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化学   362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69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13篇
物理学   4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维  刘世炳  于承新  杨巍 《中国物理 B》2010,19(2):24208-024208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in the quantiz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 the dielectrics, the wave equ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Green function is analytically solved by a direct integral method for a quadratic continuous nonlinear absorptive dielectric medium. The quantiz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 such a nonlinear absorptive dielectric is carried out for which the material dielectric function is assumed as a separable variable about the frequency and the space coordinate. The vacuum field fluctuations for different spatial continuous variations of dielectric function are numerically calculated, which shows that the present result is self-consistent.  相似文献   
162.
在C5系列的综合利用中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环烯烃共聚物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端产品之一。本文评述了用于乙烯和降冰片烯类共聚合体系新型加成催化剂的最新进展,包括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三大类。开发新型半夹心型催化剂是茂金属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主要有两类:1.限定几何构型催化剂(CGC);2. Cp’MX3和Cp’M(R)X2 (Cp’=茂基或取代茂基;M=Ti, Zr, Hf;X=卤素或烷基;R=OAr, NR2, NPR3)。非茂金属催化剂则具有亲电能力更强的活性中心及更开放的配位空间,通常具有更高的NB插入率,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类活性聚合的特征。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对氧(或Lewis酸)更不敏感,导致对极性基团有更好的耐受性。此外,重点围绕配体结构对催化特性的影响,如何提高分子量和环烯烃的有效插入率及其序列结构的调控等进行了对比和剖析,并展望其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3.
用于混响中信号检测的空时预白化处理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空时预白化处理器用于抑制混响,它是基于二维自回归模型的。这种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从空间和时间上联合进行处理,进而分离目标回波和混响。这种方法较传统的从空间和时间上分别进行处理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抑制混响。通过与传统的一维自回归预白化处理器相比较,使用空时预白化处理器后的检测效果提高了约9~11 dB。   相似文献   
164.
基于高速转镜的高分辨率干涉光谱仪非线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苏星  黄惠民  相里斌 《光子学报》2001,30(12):1474-1480
介绍一种基于高速转镜的高分辨率光谱仪的原理,讨论了光程差的非线性与转镜转角θ、折射率n的关系,给出光程差的一般公式,并讨论了一般空间光线的光程差,及系统非线性变化规律.计算得到了使非线性最小的理想的材料折射率值,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5.
维汉孕妇及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乌鲁木齐地区维汉孕妇及新生儿脐血铅现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于 2 0 0 0年 3月~ 9月 ,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正常产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了血铅测定 (汉族 80例 ,维吾尔族 5 9例 ) ,并对产妇家庭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 39例产妇血铅 1 2~ 2 67( 84 91± 4 7 64) μg/L ,新生儿脐血铅 1 0~ 32 9( 65 0 8± 4 3 88) μg/L ,维汉母子血铅高度相关 (r =0 71 4 0 ,0 7898,P <0 0 1 )。其中维族孕妇及新生儿脐血铅均大于汉族 (P <0 0 1 ,P <0 0 5 )。血铅≥ 1 0 0 μg/L的孕妇 5 4例( 38 85 % ) ,新生儿 4 9例 ( 35 2 5 % )。研究发现 ,孕期被动吸烟、家庭成员接触铅、家庭周围有铅污染工厂、住址靠马路、母职业、文化程度、孕期补钙、家庭人均收入、母上班乘公共汽车时间等是影响胎儿铅暴露的因素。结论 :本组维汉孕妇及新生儿血铅值有差异 ,且和环境因素有关 ,新生儿铅中毒有一定比例 ,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6.
手性联苯类化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联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化学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得到手性联苯类化合物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7.
研究了负载型稀土配位体系催化丁二烯气相聚合的特点,提出了新的宏观动力学模型,考虑了催化活性中心的暴露及活化过程、链增长反应、失活反应和向烷基铝链转移4个基元反应和过程,推导出单体消耗速率等模型表达式,成功地关联了与聚合反应宏观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较好地模拟整个聚合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68.
蛋白质分子与配体的作用模式主要有直接的环区结合及铰链式结合两种方式。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作用方式,我们提出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结合过程的构象研究。对于直接的环区结合模式,通过建立环区主链构象库,来实现蛋白质环区与配体的准柔性对接,并以链霉抗生物素蛋白体系为例对构象库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计算。对铰链结合方式,采用分步对接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具体应用于HIV蛋白酶与其小分子配体的结合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处理方法分别能较好地模拟不同类型的蛋白质与配体结合的的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169.
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 As(Ⅲ)和As(Ⅴ)的直接测定进行了研究.氢化物发生的最佳条件为:KBH4 溶液浓度为 5 g·L-1(含KOH 5g·L-1),流速 10.0 mL·min-1;样品酸度为1.3mol·L-1 HCl,流速4.2 mL·min-1.对基体 NaCl,MgCl2,CaCl2,Na2SO4以及微量共存金属离子(Cd,Zn,Pb,Cu)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基体和微量共存金属离子对 As(Ⅲ)的测定没有干扰.样品中As(Ⅴ)的测定用硫脲进行预还原,通过总量和As(Ⅲ)含量的差减得到As(Ⅴ)含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测得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8 ng·mL-1;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8%~1.30%(8.0 ng·mL-1标准溶液).标准曲线和标准加入法对海水样品测定的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已应用于近岸海水和大洋海水中As(Ⅲ)和As(Ⅴ)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70.
连续氢化物发生端视ICP-AES法测定水中痕量硒和汞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用自制的在线氢化物连续发生装置,应用端视ICP-AES法测定水中痕量硒和汞。不需要专用氢化物发生装置,分析成本低。在完成非氢化法测定或氢化法测定时不需拆卸或安装。方法简便、快速。测定水中硒和汞的测定,其检出限分别为2×10-4和1×10-4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