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60篇
物理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丰富、廉价、无毒以及可再生的一碳资源,也是一种可用于聚合的绿色单体.基于CO2的聚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广泛报道的是CO2和环氧单体的聚合反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最近几年,一些CO2参与的新型聚合反应被陆续报道,这些工作大都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从CO2到高分子材料的转变.第一个途径是先将CO2转化为可以聚合的单体,例如:内酯、环状碳酸酯和2,5-二呋喃甲酸等,再利用开环或者逐步聚合将单体转化为聚合物;另一个途径是直接以CO2为单体和其他类型单体共聚得到聚合物.这两种途径对于发展CO2参与的新型聚合反应,拓展CO2基聚合物种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按照CO2直接还是间接参与聚合反应分类总结了近年来在CO2制备高分子材料方面的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
Detection of Cu(Ⅱ) is very important in disease diagnose, biological system de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eviously, we found that the product TPE-CS prepared by attaching the chromophores of tetraphenylethylene(TPE) to the chitosan(CS) chains showed excellent fluorescent properties.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use TPE-CS for detecting Cu(Ⅱ) because of the stable complexation of CS with heavy metals and the luminosity mechanism of the Restriction of Intramolecular Rotations(RIR) for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active materials.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hanged when TPE-CS was contacted with different metal ions, to be specific, no change for Na~+, slightly increase for Hg~(2+), Pb~(2+), Zn~(2+), Cd~(2+), Fe~(2+), Fe~(3+) due to the RIR caused by the complexation between CS and metal ions. However, for Cu~(2+), an obvious fluorescence decrease was observed because of the Photoinduced-Electron-Transfer(PET). Moreover, we found that the quenched FL intensity of TPE-CS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Cu(Ⅱ) in the range of 5 μmol/L to 100 μmol/L, which provided a new way to quantitatively detect Cu(Ⅱ) . Besides, TPE-CS has excellent water-solubility as well as absorbability(the percentage of removal, R = 84%), which is an excellent detection probe and remover for Cu(Ⅱ) .  相似文献   
3.
Two acetylene polymers containing cyanobiphenyl-based mesogens,poly { 10-[ ((4'- cyano-4-biphenylyl ) oxy ) carbonyl] - 1 -decyne } (PA8CN ), which has a relativelyfiexible polyalkyne backbone, and poly {[4-(((12-((4'-cyano-4-biphenylyl)oxy)dodecyl)oxy)carbonyl) phenyl]-acetylene} (PB12CN), which has a fairly rigid poly (phenylacetylene )backbone, were synthesized using respectively WCl_6 and [Rh(nbd)Cl]_2 as the catalysts.PA8CN exhibits enantiotropic interdigitated smectic A phase (S_(Ad)) over a temperaturerange as wide as ca. 100℃, whereas PB12CN is non-mesomorphic, demonstrating thatthe backbone rigid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liquid crystallinity of thepolyacetylenes.  相似文献   
4.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行为的环状多烯类分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辉  董永强  唐本忠 《发光学报》2006,27(3):281-284
研究了ΔH-pyrans,fulvenes,siloles等环状多烯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染料在溶液,固态及薄层层析板上的荧光发射行为.与大多数传统的荧光染料小分子不同,这些多烯类荧光染料分子在稀溶液中基本没有荧光,而在聚集态下呈现非常明亮的荧光发射,同时伴随着荧光量子效率的大幅提高(聚集诱导发光).它们在薄层层析板上也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射.但当薄层层析板暴露于有机溶剂气氛下,荧光消失,离开有机溶剂气氛,荧光恢复,这一可逆过程并可多次重复.在固体状态,它们的荧光发射与聚集态结构密切相关.通过从无定型态到结晶态以及从一种结晶态到另一种结晶态的变化,可以有效的调节它们的固体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自组装及其形成的多层复合膜已经在导电、生物传感器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得到深入研究 ,特别是以聚阴离子与聚阳离子相互作用的静电自组装研究更为深入 .这一技术制备方法简单 ,无需特别的设备 ,对膜层厚度能随意调控 ,并以水作为介质 ,对环境无害 [1~ 3] .共轭高分子 (如聚苯胺、聚吡咯及聚苯亚乙烯等 )通过自组装形成共轭高分子膜 ,对制备具有导电、光电和传输等功能的薄膜半导体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聚乙炔类是最早被发现且理论与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类共轭高分子材料[4 ,5] .本文以聚 ( 4 -羧酸苯基 )乙炔 ( PCPA)为聚阴离子 ,以重…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聚炔类梳形液晶高分子,阐述了在溶液中分子尺寸与结构的关系,计算了无无扰尺寸(〈r0^2〉/M)^1/2和Flory特征比C∞,讨论了侧基的柔性和体积对主链柔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韩婷  詹嘉慧  林荣业  唐本忠 《化学学报》2016,74(11):877-884
合成了三种含有四苯基乙烯结构的双炔烃.这些双炔烃单体通过在CuCl催化下在邻二氯苯中进行的均聚反应可以高产率地生成线型聚炔.所得聚合物均可很好地溶解于常见有机溶剂中,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这类聚炔材料在溶液态时几乎不发光,但在聚集态或者固态下可高度发光,表现出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同时,这些聚合物具有高透光性,可以允许整个可见光区的光透过.其薄膜在400~1700 nm宽波长范围内表现出高折射率(n=1.7787~1.6543)和低色差(D'=0.0003).紫外光照射可诱使聚合物薄膜发生交联过程,从而调控其折射率数值,并可生成高分辨率的荧光图案.  相似文献   
8.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吸引了许多光电器件和生物荧光技术领域的科学家的关注.对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构效关系的深入理解对于设计新材料至关重要.在本工作中,基于经典的AIE基元四苯基乙烯,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AIE性质,含不同电子给体/受体取代基的炔酮衍生物.对这一系列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别探讨了取代基团对发光波长、发光效率和AIE性质的影响.它们的聚集态最大发射波长位于511~565 nm,在四氢呋喃/水混合溶液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达31%.在末端苯环上的电子给体/受体取代基团会降低聚集态的发光效率,而引入硝基取代基则会在发射波长红移的同时,显著猝灭荧光.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化合物结构中的炔酮基元可以在一系列金属离子中选择性地与Pd2+配位,猝灭纳米聚集体的发光,并有望作为一个有效的Pd2+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发光聚合物一般是由具有大p电子系统的共轭基元作为发光单元, 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 近年来, 研究者发现: 另一类仅含有脂肪胺、羰基、酯基、酰胺等传统意义上的助色团的聚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也能发射强的荧光. 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和超支化聚酰胺胺(hb-PAMAM)是最早和最广泛被研究的含非典型性荧光生色团的聚合物. 最近, 这类聚合物被扩展到含有叔胺基元的聚氨酯、聚醚酰胺、聚脲体系. 这些体系的生色团被认定为其结构中的叔胺基元, 叔胺的氧化是荧光产生的根源. 同时, 也有文献报道马来酸酐与醋酸乙烯酯交替共聚物、异丁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聚多糖动态高分子、聚酰腙以及通过RAFT试剂制备的含聚三硫碳酸酯的多嵌段共聚物等也可以发射荧光. 这些聚合物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结构中不含叔胺基元, 而仅含羰基和酯基, 其发光机理通常用多个羰基聚集效应或羰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