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37篇
  免费   15002篇
  国内免费   27960篇
化学   55137篇
晶体学   3264篇
力学   5986篇
综合类   3344篇
数学   13089篇
物理学   38779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668篇
  2022年   2625篇
  2021年   2495篇
  2020年   2503篇
  2019年   2490篇
  2018年   2471篇
  2017年   3659篇
  2016年   2730篇
  2015年   3959篇
  2014年   4808篇
  2013年   6243篇
  2012年   6083篇
  2011年   6833篇
  2010年   6875篇
  2009年   7061篇
  2008年   7878篇
  2007年   7005篇
  2006年   7008篇
  2005年   6039篇
  2004年   4643篇
  2003年   3327篇
  2002年   3392篇
  2001年   3540篇
  2000年   3704篇
  1999年   2137篇
  1998年   1123篇
  1997年   866篇
  1996年   830篇
  1995年   684篇
  1994年   729篇
  1993年   663篇
  1992年   680篇
  1991年   450篇
  1990年   454篇
  1989年   414篇
  1988年   403篇
  1987年   355篇
  1986年   282篇
  1985年   205篇
  1984年   226篇
  1983年   208篇
  1982年   138篇
  1981年   116篇
  1980年   82篇
  1979年   114篇
  1978年   42篇
  1977年   24篇
  1965年   39篇
  1959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CO2在石墨-金刚石转变中的触媒作用。实验中,采用Ag2O作为流体触媒的先驱材料,在7.7 GPa压力下,Ag2O在1 200 ℃分解成Ag和O2,O2与石墨套管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形成CO2超临界流体。研究结果表明,在7.7 GPa和1 500 ℃以上温度条件下,石墨在CO2流体触媒的作用下可转变为金刚石晶体,在1 500~1 700 ℃温度范围内合成出的金刚石具有完好的八面体形貌,与天然金刚石的生长特征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92.
开设实验选修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介绍了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设的4门实验选修课的特点、要求以及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3.
基于LabVIEW的高温超导材料特性测试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温超导体临界特性的测量是近代物理实验中最为经典的实验之一,本文通过使用GM制冷机,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和高性能采集卡,改进了传统的测量高温超导材料临界特性的实验装置.本测试系统不仅可以测量高温超导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电流,还可以测量其失超传播特性.该实验对于学生了解超导体特性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新颖的纳米结构亚波长光学器件的特点,从器件的基本功能特性和工作机理两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其应用状况,并阐述了纳米制造技术对亚波长光学器件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及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5.
平面火花隙三电极开关研制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平行板传输连接的平面火花隙三电极开关,开关正负电极为半圆形状,触发电极为细条状。将之替代立体式(半球形电极)火花隙三电极开关并应用于爆炸箔起爆装置中,装置回路参数将得以优化。实验测试了空气间隙为4.12, 3.14和2.2 mm的平面火花隙三电极开关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开关间隙间距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电压的升高,开关间隙的放电时延和分散时间呈指数降低,开关电感小于15 nH;对于不同范围内的应用电压,使用不同间隙间距的开关,其分散时间不大于10 ns。该开关应用于较低充电电压(小于10 kV)的脉冲功率装置中,与立体式火花隙三电极开关相比,回路电感降低了约50 nH,放电周期缩短近1/3,峰值电流增加约1/3。  相似文献   
96.
双色激光场中1维共线氢分子离子的经典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经典理论方法,并采用辛算法数值求解了双色激光场作用下1维共线氢分子离子(H2+)的哈密顿正则方程,得到了氢分子离子在激光场下的经典轨迹。计算了单色场和双色场下氢分子离子(H2+)的存活几率、电离几率、解离几率、库仑爆炸几率随时间的演化,分析了双色场的相位、强度、强度比及倍频的变化对氢分子离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97.
基于远场的拼接光栅压缩池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傅里叶光学方法得到了失调拼接光栅压缩池输出光束的远场振幅表达式,建立了分析拼接光栅的各种误差的理论模型,得到了拼接误差对脉冲的影响是附加相位延迟和角度偏转。在要求远场的一倍衍射极限区域的积分能量分布达到理想情况下的90%的条件下,对于含有口径为40 cm、脉宽为0.1~10 ps脉冲的系统进行分析并分别得到了各种误差的容限。  相似文献   
98.
We generalize the method that is used to study corrections to Cardy-Verlinde formula due to generalized uncertainty principle and discuss corrections to Cardy-Verlinde formula due to generalized uncertainty principle in (anti)-de Sitter space. Because in de Sitter black hole spacetime the radi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black hole horiz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of the cosmological horizon, this spacetime is a thermodynamical non-equilibrium spacetime.  相似文献   
99.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By reviewing recent research work, this paper reveal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limit of the absorption frequency bandwidth.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absorption frequency bandwidth can be extended up to 3 or 4 octaves as the diameters of the micro-holes decrease. This has become poss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ies for manufacturing micro-perforated panels, such as laser drilling, powder metallurgy, welded meshing and electro-etching to form micrometer order holes. In this paper,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absorbers in random fields and in high sound intensity are discuss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A new absorbing structure based on micro-perforated-panel absorbers demonstrate experimentally high sound absorption capability. This review shows that the micro-perforated-panel absorber has potentials to be one of ideal absorbing materials in the 21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00.
Clifford分析中无界域上正则函数的边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引入修正Cauchy核的基础上,讨论了无界域上正则函数的带共轭值的边值问题:a(t)Φ (t) b(t)Φ (t) c(t)Φ-(t) d(t)Φ=g(t).首先给出了无界域上正则函数的Plemelj公式,然后利用积分方程方法和压缩不动点原理证明了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