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45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5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炸药降解产物CO在温度5 000 K、压力25 GPa条件下的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的最终产物主要由C3O2、CO2和C2O2组成。通过对CO、C3O2、CO2和C2O2组成的混合物体系的振动性质进行分析,发现计算得到的红外光谱与一些理论和实验结果一致;体系的径向分布函数表明,最终产物具有高密度流体的特征;同时还分析了CO、C3O2和CO2的态密度。结果表明:CO在温度5 000 K、压力25 GPa 这一特定条件下的反应主要归因于高温高压下CO分子间的剧烈碰撞;在形成这些产物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有明显的过渡态存在。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高功率激光装置光路中的分子级污染程度。采用专用空气采样动力设备及吸附管,在一定时间内对光路中的空气进行采样并作痕量分析后,得出了卤素、含硫化合物、可溶性胺类和氨、碳氢化合物 (C6~C16有机物) 4类物质在打靶前后的数密度变化。结果显示:除含硫化合物外,其余3种物质数密度超过了美国NIF标准的上限,其中氨和可溶性胺类、碳氢化合物的数密度超过较多;卤素、含硫化合物、氨和可溶性胺类的数密度在打靶后比打靶前有所降低,而碳氢化合物的数密度在打靶后比打靶前有所升高。结果表明在该装置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气载分子污染物污染。分析了气载分子污染物数密度变化的原因以及可能的产生源,并对如何去除这些气载分子污染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3.
本文研发了不锈钢短纤维(SSFs)填充聚丙烯(PP)的新型高聚物复合材料,开展了在不同的蠕变荷载下材料的蠕变行为研究。实验证实,在相同的持载时间条件下,蠕变变形与蠕变载荷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这个现象用传统的线性粘弹性理论难以解释。本文采用延迟时间与蠕变荷载相关的观点,对蠕变变形-蠕变载荷的非线性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了在对数坐标下延迟时间与蠕变载荷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从而得到了延迟时间与蠕变载荷之间的幂律关系。进一步的分析指出,蠕变载荷提升导致延迟时间增加的机理主要由材料体系的损伤所诱发。  相似文献   
44.
结合高效BB84协议的差分密钥分发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提出一种新的相位编码方案,使用差分和高效BB84协议实现量子密钥分发.在保留差分编码优势的同时,此方案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Alice端随机选择{0,π/2,π,3π/2}中的相位对信号脉冲进行调制,Bob端随机选择{0,π/2}中的相位对信号脉冲进行调制.为了提高成码率和简化系统,以η(η→1)的概率选取{0,π} 基对相位进行调制,此时系统运行差分编码,用于生成密钥;以(1-η)的概率选取{π/2,3π/2}基中的相位对脉冲信号进行调制.{π/2,3π/2}基的选用是为了增加系统维度和进行安全性评估,不用于生成密钥.设计相应的系统,利用微弱相干光脉冲在该新协议下进行编码,在接收端采用法拉第-迈克尔逊方式进行解码,在实验上实现了长期稳定的密钥分发,误码率<5%,传输距离达85 km.  相似文献   
45.
纳米尺寸氧化铝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均一粒径的纳米尺寸Al~2O~3样品,在相同仪器条件下测得红外光谱。研究了烧结温度、反应物前驱体的pH值和分散介质对IR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IR谱的峰值、强度和带宽有规律变化与制备因素、颗粒尺寸及结构有关。当粒径变小处于表面的原子数增多时,与Al~2O~3纵向声子跃迁有关的谱带强度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46.
传热温差小,热交换装置庞大是低品位热能双流体朗肯循环动力回收系统实用化的主要技术障碍。其中,显热源与低沸点工质间的最小传热温差,称为“节点”温差(如图4所示),对于换热性能、循环效率、换热器造价以至动力回收成本等均具有很大影响。本文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分析研究了热水与低沸点工质蒸发过程中的“节点”特性,给出了确  相似文献   
47.
以浸渍法制备了α-A12O3负载的含钯La0.9Sr0.1CoO3-δ钙钛矿样品,探讨了水热老化对样品催化CO-NO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以XRD,TPR和XPS等对样品在水热老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钯的引入方式直接影响样品的水热性能.掺钯样品(LaSrCoPd)具有良好的水热性能,经水热老化后,其催化活性显著提高,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性能;样品中钯离子位于钙钛矿晶相内,形成α-A12O3负载的La0.9Sr0.1Co0.95Pd0.05O3-δ,La0.9Sr0.1CoO3-δ/α-A12O3负载钯的样品(Pd/LaSrCo)具有最高的初活性,但经水热老化后,其催化活性明显降低在水热老化过程中,La0.9Sr0.1CoO3-δ钙钛矿的结构稳定,但含钯钙钛矿晶相中的钯离子迁移聚集成独立的PdO颗粒,较小的PdO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水热老化后,Pd/LaSrCo样品表面裸露的钯原子数目减少.导致其催化活性降低;而LaSrCoPd样品表面裸露的钯原子数目增多,导致其催化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48.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行为及电导率的测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乙烯碳酸酯(EX)增塑的(PEO)16LiClO4-EC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交流阻抗谱图,提出了不锈钢电极/聚合物电解质/不锈钢电极这种结构在交流阻抗测试分析中具有普适性的模拟等效电路,并且根据等效电路中元件拟合值测定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在不同EC增塑量及温度时的电导率,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了EC对聚合物电解质电行为的影响,在低EC含量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在低温时符合Arrhenius方程,在高温时符合Vogel-Tamman-Fulcher(VTF)方程;而当EC含量大于20%时,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符合VTF方程。  相似文献   
49.
 以浸渍法制备了α-Al2O3负载的含钯La0.9Sr0.1CoO3-δ钙钛矿样品,探讨了水热老化对样品催化CO-NO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以XRD,TPR和XPS等对样品在水热老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钯的引入方式直接影响样品的水热性能.掺钯样品(LaSrCoPd)具有良好的水热性能,经水热老化后,其催化活性显著提高,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性能;样品中钯离子位于钙钛矿晶相内,形成α-Al2O3负载的La0.9Sr0.1Co0.95Pd0.05O3-δ.La0.9Sr0.1CoO3-δ/α-Al2O3负载钯的样品(Pd/LaSrCo)具有最高的初活性,但经水热老化后,其催化活性明显降低.在水热老化过程中,La0.9Sr0.1CoO3-δ钙钛矿的结构稳定,但含钯钙钛矿晶相中的钯离子迁移聚集成独立的PdO颗粒,较小的PdO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水热老化后,Pd/LaSrCo样品表面裸露的钯原子数目减少,导致其催化活性降低;而LaSrCoPd样品表面裸露的钯原子数目增多,导致其催化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50.
通过两个反例从不同角度指出相关文献给出的关于一般变换的二阶随机占优的判定准则是错误的;并通过区分变换的单调性,分别给出单调递增与单调递减两种情形下二阶随机占优关系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