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829篇
化学   1589篇
晶体学   79篇
力学   216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469篇
物理学   154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The rapid cycling synchrotron(RCS) is part of th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 The RCS provides 1.6 Ge V protons with a repetition rate of 25 Hz. The RF system in RCS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ferrite loaded RF cavity, a high power tetrode amplifier, a bias supply of 3300 A and a digital low level RF(LLRF) system based on FPGA. The major challenge of the LLRF system is to solve problems caused by rapid frequency sweeping and the heavy beam loading effect. A total of eight control loops are applied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An effective feedforward scheme is widely used to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LLRF system and high power integration test results with the prototype RF system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2.
针对目前砝码检定工作操作过程复杂、检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砝码自动检定系统。在符合砝码检定规程的情况下,系统实现了检定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处理、生成原始记录、管理标准器、查询历史数据和衡器控制等功能。相对现有的砝码检定方法有操作简单、高效、程序移植性好等优点。系统由主控计算机、串口转无线扩展卡、多台衡器设备及相应的标准砝码装置组成。通过使用串口转Wi-Fi模块,系统可实现控制多台衡器设备的需求。实验结果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采集数据准确,容易扩展,且大幅度减轻了检定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计量检定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3.
任博雅  赵白鸽  李怡蓓 《应用声学》2015,23(5):1789-1791, 1798
基于成熟的IEEE802.15.4协议和ZigBee无线模块,结合超声定位,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智能跟随系统。设计的核心为PIC18F4620单片机和MRF24J40MA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收发来完成节点间的识别与同步,同时以超声测距系统完成对被跟踪目标的定位,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动作实现对指定目标的定距离跟随。控制网络以子网的形式控制不同系统的分时定位跟随,同时管理各移动定位系统的入网和切换。样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跟随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4.
给出了反对称分子动力学模型(AMD)计算的50 Me V/nucleon112Sn+112Sn反应的分析结果。该研究是反对称分子动力学模型中统计冻结概念的部分研究结果。利用自洽法结合修正的Fisher模型,提取了发射源的温度和密度分别为T=(6.1±0.2)Me V,ρ/ρ0=0.69±0.03。通过与AMD模型计算的系统在时间演化过程中的最大密度比较,得出碎片发射源的密度远小于系统的最大密度。利用自洽法提取的温度和密度与35 Me V/nucleon的40Ca+40Ca反应系统及40 Me V/nucleon的64Zn+112Sn反应系统所提取的温度和密度非常接近。该结果表明反对称分子动力学模型中,系统在中等质量碎片形成时刻处于统计冻结体积。  相似文献   
155.
从理论上分析了玻璃微珠定向回归反射原理,利用近轴光线球面折射理论分析了玻璃微珠实现回归反射的折射率,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在最大可能增加回归反射的基础上,讨论了入射光线到主光轴的距离与回归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出了实现最大反射时玻璃微珠的折射率范围为1.80~1.95,研究结果对回归反射标志牌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6.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optimized aging processing on magnetism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sintered Dydoped Nd–Fe–B permanent magn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gnetism, especially intrinsic coercivity, of the optimized aged Dy-doped Nd–Fe–B magnet is more excellent than that of the sintered one, but the former's strength and hardness a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optimized aged Dy-doped Nd–Fe–B magnet have more uniform grain size, thinner(Nd, Dy)-rich boundary phase. By means of the EBSD technology, the number of larger angle grain boundaries in the optimized aged Dy-doped Nd–Fe–B magnet is more than that of the sintered one. The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d intrinsic coercivity and decreas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optimized aged Dy-doped Nd–Fe–B magnet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7.
以稀土三氟乙酸盐、氟化钠和三氟乙酸钠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出了空心结构的Na YF4∶Yb,Er上转换材料,探索了反应温度、钠离子浓度对产物形貌、晶相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发光光谱对产物的形貌、物相结构及荧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a F和Y3+的摩尔比为2.5,220℃溶剂热反应12 h时,可得到空心结构的上转换材料,该结构兼具上转换荧光、载药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58.
采用喷雾热解法分别在普通钠钙玻璃、含Si O2过渡层与Ti O2过渡层的玻璃上制备了F掺杂Sn O2薄膜,比较了不同过渡层上生长的F掺杂Sn O2薄膜的表面形貌特点,分析了过渡层对F掺杂Sn O2膜层的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层种类对F掺杂Sn O2薄膜各项性能影响很大,在Si O2薄膜过渡层上制备的F掺杂Sn O2薄膜晶粒最小且表面致密,在Ti O2过渡层制备的F掺杂Sn O2薄膜晶粒最大,在玻璃上生长的F掺杂Sn O2薄膜较为疏松,以Si O2为过渡层制备的F掺杂Sn O2薄膜光电性能最佳,其平均可见光透过率为82.9%,电阻率为5.33×10-4Ω·cm,适合喷雾热解法制备性能优良的玻璃基F掺杂Sn O2薄膜。  相似文献   
159.
采用电化学还原方法制备了铁氰化镍-石墨烯复合薄膜电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电还原石墨烯和铁氰化镍-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电催化氧化性能,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AA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由于石墨烯和铁氰化镍纳米颗粒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该复合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在0.1 mol/L pH 7.00的PBS溶液中,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4~7.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10-5mol/L(S/N)。  相似文献   
160.
建立了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水样经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采用BEH C18柱,以水(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实验通过在液相色谱系统中装入一根吸附分配柱,很好地解决了液相色谱系统的干扰问题。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在一定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0~0.9996),回收率为84.3%~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0%~8.7%,方法检出限为0.05~0.5μg/L。方法适用于测定地表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