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09篇
化学   460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74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100篇
物理学   4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铽-甲基吲哚乙酰丙酮三元配合物发光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分析了RE.L1.L2(RE=Tb(Ⅲ)、Gd(Ⅲ),L1=3M(3甲基吲哚-1-乙酰基丙酮),L2=TPPO、Phen、Dipy)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磷光光谱、磷光寿命及变温荧光光谱等.讨论了Tb(Ⅲ)与配体之间的能级匹配和L1与L2的三重态之间传能的问题,说明了影响这些三元配合物荧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光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陆伟杰  伏义路 《分子催化》1989,3(2):119-129
本文研究了以γ-Al_2O_3、ZrO_2、CeO_2及La_2O_3为载体的硫化态钼催化剂在甲烷化反应过程中的激光拉曼光谱,发现在反应初期,催化剂表面氧硫钼结构变化较大,其活性下降也较快.在反应温度下,催化剂表面上的-S-键松动,部分硫原子升华,并发生一系列氧硫交换,形成体相MoS_2.甲烷化催化剂活性达到稳定后,则催化剂表面上的主要变化是MoS_2.晶粒不断长大.由于载体效应的影响.各个催化剂上表面结构的不同,与其达到活性稳定的时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上均无积碳形成.提出了硫化态钼催化剂在甲烷化反应过程中的表面结构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硫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表面物种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国柱  伏义路 《分子催化》1995,9(5):329-338
采用X光光电子能谱及曲线氦合手段对硫化态K-MoO3/Al2O3合成醇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负载量及硫化前不同条件预处理对催化剂表面的S、Mo组分的物种形式及各物种相对含量的影响,以及表面不同组分的相对组成。结果表明,根据其电子结合能变化,S组分可区分为SO^2-4、SO3、S^0、MoS2、MoS2-x等六种存在形式不同的物种;Mo组分可分为Mo^6+、Mo^5+、MoS^2+、MoS2、M  相似文献   
14.
15.
膨润土对结晶紫的吸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杭瑚  胡博路 《应用化学》1994,11(5):71-74
用分光光度、显微电泳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膨润土对结晶紫的吸附;实验表明,钙型膨润土在吸收结晶紫溶液时,加入钠盐可明显改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乳液-高温法合成蓝色发光Sr2CeO4超细粉体的最佳制备条件。接着研究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Sr2CeO4超细粉体的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显示,在850 ℃、900 ℃、1 000 ℃或者更高温度下退火4 h制备的粉体的形状分别呈球状、梭状和球状,平均粒径分别在100 nm左右和1 μm以内。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该超细粉体属于正交晶系。室温下的光致发光光谱显示,该粉体的激发光谱有3个激发峰,主峰分别位于262 nm、281 nm和341 nm,而其发射光谱只呈现出1个发射峰,主峰位于约470 nm。与高温固相制备方法相比,微乳液-高温法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超细的粉体,而且它不但在262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激发峰,主激发峰和发射峰的位置也分别蓝移了大约30 nm和12 nm。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了用恒电位电解法将饵、钇共掺入多孔硅(porous silicons, PS) 中,经高温退火处理后,观察到了在近红外区(1.54 μm)室温下较强的光致发光 (photoluminescence, PL),并与掺饵多孔硅(erbium-doped porous silicon, PS:Er)做了比较,发现钇的共掺入对掺饵多孔硅体系1.54 μm发射起了增强作用 。研究了饵、钇共掺杂多孔硅(erbium and yttrium co-doped porous silicon, PS:Er, Y)光致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发现PS:Er与Si:Er材料相似,有较强的 温度猝灭效应,而PS:Er,Y体系的PL强度随温度升高趋于平稳,且有增强的趋势, 受温度影响不明显,并初步探讨了其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镧系离子(Ln3+)配合物近红外发光机理及特点,同时就其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以三乙胺为缚酸剂,用芳氧乙酸同ω-溴代-ω-(1H-1,2,4-三唑-1-基)频哪酮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三唑类新化合物,探讨了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IR ̄1HNMR、MS分析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同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及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