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3篇
  免费   1857篇
  国内免费   3624篇
化学   6704篇
晶体学   437篇
力学   713篇
综合类   475篇
数学   1245篇
物理学   456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686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971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5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The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thium-ion in LiCoO2 cathode material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capacity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CITT) at different voltages and at different charge/discharge cycles. By SEM, XRD and FTIR techniques,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was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charge-discharge cyc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crystal structure was further discussed. CIT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CoO2 is about 10-12 cm2·s-1. During the whole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he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within the voltage of 4.0~4.3 V,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相似文献   
122.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常温脱硫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波  王新  邵纯红  李芬  姜安玺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1):1869-1874
采用硝酸铜为原料、氢氧化钠溶液为沉淀剂、使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醇-水溶液为分散剂的直接沉淀法制备,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得到了三种纳米氧化铜产品,平均粒径分别为25.63,10.74和7.57 nm。采用TG-DTA、FIR、XRD和TEM等对纳米氧化铜进行表征。对产品的常温脱硫活性进行了穿透试验,并与已开发的其他常温精脱硫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应用于H2S脱硫,可在常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脱硫活性,对H2S的脱除精度可以达到0.05 mg·m-3以下。经过优选,产品在3 000 h-1空速下穿透硫容达到25.3%,高于同类型的其他脱硫剂产品。  相似文献   
123.
WS2 超细粉体的固相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S2 超细粉体的固相法合成;WS2;固相反应;过硫系数;高能球磨;粒度  相似文献   
124.
125.
The structures of two derivatives of the title compound [C24H22N2OS, Mr = 386. 5 for (1); C25H22N2O3S, Mr = 430. 5 for (2)]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X-ray single-crystal strcuture analysis method. The final discrepancies are R = 0. 071 and 0. 077, respectively, for the reflections measured on a four-circle diffractometer. The space group for compound (1) is P bca with a=1. 6639(4), b=2.0286(3), c= 1.1742(1) nm, V = 3. 964(1) nm3, F(000) = 1632 e, Z=8; and (2) belongs to P21/n space group, and the cell dimensions are a=1. 1115(4), b=0. 8932(7), c=2. 186(3) nm, β=97. 52 (1)°? V=2.151(4) nm3, F(000) = 904 e, Z=4.The molecular backbones are very similar, each is a tricyclic system. The central seven-membered ring is in a twisted-boat conformation, and is cis-fused to 1,2,4-oxa-diazolino ring, while the latter moiety is in an envelope form. There are conjugated but non-coplanar effects in each structure. All bond lengths and angles in the molecules are normally acceptabl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n the whol  相似文献   
126.
新型聚丙烯酸酯类柴油降凝剂分子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前期工作得出的正构烷烃含量与浊点、冷滤点、凝点的定量关系模型基础上,选择柴油降凝剂的基团对柴油降凝剂分子结构进行了设计,得出了设计模型。结果表明,将含氮基团引入柴油降凝剂可以显著提高柴油降凝剂的性能。根据设计模型合成了一系列聚丙烯酸单酯和混合酯柴油降凝剂,并通过对柴油降凝剂的性能测试结果和自行设计的计算程序对设计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柴油正构烷烃含量对柴油降凝剂的配比进行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7.
<正> 结晶学家认为低分子物结晶虽可能存在一定缺陷和变形,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晶胞参数。这一概念对于高分子物结晶已不再正确。Bosley认为成形、热处理、冷却速率和杂质的存在皆可引起晶格变形;Fakirov故意在PET中加入少量杂质,却未引起变形。至今,PET已累积了7组晶胞参数,8个计算所得的晶区密度显示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见  相似文献   
128.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配体:10-乙基-3-甲酰吩噻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HL)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采用了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并应用紫外、荧光和Z-扫描技术,测定了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最佳发射波长(λmaxem)、荧光量子产率(Φf)、寿命(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在DMF溶液中都能发射出较强的橄榄色荧光,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都有双光子吸收,并且金属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比配体明显增强。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RHF/PM3)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29.
取代酰肼化合物是制备偶氮化合物的原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和金属形成稳定络合物,对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的“铜害”有良好的防护,因而在电线、电缆、钢丝、轮胎等与铜及其它重金属相接触的高分子工业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金属减活剂[2  相似文献   
130.
氨基甲基苯甲酸;联苯四甲酸;合成;偶联;重氮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