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52篇
物理学   6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化学学科为突破口,就优秀网站整理、搜索引擎使用等方面谈谈如何从Internet上获得图片素材资源并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以环糊精为主体,左氧氟沙星为客体的配位反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光度法,差热分析法,X-衍射法等方法对超分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超分子配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左氧氟沙星分子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超分子配合物.通过β-环糊精超分子配合物的形成,进一步研究了左氧氟沙星与DNA的作用机理,发现它们之间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53.
以4,4-联苯二甲酸(H2BPDC)和4,4-二咪唑基二苯醚(BIDPE)为原料,与硝酸钴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得到2个结构不同的配位聚合物{[Co2(BPDC)2(BIDPE)2(H2O)]·2H2O}n(1)和{[Co(BPDC)(BIDPE)]·H2O}n(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1.45602(15) nm, b=1.55751(16) nm, c=2.5226(3) nm, β=90.8340(10)°, V=5.7202(10) nm3, Z=4, Mr=1256.98, Dc=1.460 g·cm-3, μ=0.655, F(000)=2592, R1=0.0367, ωR2=0.0875(I>2σ(I))。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6192(10) nm, b=1.09851(11) nm, c=1.32451(13) nm, α=112.7250(10) nm, β=92.1120(10)°, γ=96.5740(10)°, V=1.4102(2) nm3, Z=2, Mr=619.48, Dc=1.459 g·cm-3, μ=0.662, F(000)=638, R1=0.0474, ωR2=0.1165(I>2σ(I))。单晶结构分析显示,配合物1拥有一维链状结构,而配合物2具有二维两重贯穿结构,并表现出聚轮烷的结构特征。结果说明了反应温度在配合物组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樟脑薄荷柳酯乳膏中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含量的测定方法.使用Rtx-WAX毛细管柱,以萘为内标物,3种组分和内标在5min之内实现基线分离.各组分浓度与各峰和内标峰面积之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3种组分的回收率为92.0%~102.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5).  相似文献   
55.
施梅  方志杰 《应用化学》2012,29(3):266-269
以碘甲基化法增长碳链合成了D-葡萄庚酮糖。首先以D-葡萄糖酸内酯为原料,在N-甲基吗啡啉催化下进行三甲基硅烷醚保护,产率95%;然后通过正丁基锂/二碘甲烷生成的碘甲基锂试剂对酯羰基加成增长碳链,再在碱性环境中水解得2,7-脱水-β-D-吡喃葡萄庚酮糖,两步产率62%;最后经稀酸水解合成D-葡萄庚酮糖,产率90%(总产率53%)。对D-葡萄庚酮糖和2,7-脱水-β-D-吡喃葡萄庚酮糖的乙酰化产物进行了NMR表征。  相似文献   
56.
龙琪  朱子丰  王林 《化学教育》2009,30(7):60-61
绿茶汁滴入NaHCO3溶液显浅茶色,再滴加稀硫酸颜色不变,有大量气泡产生.绿茶汁滴入Na2CO3溶液显清亮的深茶色,再滴加适量的稀硫酸以后,颜色突然变浅,有大量气泡产生.计算发现,NaHCO3 和Na2CO3溶液的浓度对实验现象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7.
羧酸酯的合成是高师有机化学实验中必做的实验,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一直用硫酸作催化剂,这种传统方法硫酸用量大、副反应多、过程复杂、产品损失多,更重要的是产生大量的含酸废水污染环境,实验既费时又费力,实验效果又不够理想.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人们对酯化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采用杂多酸(如H3PW12O40等)、固体超强酸(如SO2-4/ZrO2-Al2O3等)和无机盐(如FeCl3、SnCl4、Al2(SO4)3等)等作为催化剂,收到了良好效果.但这些固体酸催化剂大部分是水溶性的,重复使用性能差,因而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近年来,固载型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作者采用SiO2作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固载磷钨杂多酸,并用在乙酸异戊酯的合成中,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一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即改革羧酸酯化实验.通过1999、2000、2001三届学生实验验证,效果良好,现就实验内容改进后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8.
本文用(NH4)2WS4,Ag[S2P(OCH2Ph)2]和PPh3为原料合成了簇合物[WS4Ag3(PPh3)3{S2P(OCH2Ph)3}],并得到了晶体。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1.32370(4)nm,b=1.34427(4)nm,c=3.83246(11)nm。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它具有巢状分子结构,配体(PhCH2O)2PS2-(简称dtp)的两个S原子中的一个硫原子仅与一个金属原子配位,另一个硫原子则同时与两个金属原子配位。簇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用脉宽8ns激光在532nm波长进行了研究。该化合物表现为一定的光学吸收和强的自聚焦效应,其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α2=1.50×10-10m·W-1,折射系数n2=2.45×10-11es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