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3篇
  免费   1156篇
  国内免费   2020篇
化学   3998篇
晶体学   359篇
力学   378篇
综合类   156篇
数学   902篇
物理学   284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简单的方法合成高浓度氨基修饰的高度有序氧化硅材料并深入研究氨基官能化材料的孔结构以及氨基的存在状态和可利用性。结果表明,氨基基团共价连接到SBA-15的孔表面,即使初始合成体系中的APTES(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浓度高达30mol%时材料依然保持高度的有序性。合成体系中APTES浓度为20%的样品还保持良好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680 m2·g-1,孔容为0.89 cm3·g-1,此介孔结构中的氨基官能团对镍离子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Ni2+的吸附量高达1.88 mmol·g-1,相比之下未官能化的SBA-15对Ni2+没有吸附作用。当初始合成体系中APTES的浓度进一步增大到30%时,修饰到介孔氧化硅材料的氨基含量也随之增大,但由于材料的孔隙度急剧降低,这些氨基的可利用性也降低。  相似文献   
992.
三苯基锡壳聚糖黄原酸酯的合成、表征及其杀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壳聚糖(chitosan,简称 CTS)是由β(1~4)键合的D-葡糖胺残基和数目不同排列无规的N-乙酰基葡糖胺残基组成的线性多糖,是生物界中大量存在的唯一的一种碱性多糖.  相似文献   
993.
钾助剂对硼铝酸铜催化脱氢环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K,考察了钾助剂对硼铝酸铜催化邻乙基苯胺脱氢环化制备吲哚的影响,并通过XRD、TPD、TPR、TG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助剂的加入中和了部分催化剂强酸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表面酸性,但对催化剂表面积炭没有明显改善.钾助剂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晶粒的分散度,并且与活性组分发生协同作用,改善了催化剂的脱氢反应性能.在空速为0.1 h-1、水油摩尔比为10:1条件下,未添加K的催化剂上,邻乙基苯胺的转化率为45%左右,而添加了6.05%K的催化剂上,邻乙基苯胺的转化率提高到了60%以上.同时,钾助剂的添加延缓了铜氧化物的还原,减慢了催化剂失活的速度:未添加K的硼铝酸铜,反应80 h后,邻乙基苯胺的转化率由50%降至41.3%,而对应的修饰了6.05%K的催化剂,转化率却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994.
3‐Alkyl‐2,5‐bis[p‐(hexa‐2,4‐dienoyloxy)phenyl]‐thiophe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Kumada coupling and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s as key steps. The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behavior of these compounds was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polarized microscopy, monotropic nematic mesophases were observed in such compounds.  相似文献   
995.
为开展汞的污染监测和环境治理,本文以我国能源用散状固体生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催化裂解-冷原子吸收测定汞含量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样品称样量、分解温度和分解时间,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0.999,检出限0.045ug/kg,方法重复性符合要求,标准样品汞含量在标准值不确定度内,经过F检验和t检验,催化裂解-冷原子吸收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催化裂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含量具备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应用于固体生物质中汞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6.
神木半焦粉末萃取物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次用石油醚、CS2、CH2Cl2、丙酮和甲醇在索氏萃取器中萃取了神木半焦粉末,得到了五级萃取物(E1-5)和最终的萃余物,总萃取率为1.76%。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大气压固体探针/飞行时间质谱仪(ASAP/TOF-MS)和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ESI/TOF-MS)分析了各级萃取物。用GC/MS分析的结果表明,在E1中C15-24的直链烷烃和E2中3与4环的芳烃比较丰富,在E3-5中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较丰富,特别是E4和E5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与用GC/MS分析的结果相比,用ASAP/TOF-MS和ESI/TOF-MS从E3-5中检测出更多的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7.
以水杨酸为羟基自由基(HO·)捕捉剂、四氯化碳为氢自由基(H·)捕捉剂,采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自由基捕捉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纤维素液化行为的影响,研究亚/超临界乙醇产生的HO·和H·自由基对纤维素的液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水杨酸用量增加(0-4mL),HO·浓度升高,生物油收率由29.3%提高至47.9%,固体残渣收率从26.7%降低至24.3%;反应温度从250℃升高至320℃,HO·活性随之增强,生物油收率由35.9%升高至58.2%,固体残渣收率由51.8%降低至20.4%;随着四氯化碳用量由0增加为2mL时,H·浓度降低,生物油收率由24.7%降低至20.7%,固体残渣收率由54.1%增加至59.1%;反应时间从0到30min,液化作用不断增强,生物油收率从8.7%升高至28.5%,固体残渣收率由86.3%下降至60.9%;30min之后,四氯化碳对H·活性的抑制加强,导致液化作用减弱,生物油收率有所下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在亚/超临界状态下能够产生HO·和H·,且HO·和H·浓度和活性与反应条件相关,对纤维素液化产物的收率及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的改进Qu ECh ERS方法,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茶叶中24种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茶叶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经正己烷-丙酮(2∶1)提取,以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和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PSA)吸附提取液中的杂质,提取液离心后过滤,经气相色谱-电子轰击源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研究了不同吸附剂种类、提取溶剂、吸附剂用量对提取净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目标物质在0.01~0.5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空白茶叶样品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8.6%~109.6%,相对标准偏差(n=5)为2.1%~9.3%;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02~0.050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成本低,能满足茶叶中常见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特别适合在小型实验室和企业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包含频散项的K(2,3)方程ut+(u2)x-(u3)xxx=0的分支问题.利用动力系统的定性分析,并且借助Maple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行波解系统相应的相图,然后通过积分计算得到周期尖波解、类扭波和类反扭波的精确解的函数表达式,以及孤立波精确解的隐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00.
谢文娟  魏竹 《数学杂志》2016,36(1):77-86
本文研究了特征为素数p>2的有限维Special李超代数S(m,n;t)的中心扩张.通过计算从S(m,n;t)到S(m,n;t)*的斜外导子,得到二阶上同调群H2(S(m,n;t),F)是平凡的.应用此结果,可得S(m,n;t)的中心扩张是平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