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26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小球经浓硫酸处理后进行高温裂解,得到球形碳化树脂。测定球形碳化树脂的诸物理性质及其对肌酸酐、尿酸的吸附性能,并研究物理性质与吸附性能间的关系。裂解产品比表面可达800M~2/g以上,对肌酸酐和尿酸的吸附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聚乙烯亚胺 钴络合物 (PEI Co)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可逆结合特性及对氧还原电流的影响 .PEI Co络合物溶解于电解质的水溶液中 ,在氧气气氛中络合物与氧结合 ,UV Vis光谱在 310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 ,并在 2 80nm处观察到等吸光点 .PEI Co络合物与氧结合平衡曲线服从Langmuir行为 ,络合物与氧结合的亲和力 (p50 )为 0 6 6 7kPa .氧与PEI Co加成物的解离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 1 1× 10 5s- 1 ,表明络合物具有快速、可逆的氧结合特性 .在PEI Co络合物存在下 ,氧电极的还原电流显著增加 ,并且随PEI Co络合物的浓度以及气氛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PEI链节 ] [Co]=5 1时 ,氧还原电流达到极大值 ,说明PEI Co络合物与氧形成了结构为 [N5CoⅢ O2 CoⅢ N5]的加成物 .  相似文献   
93.
采用固相-液相两步法合成一种天然抗菌环肽Thermoactinoamide A。在9-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合成的基础上,通过优化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的添加量,得到直链肽,收率为84%,在此基础上,采用液相环合的方法对直链肽进行环合,通过优化环合体系中混合液的配比、初始pH等条件,得到Thermoactinomide A,收率为51%,总收率43%。抑菌实验结果表明,Thermoactinoamide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μg/m L。固相合成与液相环合两步法合成步骤少、过程简单、产率较高,为进一步研究该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乃朝  衣宝廉 《电化学》1996,2(1):89-95
以烧结Ni作电极,以LiAlO2无机膜作电池隔膜,组装成了电极而积28cm^2的小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了各种工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电池经多次启动性能无衰减,放电电流密度100mA/cm^2,电池电压0.95V,放电电流密度125mA/cm^2,电池输出功率114mW/cm^2,燃料气利用率80%,电池能量效率31%。  相似文献   
95.
现代电化学技术,如计时电势法、计时电流法、循环伏安法,包括薄层中的各种电化学方法广泛用于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各种后行均相化学反应动力学,并卓见成效[1-3],但这些方法的应用,一般均需复杂的数据处理.薄层光谱电化学法把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局限在薄层溶液中,可直接检测其浓度变化,相比之下,在动力学研究方面显示了其特殊的优越性[4-7].甲基检是一种偶氨化合物,常用作酸碱指示剂,其电氧化还原性质未见报导过.本文采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法,研究它的电极反应机理.1实验部分仪器和试剂UV-3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Y函数…  相似文献   
96.
聚碳酸酯     
一、引言聚碳酸酯是一种新型热塑性塑料,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光学性能等,用途极为广泛,同时,原料便宜易得,因此近年来引起了人們极大的兴趣和注意。早在1898年,爱因豪恩(Einhorn)想用对苯二酚和光气在碱性介质中制备环状的聚碳酸酯,結果得到不溶、不熔的高聚物。他还自间苯二酚和光气制得了一种約200℃分解的树脂。1902年毕萧夫(Bischoff)和海顿斯特洛姆用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与二苯基碳酸酯反应,得到了类似的产物。 1953年西德拜耳公司首次用4,4′-二羟基双酚烷类与碳酸的衍生物反应,得到了具有热塑性、高熔点的线型聚碳酸酯。这种聚碳酸酯直到1956  相似文献   
97.
铁—杂多酸液流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培菊  衣宝廉 《电化学》1997,3(1):67-71
本文报道的氧化还原流动池、负极活性物质为FeSO4,正极为H3PMo12O40(HP),具有选择性的阳离子交换膜将两个经活化的多孔碳毯电极分开,两个氧化还原电对在碳和石墨电极上都具有相适应的电化学可逆性。电池的活性性质很稳定,电池没有使用寿命限制。  相似文献   
9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葛善海  衣宝廉 《电化学》1998,4(3):299-306
通过测定电压-电流密度曲线等方法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极参数。构造了Ecell=0.7V,I=0.55A/cm^2并能够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改进电池的电极结构,研究了各种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增湿情况,尾气流量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FISPS)技术对比研究了卟啉和介孔SBA-15及载有卟啉的介孔SBA-15的表面光伏特性.固载后同时显示了卟啉和介孔的光电压性质,但是光电压响应强度减弱,这是因为卟啉和介孔之间发生了电子传递的缘故.在外电场诱导下,它们的光伏响应强度随外加正电场光伏响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外加负电场光伏响应强度的增加而减弱.而装载后的SBA-15在334和425 nm处的光伏响应信号随外加电场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
无水YCl3 与二倍量的ArONa(ArO =2 ,6 二叔丁基 4 甲基酚基 )在四氢呋喃 (THF)中反应 ,经甲苯溶液重结晶 ,高产率地合成了二芳氧基稀土氯化物 (ArO) 2 YCl(THF) 2 ·MePh。产物经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表征 ,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属正方晶系 ,I4( 1) /acd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 =1.8913( 1)nm ,b =1.8913( 1)nm ,c =5 .2 2 39( 1)nm ,V =18.6 86 ( 1)nm3 ,Z =16 ,Dc=1.137mg·m- 3 ,μ =1.342mm- 1 (MoKα) ,F( 0 0 0 ) =6 848,R =0 .0 46 9,Rw=0 .112 2。中心金属钇原子与二个芳氧基中的氧原子、一个氯原子和两个THF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 ,形成一个五配位的扭曲的三角双锥几何构型。Y O(Ar)和Y Cl的键长分别为 0 .2 10 1( 3)和 0 .2 5 17( 6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