756
采用电阻阻错结的无序二维约瑟夫森结阵列模型,数值研究超导薄膜中垂直磁场引起的涡旋运动.通过分析磁场激发产生的涡旋度Ne及低频电压噪声S0的变化特性,得到如下结论:在无序超导体中固定温度不变,随着磁场的减弱涡旋液态经过准有序的布拉格相,涡旋玻璃相重新进入到低磁场下的钉扎稀磁液相. 由于在涡旋玻璃相中,电流驱动下的噪声值表现出一个峰,表明系统处于无序与有序相互竞争的亚稳态,并且临界电流应有峰值效应. 计算得到噪声值的变化与Okuma等得到的无序超导MoxSi1-x膜实验现象一致,并能解释磁场降低引起的重新进入钉扎的稀磁液相行为. 关键词: 约瑟夫森结阵列 磁通玻璃 重新进入 峰值效应  相似文献   
48.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运用局域轨道密度近似+哈伯德相互作用和平均场方法,研究了新型钙钛矿结构材料Sr8CaRe3Cu4O24在不同压强下的机械、电磁性质,并探讨该材料的居里温度TC随压强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TC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升高,费米面附近能隙逐渐减小。最后通过海森伯模型对此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9.
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考察Pulic智力资本评测模型是否能够用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首先基于2003年至2007年中国A股市场新增ST公司样本及配对样本的前三年数据对Pulic模型综合指标进行单变量分析证实了该模型的预警可行性,然后根据三项因素驱动指标分别运用多元判别、逻辑回归、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预警模型进行回判和外推.结果表明,Pulic模型在ST前两年具有较高的判断准确性,可以通过对智力资本的考察而预知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50.
在少量水的存在下,由于NH4[CuCl3]对水不稳定,CuCl2·2H2O与氯化铵的配位化学反应只能得到1∶2产物(NH4)2[CuCl4(H2O)2];但在无水乙醇中,无水CuCl2与氯化铵按1∶1或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时,能相应地得到NH4[CuCl3]或(NH4)2[CuCl4]。CuCl2·2H2O与2,2''-联吡啶(bipy)的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仍能像固态化学反应一样,根据反应物的配比生成相应的唯一产物,但在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反应中发现1∶2产物曾经形成。热力学分析说明,如果连串反应的后一步的ΔrG大于前一步的,则上述反应现象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