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58篇
  免费   10802篇
  国内免费   20014篇
化学   38571篇
晶体学   2546篇
力学   4119篇
综合类   2160篇
数学   9211篇
物理学   27067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1921篇
  2021年   1860篇
  2020年   1820篇
  2019年   1707篇
  2018年   1697篇
  2017年   2601篇
  2016年   1807篇
  2015年   2756篇
  2014年   3378篇
  2013年   4378篇
  2012年   4396篇
  2011年   4814篇
  2010年   4829篇
  2009年   5043篇
  2008年   5574篇
  2007年   5012篇
  2006年   4959篇
  2005年   4127篇
  2004年   3180篇
  2003年   2312篇
  2002年   2234篇
  2001年   2352篇
  2000年   2457篇
  1999年   1467篇
  1998年   734篇
  1997年   568篇
  1996年   534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515篇
  1993年   482篇
  1992年   483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279篇
  1987年   224篇
  1986年   208篇
  1985年   144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130篇
  1982年   102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71篇
  1979年   87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9篇
  1965年   35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The genesis and elimination of 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s (EA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guinea pig cardiac ventricular fibers after a short period of cooling (5h, 2—4℃). After rewarming them to 37℃, EADs could be induced by K~+-free superfusion at an appropriate driving stimulation (0.2 Hz) in all preparations. A high level plateau, which linearly increases its duration with time, appears ahead of EADs. The critical point of the plateau occurred steadily at the level of -47±4 mV. Two types of triggered activity, all of which are the rhythmic activities in low level of membrane potential (-50 to -60 mV), appear on the platcau.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after overdriving. Agonists of the Na-K pump (K~+ and Tl~+) could stop the rhythmic activity immediately and turn the low level of membrane potential to high o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level plateau is the basis of genesis of EADs, and the activation of Na-K pump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stopping triggered rhythms arising from EADs.  相似文献   
952.
用V/r~3-F表确定滴体积测定管的末端半径方奕文,王镜和(汕头大学化学系,汕头,515063)关键词滴体积法,表面张力,滴体积测定管,末端半径表面张力是液体或溶液所具有的非常重要的性质。借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可确定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计算?..  相似文献   
953.
聚苯基膦酸双酚A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苯基膦酸双酚A酯的合成与表征唐旭东陈晓婷王玉忠杨科珂王波(四川联合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吴大诚(四川联合大学轻纺学院成都610065)关键词聚膦酸酯,阻燃剂,熔融缩聚,热性能聚膦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磷系阻燃剂[1~3],与传统的非聚...  相似文献   
95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HPLC-ESI-MS/MS), 研究了cis-3,5-diisopropylsalylic cyclohexanodiaminoplatinum(Ⅱ)的电喷雾质谱行为, 鉴定了其杂质, 并测定了其纯度.  相似文献   
955.
氨三乙酸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存在下,基于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溴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此催化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线性范围为0.4~10μg.L-1,检出限为8.5×10-8g.L-1,用于测定水样和茶叶中的锰,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2%及1.1%,回收率依次为93%~109%和94%~108%。  相似文献   
956.
首次采用Materialsstudio软件中不同的交换-相关势能函数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通过与文献报道的B3LYP/6-311G**常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及MP2/6-311G**方法进行单点能计算,确认所采用方法计算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最低能量构象更接近整个势能面的全局最小点;振动频率理论分析结果与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羰基振动双重分裂的红外光谱特征相吻合,表明红外光谱可以作为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的重要表征方法;根据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萘和萘胺的轨道分布和电荷密度进行理论分析,解释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溶液的紫外和荧光的光谱特征,并进而可推断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和理论计算得到的真空中最低能量构象相同,其二面角为94.995°。  相似文献   
957.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导数光谱以及溶液电导率的变化研究了紫色光对[PtCl6]2-水解过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58.
以柠檬酸为碳源,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双掺杂剂合成碳量子点,并对合成的量子点进行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吸收光谱(UV)和荧光光谱(RF)表征,结果表明该量子点粒径均一,发光稳定,适合用作荧光探针。优化了碳量子点含量、pH、反应时间以及温度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检测波长λmax=425 nm时,连翘苷在0.008~0.030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1/△f=0.00005(1/c)+0.0003(R2=0.9948),加标回收率在92.5%~106.3%之间,RSD<5%,且干扰物质、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对实验结果的测定无影响。该方法可用于药剂中连翘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59.
以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检测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中痕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色谱条件为:IonPac 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20mmol/L甲烷磺酸淋洗液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稀释液样品通过Dionex OnGuardⅡ氢型聚苯乙烯基强酸性树脂柱和0.22μm微孔尼龙膜处理.该方法的检测限(S/N=3)在0.024μg/L~0.156μg/L之间,标准曲线在低ng/L到低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RSD在10%左右,回收率为88%~115%.  相似文献   
960.
可剥离膜去除不锈钢表面铀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役的核设施中不锈钢制件表面附着的放射性污染物 ,必须经去污处理后才能回收利用。铀是核工业中最常见的污染放射性元素 ,而不锈钢是核设施中最常用的耐腐蚀金属材料 ,由于以UO2 +2 状态存在的铀 (Ⅵ ) ,在空气和自身的辐射作用下 ,将逐渐转变为不同的氧化物。采用酸性去污液对不锈钢表面铀污染进行浸泡和擦试去污的方法 ,可以有效的除去不锈钢表面铀污染[1] 。但因浸泡需大量的去污液 ,随之产生大量的带有放射性的废液 ,对这些废液还必须经进一步的浓缩———固化处理。擦试法虽产生固体废物 ,但去污操作麻烦 ,难以对大批量、形状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