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12篇
化学   923篇
晶体学   61篇
力学   59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130篇
物理学   4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稳定的欧姆接触对半导体器件的正常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金/金锗镍合金作为n型GaAs的电极材料,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廉价的适用于半绝缘GaAs的欧姆接触电极材料Ag/Co掺杂的非晶碳膜及其制备过程,以便于读者对半导体器件的制备工艺和流程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52.
石墨烯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研究者们相继制备出了各种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基水凝胶是一种实用而吸引人的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石墨烯基水凝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在超级电容器、生物医药、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做了相关介绍,并对石墨烯基水凝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Bifunctional catalysts bearing two catalytic sites, Lewis acidic organometallic titanocene and Brønsted acidic COOH, have been assembled in situ from Cp2TiCl2 with carboxylic acid ligands, showing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ver an intramolecular Mannich reaction towards synthesis of 2‐aryl‐2,3‐dihydroquinolin‐4(1H)‐on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ifunctional catalyst Cp2Ti(C8H4NO6)2 was elucidated by single X‐ray HR‐MS and investigation of catalytic behavior. In particular, masking the Brønsted acidic COOH catalytic site with dormant COOMe lowered the reaction yield greatly, indicating that two catalytic sites work together to maintain high catalytic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54.
采用联苯二酐与3种含酰胺结构二胺制备了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聚酰胺-酰亚胺薄膜, 考察了酰胺结构对薄膜力学、 耐热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了聚集态结构与薄膜热膨胀行为的关系和规律. 该系列薄膜具有超高强度和优异的耐热性能, 拉伸强度高达280.5 MPa, 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89~409 ℃, 并在30~300 ℃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超低负膨胀, 热膨胀系数(CTE, ppm/℃, 即10 6 cm·cm -1·℃ -1)在-3.05~-1.74 ppm/℃之间. 聚集态分析结果表明, 酰胺结构使分子链间形成了强氢键相互作用, 分子链在薄膜面内方向高度有序取向, 并在膜厚方向堆积更为紧密, 使薄膜表现出热收缩现象. 通过不同体积大小的取代基团进一步调控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及排列堆积, 可实现薄膜在高温下近乎零尺寸形变, 为设计制备超低膨胀聚合物基板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
最近,孙华定义了一类新的精细化Eulerian多项式,即$$A_n(p,q)=\sum_{\pi\in \mathfrak{S}_n}p^{{\rm odes}(\pi)}q^{{\rm edes}(\pi)},\ \ n\ge 1,$$ 其中$S_n$表示$\{1,2,\ldots,n\}$上全体$n$阶排列的集合, odes$(\pi)$与edes$(\pi)$分别表示$S_n$中排列$\pi$的奇数位与偶数位上降位数的个数.本文利用经典的Eulerian多项式$A_n(q)$ 与Catalan 序列的生成函数$C(q)$,得到精细化Eulerian 多项式$A_n(p,q)$的指数型生成函数及$A_n(p,q)$的显示表达式.在一些特殊情形,本文建立了$A_n(p,q)$与$A_n(0,q)$或$A_n(p,0)$之间的联系,并利用Eulerian数表示多项式$A_n(0,q)$的系数.特别地,这些联系揭示了Euler数$E_n$与Eulerian数$A_{n,k}$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In this work, a novel nucleating agent (NA) based on substituted‐aryl phosphate salts was introduced into poly(L‐Lactide) (PLLA). The nonisothermal and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s of nucleated PLLA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wide angle X‐ray diffraction, and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e (POM).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treatment on the col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s of nucleated sampl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LLA, whether for the melt crystallization (including nonisothermal and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r for the cold crystallization (including the cold crystallization occurring during the DSC heating process and during the annealing process), is greatly dependent upon the content of NA. At relatively lower NA content (≤0.1 wt%), the nucleation effect of NA is inconspicuous, however, at higher NA content (≥0.2 wt%), it exhibits great nucleation effect fo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LLA. Furth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uble endothermic peak of PLLA depends on the temperature applied for the crystallization.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7.
通过水热法制备稀土Pr掺杂Bi2WO6三维花状微球,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通过降解亚甲基蓝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1.0% Pr-Bi2WO6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佳,降解率达到95%。Pr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并且能够束缚光生电子使得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从而获得强氧化物质。对其光催化降解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8.
提出了一种高效合成3’,5’-O-二乙酰基-4-硫胸腺嘧啶核苷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3.9%以上。以二氧六环做溶剂,反应温度102℃,乙酰化胸腺嘧啶核苷与P2S5的摩尔比为1∶1.2,微波功率700W辐射8分钟,即可高收率得到3’,5’-O-二乙酰基-4-硫胸腺嘧啶核苷。  相似文献   
59.
基于铑(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3.6~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Rh(Ⅲ)与5-Br-PADMA显色形成紫红色铑络合物;继续以1.2 mol/L HClO4酸化后,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绿蓝色质子化型体,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2 nm处,与所用He-Ne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632.8 nm)能较好匹配。铑的质量浓度在5~140μg/L范围内与热透镜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1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铑炭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配位竞争反应结合石墨炉原子吸收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检测结果,为氯过氧化物酶(CPO)活性中心血红素丙酸根与金属Mn2+配位结合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基于Mn2+移除前后CPO的紫外特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以及氯化活性和过氧化活性的变化,阐明了Mn2+的存在对于保持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域、稳定CPO的优势构象具有一定作用,是酶分子表现活力所必需的结构元素.本研究还发现移除Mn2+前后CPO血红素活性中心微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可逆过程,重新引入Mn2+后活性可恢复,并且以外源性Ag+和Cr3+替代Mn2+后,CPO的氯化活性和过氧化活性分别比天然态的酶有所改善,为通过化学修饰提高CPO的催化活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