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15篇
化学   638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04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82篇
物理学   4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21.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Cu(H2dpcp)2]n(1)和[Mn2(Hdpcp)2(H2O)2·2H2O]n(2)[H3dpcp=5-(2,4-二羧基苯基)-2-羧基吡啶],H3dpcp由3-(2,4-二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H4dpdp)原位脱羧生成。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2个化合物都属于单斜晶系,化合物1结晶在P21/c空间群,a=0.639(13)nm,b=1.835(4)nm,c=1.115(2)nm,β=102.29(3)°,Z=2;化合物2结晶在C2/c空间群,a=3.126(6)nm,b=1.004(2)nm,c=1.080(2)nm,β=93.73(3)°,Z=4。化合物1以配体H2dpcp-桥连Cu( Ⅱ)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通过Hdpcp2-桥连Mn( Ⅱ)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负的Weiss常数θ表明化合物2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制备了一个苯甲酰腙化合物N'-(2-羟基-5-甲氧基苯甲基)-4-二甲氨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乙酰氧肟酸(HAHA)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VOL(AHA)]。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H2L和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苯甲酰腙配体作为二价阴离子,利用其酚羟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以及烯醇氧原子与V原子进行配位。乙酰氧肟酸配体利用其羰基氧原子和去质子化的羟基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中的V原子为八面体配位构型。测试了H2L、HAHA和钒配合物的脲酶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钒配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率为63%,其IC50值为45μmol·L-1。还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分子与脲酶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3.
制备了一个芳酰腙化合物4-氟-N''-(3-乙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和VO(acac)2分别与甲基麦芽酚(mat)和乙基麦芽酚(Emat)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VO(L)(mat)](1)和[VO(L)(Emat)](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芳酰腙配体以二价阴离子的方式通过酚羟基氧、亚胺基氮和烯醇氧原子与钒原子进行配位。在每个配合物中,钒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将配合物通过灌胃对正常的大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给药2周时间,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在剂量为10.0和20.0 mgV·kg-1时可以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而对于正常大鼠的血糖值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4.
研究了两相同部件温储备可修的人机系统,运用C_0半群的相关理论,对系统主算子的谱界进行估值.估算系统的算子产生的半群的增长界,然后运用了共尾的概念及相关的理论,得到了系统算子A+B的谱界与系统算子产生的半群的增长界相同.进而运用相关代数知识证得,0为系统算子的简单本征值,并分析了系统算子的谱分布,得到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并研究了系统算子预解式的特性.对任意给定的δ0,γ=a+bi,-μ+δa_1≤a≤a_2,得到lim|b|→∞‖R(γ;A+B)‖=0.进而得到在~sRγ≥a_1的右半平面内相应于系统算子A+B的谱点由有限个本征值组成.  相似文献   
125.
126.
用PVDF实时测量激光诱导的冲击波压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文辉  李志勇 《实验力学》1997,12(2):216-220
本文用自己研制的PVDF(polyvenylidenfluoride)压电传感器测量了0.2mm厚铝和2.08mm厚T300/环氧复合材料中激光诱导的冲击波压力,首次获得了这些材料中激光冲击波压力的时间演化波形。实验在中国科大强激光实验室的YAG脉冲激光器上进行,激光波长1.06μm,脉宽33ns,靶面平均功率密度为109W/cm2量级。从所得数据估计了表面入射压力,其值与已有结果符合良好。实验结果证实,PVDF压电传感器频响高,量程宽,多次使用重复性好,可有效应用于激光冲击波压力的实时测量  相似文献   
127.
估算飞片速度的一个经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电格尼公式中加上一个经验修正因子f(r_f)=[(2-r_f/r_m)r_f/r_m]~m,给出了一个予估电爆炸箔推动飞片动运速度随飞行距离变化的纯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8.
两级载荷下复合材料层板疲劳与寿命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复合材料层板疲劳过程中的累积应变演化规律,建立了以累积应变为基础的非线性积累损伤法则,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累积应变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加载次序效应,准确地预测了复合材料层板在两级载荷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29.
轩福贞  孙树勋 《实验力学》1997,12(2):186-191
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种有效循环滞回能为基础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法则,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证明了该法则能够正确反映载荷次序效应。  相似文献   
130.
含夹杂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吴林志  石志飞 《力学进展》1995,25(3):410-423
本文综述并评价了有关含夹杂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研究的代表性工作,包括自洽理论,微分法,Eshelby-Mori-Tanaka法,Hashin和Shtrikman的变分法等。指出上述理论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复合材料内部的微结构特征,如夹杂的形状、几何尺寸、分布和夹杂间的相互影响,在夹杂的体积份数较大,如大于0.3时已不能有效地预报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随后介绍了近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相关函数积分法,理论与实验的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在夹杂体积份数较大时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