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203篇
物理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21.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毛细管柱(3 m ×25μm i. d.)内壁制备粗糙结构的聚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涂层,并将氧化石墨烯以共价键合的方式固定在涂层表面,制备成氧化石墨烯修饰多孔复合涂层超长开管毛细管液相色谱柱。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固定相的结构进行表征,证实聚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涂层具有球形分散结构,而片状的氧化石墨烯均匀覆盖在聚合物层表面。球状的聚合物层及氧化石墨烯的覆盖极大地提高了色谱柱的相比及样品容量,乙腈-水为流动相可分离烷基苯、中性多环芳烃、酸性和碱性化合物,乙腈-0.02 mol/ L 醋酸铵为流动相可实现4种核酸碱基样品的分离。制备的色谱柱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日内、日间、柱间重复性(n=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0.3%~2.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2.
气相色谱过程动力学研究-柱压降对色谱流出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色谱质量平衡模型基础上, 考虑到气相色谱过程中柱压降与载气线速的关系, 建立了考虑柱压降的气液分配色谱质量平衡模型。通过数学变换的方法, 得到了流出曲线一级矩及二级、三级中心矩的数学表达式。理论和实验均表明: 溶质的保留时间, 流出峰半峰宽与柱前压倒数近似呈线性关系; 柱压降对柱效及峰形对称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3.
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以此聚合物与甲基聚硅氧烷色谱固定液混合作为固相微萃取头涂层。通过热分析手段考察了该涂层的热稳定性,涂层使用温度可达280℃。使用微量进样器和不锈钢毛细管,自制了SPME装置。使用该涂层萃取分析了水中氯苯系化合物,各标准样品质量浓度在0—20μg/L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674—0.9934),检出限为0.28—0.64ng/L,相对标准偏差为5.4%-7.7%,加标回收率为91%-99%。将自制涂层与商品涂层(PDMS、P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苯丙聚合物-甲基聚硅氧烷复合涂层对氯苯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吸附特性。在固相微萃取研究和应用中,提供了新的吸附物质和色谱固定液与石英纤维结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4.
在系统考察压力、温度和时间对萃取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了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其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15 MPa,温度35℃,动态萃取时间120 m in,CO2流量1 mL/m in,背压阀温度50℃。此外,还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比较超临界流体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的色谱图,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峰形,说明超临界流体能够达到与甲醇相近的萃取效果,可以取代甲醇作为新一代的绿色萃取溶剂。  相似文献   
125.
正相模式/反相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韬  焦丰龙  唐涛  王风云  李彤  张维冰 《色谱》2008,26(3):374-377
以4.6mm×50 mm i. d.的Hypersil SiO2正相色谱柱为第一维,4.6mm×250 mm i. d.的Kromasil C18反相色谱柱为第二维,通过升高第二维色谱温度的方法增加两维流动相间互溶性的方法构建了定量环-阀切换接口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NPLC×RPLC)。根据有机溶剂的特征,在第一维正相色谱流动相中加入二氧六环;第二维反相色谱流动相中加入异丙醇,在改善流动相兼容性的同时,有效调整分离选择性。采用此系统对正天丸样品进行分离分析,达到1120的峰容量。  相似文献   
126.
毛细管电动力学色谱(MEKC)中通过“扫”的技术可以使样品组分在线富集。本研究基于柱分离过程弛豫理论的基本方法,对溶质在MEKC中柱内输运过程加以研究,得到了描述进样长度及样品区带和运行区带性质差别对富集效果影响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对进样长度及溶质在两区带中的容量因子与富集效果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证实溶质在胶束中的溶解度是影响富集的最重要因素;在基本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适当加大进样长度一般对富集有利。  相似文献   
127.
梁振  段继诚  张维冰  张玉奎 《色谱》2003,21(1):9-13
毛细管电泳-电喷雾质谱联用以其高效及高准确性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联用过程中,质谱信号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缓冲溶液pH是其中之一。以两种小肽(组氨酸-脯氨酸-亮氨酸(His-Pro-Leu)和丙氨酸-色氨酸(Ala-Trp))为例从理论上探讨了分离的缓冲溶液和包层液形成的混合液中H+浓度对质谱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液和包层液对质谱信号的影响不是独立的,而是两者的相互耦合。  相似文献   
128.
张维冰  张博  朱军  张玉奎 《化学学报》2001,59(2):257-261
在电色谱(CEC)中引入场增强进样技术,并与HPLC柱内富集技术结合以使带电溶质得到更好的富集效果。理论研究表明,采用较高电阻率的样品溶剂,及匹配适当的有机调节剂强度有利于带电溶质在CEC中的柱内富集,以碱性药物普罗帕酮为实验样品,采用水(φ=40%)-乙腈(φ=60%)为样品溶剂,水(φ=15%)-乙腈(φ=85%)-Tris(2mmol/L)-TEA(0.6mmol/L,pH7.60)为运行缓冲溶液时,达到了17,000倍以上的富集效果,从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角度说明了CZE与HPLC机制结合的CEC进样方法用于样品柱内富集的可行性,进一步讨论了各种操作条件对富集结果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9.
表面活性剂在胶束电动力学色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综述了活性剂在MEKC中的应用,阐述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的特征和应用范围,也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优化策略作了初步探讨。引用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130.
采用无搅动原位聚合模式,在聚醚醚酮柱管中直接制备了聚合物整体固定相。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该整体固定相的孔径分布呈双峰模式,且孔结构均匀。用压汞法测定了该固定相的孔径分布、孔隙率及比表面积等参数,考察了致孔剂组成、聚合温度及交联剂含量等参数对固定相孔结构的影响,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定了流速与柱前压的关系,实验表明此整体固定相具有良好的通透性。通过对山羊血清和低聚核苷酸的分离分析,证明了所制备的整体固定相适合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