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395篇
化学   832篇
晶体学   65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34篇
数学   134篇
物理学   4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CuSO4.5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得到Cu(OH)2纤维,再进行Cu(OH)2的分解反应.考察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温度对Cu(OH)2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反应终点pH值为12,搅拌速度为1 200 r.min-1,NaOH溶液的滴加速度为50 mL.min-1的反应条件下,得到的样品为纳米Cu(OH)2纤维,其直径为10~30 nm、长度为1~6μm;在固相纳米Cu(OH)2热分解制备CuO过程中CuO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不超过200℃时CuO的粒径约为20 nm左右;在液相中先沉淀后升温时,产物的形貌为球形,CuO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低于80℃可得到纳米级的CuO.  相似文献   
42.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4.
SinceKaminskyeIal.discoveredthehighlyactivezirconocenedich1oride/methyl-aluminoxane(MAO)catalyticsystemforolefinpolymerization',intensiveresearchworkhasbeenfocusedondevelopingnewgroup4metal1ocenecatalystsforimprovingcatalystactivitiesandpolymerproperties"'.Inthedevelopmentofnewmetallocenecatalystsystems,liganddesignandmodificationhaveplayedanimportantrole.lthasbeenknownthatevenminormodificationofagivenligandframeworkcouldresultinsignificantchangesincatalystactivitiesandpolymerproperties'.Int…  相似文献   
45.
运用核磁共振手段, 研究了室温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mim][BF4])在不同比例的离子液体/丙酮混合体系中1H和13C的化学位移及13C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 结果表明, 离子液体[C8mim][BF4]的阳离子芳环上的氢原子, 以及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甲基和亚甲基上的氢原子都与丙酮羰基上的氧原子有相互作用, 从而减弱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使离子液体的运动加快, 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46.
分别在水溶液中和W/O型CTAB/正戊醇/异辛烷/水微乳液体系中研究了测定SOD酶活性的邻苯三酚法,发现在反向微乳液中,"小水池"的低介电常数和pH抑制了底物超氧化物阴离子O2-·的产生.只有提高外加缓冲液的pH或"小水池"的水化度,才能得到所需浓度的O2-·,从而初步解决了在微乳液中SOD作用底物的产生问题,为在微乳液中准确测定SOD酶活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安培电化学检测法 ,考察了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奥氮平在不同 pH值流动相下的色谱分离情况及其色谱峰高与检测电压的关系。结果表明 ,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奥氮平的保留时间均随流动相 pH值的升高而延长 ;在pH值为 4 5 6和 5 5 6的流动相中 ,均可实现基线分离。 3种化合物的色谱峰高与检测电压之间呈典型的“S”型曲线 ,pH值升高时该曲线均左移。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奥氮平的检测电压必须大于产生最大氧化电流的最低电压才能得到稳定的检测电流。这种典型的“S”型伏安曲线对于化合物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Cobalt(Ⅱ) can form complexes with Hdbm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Hdbm reacted with cobalt nitrate to give complex 1 [Co(dbm)2·2H2O]. When complex 1 reacted with pyridine, α-stilbazole or 4,4′-bipyridine respectively, complex 2 [Co(DBM)2Py2] (Py=pyridine), 3 [Co(DBM)2Sbz2] (Sbz=α-stilbazole) or 4 [Co(DBM)2BPy]n was obtained in turn through metathetical reaction. The coordination modes are octahedral polyhedrons.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s, the two dbms take the plane position and two other donor molecules take the axial position. CCDC: 196070 for complex 2; 186859 for complex 3.  相似文献   
49.
采用插层聚合法制备了导电聚苯胺/钙基膨润土、聚苯胺/有机化膨润土复合材料.以电导率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了苯胺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苯胺的加入量影响较显著,反应温度对聚苯胺/有机化膨润土复合材料影响较聚苯胺/钙基膨润土体系明显,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聚苯胺/有机化膨润土复合材料电导率的提高.聚苯胺/钙基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苯胺加入量为70%,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6 h;聚苯胺/有机化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苯胺加入量为70%,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8 h.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四探针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膨润土经有机化后,晶面间距增大较多;苯胺单体与钙基膨润土插层聚合后,膨润土晶面间距增大不多;苯胺单体与有机化膨润土复合后,破坏了膨润土的晶格结构,形成了混杂复合体系,电导率达10-3S.cm-1.  相似文献   
50.
以天然水菱镁矿为原料,通过"煅烧-水化-煅烧"的简单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介孔网状MgO,且实验过程中无须加入任何试剂。系统性研究了氧化镁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pH对氧化镁吸附模拟废水中铅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吸附机理,并考察了氧化镁对多种离子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该氧化镁吸附剂具有188 m2·g-1的高比表面积和0.85 cm3·g-1的高孔体积,平均孔径为12.33 nm,其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数据与伪二级模型和Langmuir模型高度吻合,表明重金属离子在氧化镁上为单层化学吸附。MgO介孔网状结构表现出对Pb(Ⅱ)的高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为7 431.5 mg·g-1,该数值远高于其他报道的基于MgO吸附剂的数值,铅去除率高达99.8%以上。介孔网状MgO的吸附机理主要是羟基官能团以及Mg(Ⅱ)与MgO表面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交换所致。另外,该氧化镁可同时吸附多种离子,对Cd、Cr、Ni、As、Co、P、Se、Be、Bi、Cu、Fe、Mn、V、Zn、Al离子均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