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3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4-氟苯甲醛酪氨酸席夫碱(4-FT)由4-氟苯甲醛和L-酪氨酸钾盐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制得,4-FT的结构通过1HNMR,FTIR和Raman测试得到确认。分别用密度泛函(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理论的B3LYP(Becke’s three-parameter exchange functional(B3)with Lee,Yang,Parr(LYP))方法和从头算(ab initio)理论的HF(Hartree-Fock)方法,选用标准的6-31G**和6-31G*基组对化合物4-FT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同时分别在B3LYP/6-31G**,B3LYP/6-31G*,HF/6-31G**和HF/6-31G*水平下计算4-FT的振动波数。用密度泛函(DFT)的B3LYP方法计算并校正后的波长数据比用从头算(ab i-nitio)的HF方法计算的结果更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62.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和极化连续模型,研究了过氧硝酸溶液的拉曼谱. 理论谱图和实验吻合得较好. 计算结果表明溶剂化效应对从基态到激发电子态的电偶跃迁矩和拉曼极化率有较大的影响. 从实验退偏比,可以推断过氧硝酸不是平面分子. 另外,还发现氢键可以使过氧硝酸氧氢键的红外强度增加许多倍.  相似文献   
63.
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传递简易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不同时间安装的多台同型号近红外光谱仪上建立推进剂校正模型时,由于推进剂样品数量少且难于保存,新到仪器在建模时常遇到代表性样品数量严重不足.为此,提出将2台波长一致性好的近红外光谱仪器上采集的光谱组成一个混合校正样品光谱集,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用户缺少专业模型传递软件情况下,该方法...  相似文献   
64.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作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氨解、亲核取代合成了9个1,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表征其结构,采用CCK8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MCF-7、肺癌H460、肝癌HepG2的细胞活性.结果表明,9个衍生物中目标化合物3b的体外抗肿...  相似文献   
65.
在水热条件下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同时用作还原剂和稳定剂与氯金酸反应,制备了负载金纳米粒子(Au NPs)的纳米纤维素溶胶。采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在微孔滤膜上一步沉积制备了金/纳米纤维素复合膜,复合膜中纤维束相互交错堆叠成多层三维结构,允许大量金纳米粒子在膜层中均匀分散。以罗丹明6G(R6G)和4-巯基吡啶(4-MPy)为探针分子对该复合膜的SERS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该SERS基底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和良好的光谱重复性,对R6G和4-MPy的检测限分别达到1×10-8mol/L和1×10-7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7.8%。利用该复合膜对苯丙胺类毒品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其对甲基苯丙胺的检测浓度可低至1×10-7 mol/L,检测灵敏度明显优于实验室自制的两种三维结构的纤维柔性SERS基底。同时,将该SERS基底应用于毛发检材中痕量甲基苯丙胺的快速筛查,并采用气相色谱(GC)方法验证结果。结果显示,5份不同添加量的甲基苯丙胺的毛发样品均在1 000和1 030 cm-1出现甲基苯丙胺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66.
Regarding delay-induced predator-prey models, much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delayed destabilization, but whether delays are stabilizing or destabilizing is a subtle issu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predator-prey dynamics affected by both delays and the Allee effect. We analyze the consequences of delays in different feedback mechanisms. The existence of a Hopf bifurcation is studied, and we calculate the value of the delay that leads to the Hopf bifurcation. Furthermore, applying the norm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