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化学   171篇
物理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研究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工艺合成了介孔硅基干凝胶。通过差热-热重(DTA-TG)、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N2等温吸附-脱附测试分析,以及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表征了硅基干凝胶的热效应、相态、结构、形貌特征,并对合成的硅基干凝胶进行了体外降解与细胞培养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硅基干凝胶为平均孔径3nm左右、最大比表面积901 m2·g-1的介孔结构。体外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降解结果显示,低温处理的材料在42 d内完全降解,直线拟合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添加钙磷成分或高温煅烧处理可以调控干凝胶的降解速率,使硅基干凝胶的降解呈现直线式匀速降解的特征。体外细胞培养表明:硅基干凝胶可促进C2C12细胞(C3H小鼠肌原细胞)的分化和繁殖,证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52.
以二乙烯三胺(DETA)、聚二胺基胍盐抗菌剂(PADG)和环氧树脂E-44为原料合成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环氧树脂。采用FT-IR、DSC、TGA和抗菌实验研究了该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该抗菌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加入量不到1%就可使环氧树脂具有高效、持久、广谱的抗菌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99%以上,同时保持了环氧树脂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3.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的MnO2纳米棒,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改性后与苯胺单体在低温下混和,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锰(PANI-Mn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FESEM、FT-IR、XRD、TG、循环伏安以及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MnO2纳米棒...  相似文献   
54.
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苯乙烯阴离子的高温本体聚合,突破了传统阴离子动力学研究中仅采用高真空、稀溶液、低转化率的局限.结果表明:当聚合转化率小于4%时,聚合反应机理完全符合经典阴离子活性聚合的理论;但继续聚合后将出现一个转化率停滞平台和聚合速率再次升高的现象,与传统理论不同.假设活性种引发聚合后形成的大分子链不再反...  相似文献   
55.
将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嵌入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交联共聚膜中,制备了共聚物P(AM-co-HEMA)胶体晶体膜.研究了单体配比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对胶体晶体膜的光子带隙峰位置、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EMA)/n(AM)≤2.33时,光子带隙峰较明...  相似文献   
56.
制备了高填充的聚乙烯(PE)-淀粉-碳酸钙(CaCO3)三元复合材料,根据ASTM D6400标准对该材料进行了堆肥降解。采用熔体流动速率(MFI)、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方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堆肥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堆肥降解过程中,熔体流动速率(MFI)在堆肥1个月左右出现极小值;降解过...  相似文献   
57.
以硅醇钠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为极性调节剂,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合成了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探讨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聚合过程中EA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120℃下,引发剂质量分数为2.74%,EA极性凋节剂浓度为0.30 mol/L,反应4 min时,PMTFPS的数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58.
运用重氮化技术制备了水溶性磺化碳纳米管,在此基础上,以不同直径的磺化碳纳米管(1~2 nm,<8 nm,10~20 nm,30~50 nm)为载体,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聚苯胺与磺化碳纳米管之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并形成了电荷转移复合物;且随着碳纳...  相似文献   
59.
王岩  肖艳  郎美东 《化学通报》2011,(9):783-790
羟基磷灰石(HAP)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诱导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复合材料中。但是,其本身容易聚集,与聚合物之间相容性差,会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下降。在HAP表面改性既可以有效防止颗粒间的聚集,增强其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接上具有特殊功能的聚合物,赋予HAP新的用途。本文综述了羟基磷灰...  相似文献   
60.
以磺化石墨烯(sGNS)为基板材料,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出不同分级结构磺化石墨烯负载聚苯胺(sGNS/PANI)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氧化剂类型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形貌结构和超级电容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合成的复合材料中PANI的产率和氧化程度最高,其形貌呈现出sGNS垂直生长PANI纳米短棒阵列结构,PANI的共轭程度和结晶性均较高,从而赋予复合材料高的比电容(497.3 Fg-1),以及良好的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2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仅损失5.7%).当以三氯化铁为氧化剂时,复合材料中PANI的得率很低,并在sGNS表面形成较薄的包覆层,此时复合材料的比电容最低(228.5 Fg-1),但充放电循环性能较好(2000次循环后比电容的保持率为87.4%).当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时,复合材料中PANI以团聚态颗粒无规堆积在sGNS表面,PANI以无定型结构存在,其比电容虽然较高(419.6 F g-1),但其倍率特性和充放电循环性能较差(2000次循环后比电容损失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