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548篇
化学   994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58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205篇
物理学   7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为前体制备了镁铝、钴铝、钴镁铝混合氧化物,采用了BET、XRD、TG-DTA、TPR、FTIR和微量量热吸附及异丙醇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HT和HTLc为前体制备的混合氧化物,其比表面积较大、并随着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HT中引入Co2+离子后,由于Co2+离子的氧化还原属性,削弱了水滑石层对阴离子的键合能力,从而使其热分解温度及热稳定性降低,导至焙烧后生成的混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比不含钴的2Mg/Al混合氧化物的低。在TPR过程中,镁铝混合氧化物不被还原,而含钴的混合氧化物的还原是经由Co3+ → Co2+ → Co0的过程。混合氧化物表面含有酸性位和碱性位,并随着钴含量的变化而得到调变。含钴氧化物样品的表面以L酸为主和含有很少量的B酸。异丙醇催化反应生成丙酮的选择性最高,表明样品表面的氧化还原位是主要的,随着钴的加入及含量的增大,异丙醇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也是增大的。  相似文献   
52.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亲水化改性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有物理共混、化学共聚、表面涂覆、表面化学处理、表面接枝等几种。其中物理共混和表面涂覆法比较成熟且已获得应用,而PVDF微孔膜的表面化学处理、等离子体或光引发改性技术以及环境敏感性等将成为PVDF微孔膜的改性和功能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3.
研究粉末电催化剂目前多采用多孔电极(如气体扩散电极)方法,也用糊状电极或粉末悬浮液方法,但均不适于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Savy和Putten等人曾制备了薄层粉末电极,但是,前者实验结果不易重现,后者适用范围较窄,因而应用在电化学研究中受到了限制. 为了研究粉末催化剂,我们制备了软嵌式超薄层粉末旋转盘环电极和光电化学电极.这种电极制备简单,实验数据重现性良好,能广泛用于各种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薄层粉末旋转盘环电极在制备软嵌电极时,关键是选择一个有塑性的防水导电膜.为  相似文献   
54.
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和原位穆斯堡尔谱考察了在活性炭担载的铁-钼双金属催化剂上的费-托合成反应和在反应条件下的物相。已知在费-托合成中铁有利于生成长链烃,钼有利于生成低碳烃。铁-钼/活性炭催化剂则综合了铁和钼的性质,其中铁-钼/油棕炭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液化石油气选择性。在反应中,富钼催化剂的主要物相为铁-钼碳化物,而富铁催化剂的物相则为铁-钼碳化物和e’-Fe_2·2C碳化铁。  相似文献   
55.
以 5 甲氧基 (或氯 ) 2 巯基苯并咪唑 ( 1)为原料 ,经缩合和还原得到 5 甲氧基 (或氯 ) 2 ( 4 氨基苯硫基 )苯并咪唑 ( 3 ) ,再与异硫氰酸烃基酯反应得到取代硫脲 4,最后与卤代烃反应得到 12个新的S 烃基 1 烃基 3 [4 ( 5 甲氧基 (或氯 )苯并咪唑 2 巯基 )苯基 ]异硫脲化合物 5 .其结构经IR ,1 HNMR ,MS及元素分析确证 .初步的药理试验表明 ,12个目标化合物的iNOS抑制活性均强于阳性对照药氨基胍  相似文献   
56.
卤代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近年来卤代化合物在光照射下的偶联反应、醇解反应、消去反应、开环反 应,尤其是卤代杂环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得到了许多用热反应或催化反应无法替 代的具有生物(理)活性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57.
以原位穆斯堡尔谱研究了活性炭担载的费-托合成铁-钼双金属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行为。在H_2中不同温度下还原催化剂,其中的Fe~(3+)还原为Fe~(2+),进而还原为Fe~0。但在400—450℃间发生了还原铁物类的再氧化现象,可归因于磷钼酸根Keggin结构的热分解。在500℃H_2中,铁和钼都还原为金属并形成合金,其穆斯堡尔谱为一单峰,同质异能移为-0.16mm/s。再在300℃合成气(2H_2/CO)中碳化,可生成Fe-Mo碳化物(Fe_(1-y)Mo_y)_xC,穆斯堡尔谱为δ~0.17mm/s,△~0.64mm/s的双峰。  相似文献   
58.
用“参数多项式方法”确定风力透平叶片的失速振荡流陈佐一,孙永忠,杨玲(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100084)关键词:参数多项式方法,风力透平,颤振在现代各类流动诱导振动问题的研究中,流体激振的安全性分析与诊断,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复杂流动工况进...  相似文献   
59.
用TPP-原位穆斯堡尔谱联用技术考察了活性炭担载的铁催化剂的还原过程,该催化剂有四个还原峰,分别相应于Fe~(3+)—→Fe_3O_4—→FeO—→Fe"的串行反应,及Fe~(3+)—→Fe(x)(一种高分散还原态铁物类)的直接还原,各步骤的特征温度依次为410,530,640和770℃,活性炭上Fe~(3+)的两个还原序列表明活性炭担体表面存在强弱不同的两类吸附中心,从而存在着铁物类与活性炭之间的两种不同强度的相互作用。此外,在TPR过程中观察到磁分裂Fe_3O_4向超顺磁Fe_3O_4的转化,表明可能存在着Fe_3O_4在活性炭表面的再分散过程。  相似文献   
60.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全氟丁基磺酰亚胺基侧链的聚磷腈高分子。并用1H NMR、 19F NMR、 IR光谱、凝胶渗透色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方法, 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