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114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71.
以4,6-二烷氧基-2-三嗪基异氰酸酯和N,N-二取代脲为原料,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72.
匀浆混匀的豆芽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经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甲醇洗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RRHD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和0.1%(体积分数)甲酸-2mmol·L~(-1)乙酸铵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均为0.5~50.0μg·L~(-1),检出限(3S/N)均为0.025μ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89.2%~10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3%~9.2%。  相似文献   
173.
朱丽荔  徐筱杰 《中国化学》2003,21(3):261-269
Two kinds of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3D-QSAR) methods,comparative molecular filed analysis(CoMFA) and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 (CoMSIA)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a series of 63 butenolide ETA selective antagonists with respect to their inhibition against human ETA receptor,The CoMFA and CoMSIA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the conceivable alignment of the molecules based on a template structure from the crystallized data.The statistical results from the initial orientation of the aligned molecules show that the 3D-QSAR model from CoMFA(q^2=0.543)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from the conventional CoMSIA(q^2=0.407).In order to refine the model,all-space search (ASS) was applied to minimize the field sampling process.By rotating and translating the molecular aggregate within the grid systematically,all the possible samplings of the molecular fields were tested and subsequently the one with the highest q^2 was picked out .The comparison of the sensitivity of CoMFA and CoMSIA to different space orientation shows that the CoMFA q^2 value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translations and rotations of the aligned molecules with respect to the lattice than those of CoMSIA.The best CoMFA model from ASS was further refined by the region focused technique.The high quality of the best model is indicated by the high corss-validated correlation and the prediction on the external test set.The CoMFA coefficient contour plots identify several key features that explain the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which may help us to design new effective ETA selective antagonists.  相似文献   
174.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了水样中痕量的A1、Cr、Ni、Zn、Sr、Ba、Tl、Pb。本法的测量结果与ICP和AAS的结果相近,对5.7μg/g Sr测量5次的RSD为1.2%,Sr的检出限(LLD)达到0.1μg/g。  相似文献   
175.
聚苯硫醚(PPS)工业化生产中除了获得PPS外,还会产生较多的副产物,如氯化钠、低聚物等,其中副产的低聚物以浆料形式存在.这些副产物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就PPS低聚物浆料而言,充分认识其组成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6.
设计了高温、紫外及温度紫外耦合实验考察丙三醇的耐候性.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检测实验前后丙i醇性质的变化,并测试了液浸硅电池的电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后丙三醇的光谱透过率在小于600nm的低波段有所降低,红外光谱显示其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微最的羰基.用丙三醇液浸硅电池的电性能没有衰降,但是电池表面出现了微量颗粒状物质.用理论分析了液体性质变化的原因,并由此建议醇类液体不适于在液浸光伏系统中作为冷却液体.  相似文献   
177.
基于AHP法的个人博客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从博客日志质量、博客作者权威性、博客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个人博客影响力评价体系,提出了9项个人博客影响力评价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各评价指标的5个评价等级体系,根据博客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和权重,获得个人博客影响力评价模型.最后,选取2个博客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8.
芳香类化合物在ITQ-1分子筛中吸附特性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巨正则统计系综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苯、甲苯以及间二甲苯分子在ITQ-1分子筛中的吸附特性.从这3种分子的粒子分布云图上,可发现分子的扩散和吸附主要在十二元环超笼内发生,在十元环通道内的吸附和扩散则相对较难.从一系列不同压力下的蒙特卡罗模拟还预测了3种分子的吸附等温线,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这3种分子在一定压力下,都可通过十元环通道或连接十二元环超笼的十元环窗口到达分子筛孔道内部,达到较好的吸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79.
分别采用沸水浸泡、磷酸浸泡的方法对咖啡渣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了咖啡渣基质吸附剂,利用FT-IR、SEM和XRD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咖啡渣基质吸附剂对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咖啡渣基质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优良,相同条件下,磷酸浸泡改性后吸附效果明显优于沸水浸泡,孔隙结构更完善。模拟废水初始浓度为20mg/L,不调节pH值,温度为25℃,ACCG10投加量为12g/L,吸附60min时Cr(Ⅵ)的去除率可达99.59%,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6.74mg/g。咖啡渣为非晶型结构,改性前后基本框架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180.
氨基化锰铁氧体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吸附pb2+和Cd2+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氨基化锰铁氧体纳米粒子吸附材料,并研究了对Pb2+和Cd2+的吸附特性和去除效果;通过SEM、XRD、 FT-IR和XPS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25 ℃,氨基化锰铁氧体纳米粒子吸附Pb2+和Cd2+在6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最大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55.57 mg?g-1和129.72 mg?g-1;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Pb2+和Cd2+的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氨基化锰铁氧体纳米粒子吸附-再生重复利用5次后,对Pb2+和Cd2+的吸附量分别仍为初始吸附量的87%以上,表现了良好的再生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