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2篇
  免费   1418篇
  国内免费   4305篇
化学   5230篇
晶体学   70篇
力学   1141篇
综合类   58篇
数学   1014篇
物理学   378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6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使用高真空电子束蒸发在p型Si(1 0 0 )衬底上制备了高kHfO2 薄膜 .俄歇电子能谱证实薄膜组分符合化学配比 ;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刚沉积的薄膜是近非晶的 ,高温退火后发生部分晶化 ;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显示在高温退火前后薄膜均具有相当平整的表面 ,表明薄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椭偏测得在 6 0 0nm处薄膜折射率为 2 0 9;电容 电压测试得到的薄膜介电常数为 1 9.这些特性表明高真空电子束蒸发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制备作为栅介质的HfO2 薄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薄膜外延生长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Cu膜为例,用Monte-Carlo算法模拟了薄膜生长的随机过程,并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模型.在合理选择原子间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原子的吸附、在生长表面的迁移及迁移所引起的近邻原子连带效应、从生长表面的脱附等过程.模拟计算了薄膜的早期成核情况以及表面粗糙度和相对密度.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或入射率的降低,沉积在衬底上的原子逐步由离散型分布向聚集状态过渡形成一些岛核,并且逐步由二维岛核向三维岛核过渡.在一定的原子入射率下,存在三个优化温度,成核率最高时的最大成核温度Tn、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最低 关键词: Monte-Carlo算法 计算机模拟 薄膜生长  相似文献   
33.
 用射频等离子体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的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离子注入法掺氮,并对掺氮DLC薄膜紫外(UV)辐照前后的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氮离子注入剂量及UV辐照时间的增加,位于2 930cm-1附近的SP 3C-H吸收峰明显变小,而位于1 580cm-1附近的SP2C-H吸收峰则明显增强,薄膜的电阻率明显呈下降趋势;随UV辐照时间的增加,位于1 078cm-1附近的Si-O-Si键数量及位于786cm-1附近的Si-C键数量明显增加。即氮离子注入和UV辐照明显改变了DLC薄膜的结构与特性。  相似文献   
34.
静电加速管中强流空间电荷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工业用大功率电子加速器(450kW)的加速管中的空间电荷效应作了5点假设,建立了物理模型。对模型的束内外径向电位分布、空间电荷对轴上电位的影响,以及空间电荷力对束流传输的影响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束内径向电位分布。结果表明:束流内部径向电位沿径向均呈抛物线变化,并在轴上达到最小值;而空间电荷产生的束内电场与半径呈线性变化;空间电荷不仅会引起轴上电位的跌落,而且对束流有发散作用,特别是在电子速度较低时更为明显。在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后,强流静电加速管的电场设计关键在加速管的前端,与弱流加速管相比,强流加速管的电场变化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35.
利用非线性s-w-r模型,在相对论平均场近似下,通过能量密度函数,给出了五夸克奇特重子态Q+有效质量随核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的依赖关系,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核物质中Q+有效质量的影响,并考虑了耦合系数中GQ/B的3个不同值,计算了不同耦合系数对Q+有效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若干图的点强全染色(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图G及正整数k,映射f:满足:(1)任意e1,e3,如果e1,e2是相邻或相关联的,则有;(2)对u,v,w(G)有,则称f为G的一个k-点强全染色,并且K|G的社点强全染色称为G的点强全色数.本文讨论了一些特殊困的点强全色数,并提出了一个猜想:若G为每一分图的阶数不小于6的图,则(G),其中(G)为本文中定义的一新参数.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氟和碳阈探测器对50MeV/u~(12)C离子引起的重离子反应实验靶区E_n>11MeV和E_n>20MeV中子的角分布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前冲分布,较高能量的中子具有更强的前冲趋势.  相似文献   
38.
图G(V,E)的一个k-正常全染色f叫做一个k-点强全染色当且仅当对任意v∈V(G), N[v]中的元素被染不同色,其中N[v]={u|uv∈V(G)}∪{v}.χTvs(G)=min{k|存在图G的k- 点强全染色}叫做图G的点强全色数.对3-连通平面图G(V,E),如果删去面fo边界上的所有点后的图为一个树图,则G(V,E)叫做一个Halin-图.本文确定了最大度不小于6的Halin- 图和一些特殊图的的点强全色数XTvs(G),并提出了如下猜想:设G(V,E)为每一连通分支的阶不小于6的图,则χTvs(G)≤△(G) 2,其中△(G)为图G(V,E)的最大度.  相似文献   
39.
应用三次紧支撑样条小波插值函数得到了求一类常微分方程组数值解的隐式公式,并求得到其局部截断误差为O(-h5).在此基础上给出1个显式校正求解公式,并讨论得到其局部截断误差为O(-h4).  相似文献   
40.
三种群食物链交错扩散模型的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升茂 《数学学报》2007,50(1):75-88
本文应用能量估计方法和Gagliardo-Nirenberg型不等式证明了一类强耦合反应扩散系统整体解的存在性和一致有界性,该系统是带自扩散和交错扩散项的三种群Lotka-Volterra食物链模型.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给出了该模型正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