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503篇
化学   665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487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86篇
物理学   9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通过TG-DTA-MS联用技术研究了草酸铜对高氯酸铵的催化过程。研究发现,草酸铜分解生成的氧化铜对高氯酸铵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添加2%的草酸铜使高氯酸铵的高温分解温度提前112℃。分解的气相产物主要有H2O,NH3,O2,HCl,Cl2,HNO,NO,N2O和NO2。在草酸铜原位分解生成的CuO表面吸附生成氧的过氧化离子(O2-)和氧离子(O-,O2-)是加速AP热分解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2.
The synthesis,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a novel one-dimensional manganese (Ⅱ) complex of formula [Mn(1,5-nds)(Him)4]n [1,5-nds=naphthalene-1,5-disulfonate,Him=imidazole] is reported.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1,with a=0.835 42(13) nm,b=0.983 45(18) nm,c= 0.987 42(19) nm,α=60.523 0(10)°,β=97.748(2)°,γ=87.189(2)° and Z=2.The 1,5-nds ligand assumes the μ2 coordination mode and interlinks Mn(Ⅱ) ions into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along [111] direction,with the adjacent Mn…Mn distance being 1.144 99(12) nm.The chains are assembl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via hydrogen bonds and C-H…π interactions.IR spectra and thermal analysis data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cryst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13.
以全苄基保护的糖酸内酯为原料,通过正丁基锂/二碘甲烷生成的碘甲基锂试剂对底物羰基加成增长碳链,再在碱性环境中水解合成了5个稀有酮糖中间体,其结构经NMR确认。  相似文献   
114.
膦系阻垢剂阻碳酸钙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模拟循环水中, 通过静态阻垢实验研究了HEDP, PBTCA, ATMP和EDTMP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 在相同的加药浓度下(按物质的量浓度计)阻垢性能的强弱顺序为HEDP>PBTCA>ATMP>EDTMP; 同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计算了阻垢剂负二价离子与方解石(104), (102), (202)和(113)面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阻垢剂分子中的膦酸基团和羧酸基团与碳酸钙中的Ca2+形成的离子键对吸附起到了主要作用, 同时阻垢剂与晶面间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 阻垢剂与各晶面的结合能强弱顺序为(113)≥(102)≥(202)>(104); 分子中的羟基易与垢晶面形成氢键而加强阻垢效果; 羧基的位置不同对阻垢作用的影响不同. 将静态阻垢的实验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发现阻垢剂在(104)面和(102)面上的吸附对阻垢作用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15.
以姜黄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两个对称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和五个查尔酮类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结构经IR,1HNMR及ESI-MS确认,用11种临床常用耐药株对其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同时采用MTT法测定了它们对3种人体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A5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姜黄素相当,并且A5对部分临床耐药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通过单晶培养得到了A5的晶体结构,经测定表明其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Fdd2.晶胞参数a=26.085(3),b=28.248(3),c=7.9615(9),α=90.00°,β=90.00°,γ=90.00°,V=5866.4(12)3,Z=16,DX=1.288Mg/m3,μ=0.09mm-1,F(000)=324,最终偏离因子R=0.047,wR=0.112.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新型花状纳米Co3O4修饰玻碳电极(F-Co3O4-np/GC/CME).纳米Co3O4的扫描电镜(SEM)表明,纳米Co3O4膜为多孔纳米材料;X-射线衍射光谱(XRD)表明,纳米Co3O4为纯面心立方相尖晶石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量法(CC)、半微分线性伏安法(SDV)研究了芦丁在F-Co3O4-np/GC/CM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芦丁在此修饰电极上有敏锐的氧化还原峰,其氧化峰电流与电位扫描速度(v)呈良好线性关系,表明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受吸附控制.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4.5×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7 mol/L.本方法可用于槐花、红花、金银花、杜仲叶的提取液中芦丁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5%~100.9%之间;RSD为1.7%~4.5%.  相似文献   
117.
朱晨杰  魏运洋  计磊  张倩 《应用化学》2010,27(3):267-271
将聚苯乙烯树脂(PS)先碘化再乙酰基化,制得了负载型二乙酰氧碘苯(PS-DIB)作为氧化剂。2,2,6,6-四甲基-N-氧自由基哌啶醇(TeMPO)与1,4-二溴丁烷反应生成4-溴丁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再与N-甲基咪唑发生季铵化反应,生成的溴化季铵盐与四氟硼酸钠进行离子交换制得氟硼酸型2,2,6,6-四甲基-N-氧自由基哌啶负载离子液体(TeMPO-IL)。室温下,以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为溶剂,PS-DIB为氧化剂,TeMPO-IL为催化剂,选择性协同氧化各种醇为相应的醛或酮。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未检测到羧酸副产物。氧化剂、催化剂和溶剂均可循环使用,在苯甲醇的氧化中,循环使用5次,反应的转化率和收率均保持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8.
北美第37届热分析会议是由北美热分析学会(North American Thermal Analysis Society)组织,美国德克萨斯技术学院(Texas Tech. University)承办,在美国Lubbock市举行,共计5天(2009.09.19~23). 参加会议的热分析专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瑞士,中国等十几个国家,会议代表有热分析理论,实验,应用和仪器制造方面的学术权威,教授,专家,学生约500余人,发表论文300余篇.  相似文献   
119.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SH-ssDNA在纳米金薄膜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杂交和取向进行了系统表征。 探讨了SH-ssDNA的组装时间、浓度和链长对其自组装的影响,自组装15 h时电荷传递电阻Rct最大,表面覆盖率最高;研究了SH-ssDNA的浓度、链长以及与互补DNA的杂交方式对杂交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随着单链浓度的增加,杂交后Rct的变化值逐渐降低,当SH-ssDNA为5 μmol/L时Rct值比杂交前增加了16%。 通过对阻抗谱数据模拟和分析,表明SH-ssDNA以垂直竖立取向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均匀致密单分子层,杂交效率与SH-ssDNA的覆盖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0.
佘婷婷  刘祖亮  巩凯 《应用化学》2010,27(7):778-782
用磺酸型离子液体1-甲基-3-磺酸丙基咪唑硫酸氢盐([MIMPS][HSO4])催化β-萘酚、芳香醛和酰胺(或脲)3组分“一锅法” 类Ritter反应合成了酰胺烷基萘酚。 投料比为n(β-萘酚)∶n(芳香醛)∶n(酰胺或脲)∶n([MIMPS][HSO4])=1∶1∶1.3∶0.1,无需溶剂,恒温125 ℃反应5~40 min,通过简单水洗抽滤即可分离产物,酰胺烷基萘酚产率为85%~97%。 离子液体[MIMPS][HSO4]可回收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 探讨了醛、酰胺或脲结构对反应的影响及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