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717篇
化学   2999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7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采用微乳法合成出氧化铁的前驱体——纳米β-FeOOH, 分别以β-FeOOH与添加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以物质量的比(n)为4, 5, 100添加NP-4, 混合煅烧. 采用拉曼光谱分析了样品中炭含量及分布, 并且用透射电镜观测产物的形貌和粒径, 采用磁强计观测产物磁性的变化. 结果得出, 对n=5或破乳所得凝胶煅烧, 所得样品皆为分散均匀的四方形颗粒状, 且为磁性明显增强的纳米氧化铁γ-Fe2O3. 还分别讨论了样品中炭含量以及颗粒形状对比饱和磁化强度σs、矫顽力、矩形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杨频  韩广业  金祥林  陈世荣 《化学学报》2002,60(6):1072-1077
以苯甲酰异羟肟酸为配体,首先合成四价氧钒化合物,以此为基础合成了标题 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13)C NMR,~(15)V NMR,电子吸 收光谱等,分别对它进行了表征,其结构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属三斜晶 系,P1-bar空间群,所得晶体学参数为a = 1.1119(3) nm,b = 1.1735(3) nm,c = 0.8660(2) nm,α = 96.84(1)°,β = 106.93)(1)°,γ = 88.97(1)°,V = 1.0731(2) nm~3,D_c = 1.415 g/cm~3,Z = 2,F(000) = 478,μ = 5.06 cm~(-1)。采取ab initio(GTO-6-31d)方法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成键情况进 行了分析,讨论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静电荷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73.
利用层间的静电吸附作用,重氮树脂和不同种类的含金属纳米粒子被依次吸附到硅片表面形成层层自组装膜。通过改变自组装膜的层数可以控制纳米粒子在表面吸附的量,同时利用重氮树脂的光敏特性可以实现纳米粒子在表面的图案化排布。以这些纳米粒子为催化剂,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在硅片表面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  相似文献   
74.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研究高分子结晶行为的一种重要实验手段.在使用AFM原位观察高分子结晶时,为保证能真实地反映结晶过程,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是要避免AFM针尖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考察了在AFM扫描时针尖诱导高分子结晶成核的情况.若使用AFM接触模式(contactmode),扫描时容易造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 ,自组装及其形成的多层复合膜已经在导电、生物传感器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得到深入研究 ,特别是以聚阴离子与聚阳离子相互作用的静电自组装研究更为深入 .这一技术制备方法简单 ,无需特别的设备 ,对膜层厚度能随意调控 ,并以水作为介质 ,对环境无害 [1~ 3] .共轭高分子 (如聚苯胺、聚吡咯及聚苯亚乙烯等 )通过自组装形成共轭高分子膜 ,对制备具有导电、光电和传输等功能的薄膜半导体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聚乙炔类是最早被发现且理论与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类共轭高分子材料[4 ,5] .本文以聚 ( 4 -羧酸苯基 )乙炔 ( PCPA)为聚阴离子 ,以重…  相似文献   
76.
嘌呤(核苷)是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主要遗传物质,但目前缺乏对僵蚕中该类成分的整体定量研究。该文采用ACE Excel 2 AQ水性柱(2.1 mm×150 mm,2μm)进行分离,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分别优化了样品提取与色谱条件,建立了中药僵蚕中嘌呤(核苷)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UPLC-UV)指纹图谱方法。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 MS)对9个特征峰物质进行二级鉴定,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总结。其中,2′-甲氧基-鸟苷单磷酸、6-(β-羟基乙基氨基)-嘌呤、2′-甲氧基-腺苷单磷酸和N6-(2-羟乙基)-腺苷首次从僵蚕中鉴定。基于该方法,对其中的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6-(β-羟基乙基氨基)-嘌呤、腺苷、N6-(2-羟乙基)-腺苷7个成分进行绝对定量测定。2′-甲氧基-鸟苷单磷酸和2′-甲氧基-腺苷单磷酸因缺乏对照品,采用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成分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耐用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5.0%,7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检出限(LOD)为0.266~0.474μg/mL,定量下限(LOQ)为0.843~1.58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0%~101%,RSD不大于3.4%。采用该方法对13批不同产地僵蚕药材进行分析,发现各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僵蚕的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考察了外在的机械运动诱导的放射性核素111In的电子俘获衰变和32P的β衰变速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地球北半球的顺时针和逆时针圆周离心运动中(半径8 cm, 2000 r/min), 111In电子俘获衰变的半衰期比文献值(2.83 d)分别降低2.83%和增加1.77%, 32P的β衰变的半衰期比文献值(14.29 d)分别降低3.78%和增加1.75%; 当顺时针和逆时针圆周运动的转速增加为4000 r/min时, 111In的半衰期分别降低11.31%和增加6.36%, 32P的半衰期分别降低10.08%和增加4.34%. 当外在机械运动作用取消后, 放射性核素111In和32P的衰变速率均分别恢复到正常文献值. 发现外在圆周运动依赖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明显增加和降低111In和32P衰变过程的衰变速率, 并且其效应随圆周离心运动转速的增加而增加. 这些结果可能起因于不对称的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78.
合成了双[水杨醛(对硝基苯)亚胺]合镍催化剂A和双[水杨醛(对甲氧基苯)亚胺]合镍催化剂B.该两种双[N,O]配体合镍配合物/MAO催化体系能有效地催化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催化活性可高达105gPMMA/(molNi.h).其中配体对位含有硝基吸电子(共轭)效应的催化剂A/MAO体系有相对较高的聚合反应热稳定性,温度达50℃时仍具有高催化活性.配体对位含有甲氧基推电子(共轭)效应的催化剂B/MAO则在30℃和Al/Ni摩尔比为600时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B/MAO体系催化得到PMMA的链序列结构以间规为主(含高达73.2%rr三元组),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06.4℃).  相似文献   
79.
利用简易核磁碳谱技术,在乙醚溶液体系中检测了多种有机锂试剂的碳谱与DEPT谱。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锂试剂的化学位移不因浓度而改变,苯基锂的碳负离子不与苯环形成共振。化学位移数据显示由饱和以及芳香卤化物制备得的有机锂其碳负离子分别往高场以及低场迁移。由苯基锂碳负离子呈现的去屏蔽效应推论苯基锂左乙醚溶液申以双聚体头尾相并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0.
刘鹏  骆亦奇 《大学化学》2003,18(5):42-43
介绍了在定量分析化学设计实验中提出的一种对溴酸钾法测定L 胱氨酸纯度的改进方法。实验表明 ,本方法操作简便 ,准确度和精密度都优于经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