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化学   224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108篇
物理学   19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膜催化是在催化化学和膜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日趋活跃。膜催化理论和实际应用还处于起始探索研究阶段,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 利用某些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催化活性,或是将膜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在膜内部或表面固定催化剂,使其具有催化反应功能。用这些材料组装成反应器,用于化工过程,能将反应和分离统一于一个体系内,即在膜上进行催化反应,能使反应过程和分离过程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8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苯柳胺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彩云  陈生田  施天益 《色谱》1998,16(1):76-77
硝苯柳胺是合成筛选出来的一种新杀螺剂。经实验探索,以3,5-二硝基苯甲酸作内标,采用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成物中硝苯柳胺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3.
硫杂杯芳烃--一类新型的分子受体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一类新型分子受体化合物——硫杂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受体化学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PET/PTT双组分弹性长丝的结晶取向结构和卷曲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制军官礼服用PET/PTT双组分弹性长丝,在纺丝加工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声速法、WAXD、DSC、Instron5566对典型工艺下的弹性长丝进行了结晶和取向结构及卷曲性能的测试分析.在可纺的前提下,PET/PTT两组分复合纺丝中,PET组分优先结晶,具有高于其单组分纤维的拉伸诱导取向和结晶;而PTT组分只有形变,其结晶度和晶区取向均低于其对应的单组分纤维.在实验条件范围内,两组分粘度差异越大,纤维的卷曲伸长率和收缩率越大、声速取向因子增加、各单组分结晶度增加;两组分质量比为50/50时,纤维有最大的卷曲伸长率和收缩率,且各单组分结晶度随该两组分含量差异的增加而减少,而声速取向变化相反;随牵伸比的增加,纤维的整体取向、各组分结晶度均有所增加,卷曲伸长和收缩率也增加.牵伸温度和定型温度对双组分纤维的结构和卷曲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5.
硬质PVC/ACR共混体系的增韧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TEM、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对聚氯乙烯(PVC/ACR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对ACR增韧硬质PVC的机理作了探讨,当PVC中含有8phr以上完善核壳结构的ACR时,在共混体系能形成网络结构,这一结构在受冲击时产生多重银纹,并实现银纹的纯化,在PVC/ACR共混体系的增韧机理中占主导地位,同时,ACR诱发PVC产生剪切形变也是提高其增韧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86.
涂彪  施梳苏  刘峰 《中国物理C(英文版)》2019,43(5):054106-054106-5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UrQMD model, by tracing the number of initial quarks in protons, we study the elliptic flow of protons with 3, 2, 1, 0 initial quarks and anti-protons in Au+Au collisions at SNN~(1/2)= 7.7, 11.5, 39,200 GeV. The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protons with 2, 1, 0 initial quarks and anti-protons is smaller than 0,or consistent with 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transported protons(with 3 initial quarks)and anti-protons is larger than 0 at 7.7, 11.5 and 39 GeV. Thi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TAR results at 7.7 and 11.5 GeV, but overestimates the STAR results at 39 GeV. The yield of transported protons with 3 initial quarks is smaller than of protons with 2 and 1 initial quarks, and v_2 of all protons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STAR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of the v_2 difference of elliptic flow between transported protons and anti-protons in the UrQMD model partly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tons and anti-protons observed in the Beam Energy Scan program at the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RHIC).  相似文献   
87.
随着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焊点的电迁移失效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基于有限元法并结合子模型技术对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flip chip ball grid array,FCBGA)进行电-热-结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详细介绍了封装模型的简化处理方法,重点分析了易失效关键焊点的电流密度分布、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发现电子流入口处易产生电流拥挤效应,而整个焊点的温度梯度较小.基于综合考虑"电子风力"、温度梯度、应力梯度和原子密度梯度四种电迁移驱动机制的原子密度积分法,并结合空洞形成/扩散准则及失效判据,分析FCBGA焊点在不同网格密度下的电迁移空洞演化过程,发现原子密度积分算法稳定,不依赖网格密度.采用原子密度积分法模拟真实工况下FCBGA关键焊点电迁移空洞形成位置和失效寿命,重点研究了焊点材料和铜金属层结构对电迁移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迁移失效寿命随激活能的增加呈指数级增加,因此Sn3.5Ag焊点的电迁移失效寿命约为63Sn37Pb的2.5倍,有效电荷数对电迁移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铜金属层结构的调整会改变电流的流向和焊点的应力分布,进而影响焊点的电迁移失效寿命.  相似文献   
88.
水涝胁迫对烟草理化特性和几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涝胁迫对烟草的影响,本文以K326烤烟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天数水涝胁迫,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烟叶中的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总酚、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检测了6种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水涝时间的延长,烟叶中的脯氨酸(0.006~0.043mg·g-1)和可溶性糖(14.19~36.36mg·g-1)含量上升,总叶绿素(1.33~0.66mg·g-1)、叶绿素a(0.97~0.47mg·g-1)、叶绿素b(0.37~0.17mg·g-1)、可溶性蛋白(0.003 7~0.001 5mg·g-1)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79.82~138.04U·g-1)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10.23~19.70~13.45nmol·g-1),于第5天达到最大值19.70nmol·g-1。过氧化物酶(POD)(18.15~30.12~13.33U·g-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0.65~1.07~0.17U·g-1)均先上升后下降;总酚(1.97~3.76mg·g-1)、总生物碱(0.32~1.87mg·g-1)含量上升,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在胁迫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从0.048mg·g-1下降到0.014mg·g-1,芦丁、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从0.008 4,0.34,0.01mg·g-1增加到0.043,3.087,0.085mg·g-1。表儿茶素和原儿茶酸含量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水涝对烟草的伤害机制及烟草抵抗水涝胁迫的应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15O(α,γ)19Ne(p,γ)20Na反应链是高温CNO循环向快速质子俘获过程突破的一条关键路径,相关的反应率输入量可通过20Mg的β衰变可布居19Ne共振态并测量其衰变性质来获得。通过高效率高精度地测量20Mg β衰变中产生的质子与γ射线得到了20Mg衰变的详细信息,并构建了完整的衰变纲图,还进行了19Ne 4 033 keV共振态衰变性质的探索,获得了该态在20Mg β衰变中被布居的分支比上限。通过比20Mg和20O镜像能级跃迁的结果确认了同位旋非对称性,为检验相关理论模型提供了精确的实验数据。对于突破路径中有重要影响的19Ne 4 033 keV共振态的性质,有待更高统计的实验进一步研究。The breakout from the hot CNO cycle to the rapid proton capture process can occur via the 15O(α,γ)19Ne(p,γ)20Na reaction sequence, and the β decay of 20Mg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characterize some specific resonances, which will provide detailed nuclear structure input for reaction rate calculations. The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the decay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20Mg was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emitted particles and γ-rays in the β decay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resolution. Attempt was also made to search for the decay channels associated with the 4 033 keV resonance in 19Ne. To test fundamental symmetries, the transitions in the mirror decays of 20Mg and 20O were compared. The precise experimental data presented here would be important to constrain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t is desirable to clarify the astrophysically relevant problem by further experiments with improved stat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work.  相似文献   
90.
在微传感器、执行器、集成光学器件、高分辨探测器等的研究中,材料的非机械微细加工技术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型技术。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开展了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和聚焦离子束精密加工技术研究,进行了金刚石薄膜等材料的微细加工技术实验研究,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流程和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