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3篇
  免费   929篇
  国内免费   1458篇
化学   3209篇
晶体学   185篇
力学   285篇
综合类   187篇
数学   763篇
物理学   215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71.
LC-MS法分析鸡肝中的玉米赤霉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赤霉醇(Zeranol)是一种非甾体类激素,具有促进家畜蛋白质合成和增重的作用。由于其在动物组织中残留,目前在欧盟被禁用。2002年4月我国农业部第193号公告和2002年11月农业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27号公告中规定禁止使用玉米赤霉醇,但由于玉米赤霉醇作为畜禽增重剂效果好、经济回报高,仍有一些不法饲养业主受利益驱使而违法使用。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建立一种适用、可行、规范的残留检测方法以适应当前加入WTO的形势需要。本实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测定鸡肝中玉米赤霉醇,旨在为政府监控禽类产品中的玉米赤霉醇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2.
采用氧化铝模板结合交流电沉积技术制备纯银纳米线, 然后通过化学还原方法, 并控制加入的金盐的量, 在已制备好的银线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金壳层, 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AgAu复合纳米线. 采用电子显微镜(SEM, TEM)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该复合结构纳米线进行相关表征, 纳米线的表面形貌与加入的金盐的量有关. 以苯硫酚(TP)和对巯基苯胺(PATP)为探针分子, 研究了此类复合纳米线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 并以PATP在金银纳米线表面吸附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差别为探针, 表征了复合纳米线表面金的包裹程度, 结果表明一定厚度的包裹程度可制备无针孔效应的核壳结构金银复合纳米线.  相似文献   
73.
本实验通过2-(1-芳甲酰基亚甲基)苯并噻唑啉和芳基重氮盐反应, 高产率地制得一系列2-[1-芳酰基-1-(芳基偶氮)亚甲基]苯并噻唑啉。  相似文献   
74.
报道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裂解汽油中铅的方法。用碘 二甲苯溶液对汽油进行氧化处理,用稀硝酸进行萃取,萃取后浓缩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铅含量在0~7.0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对汽油样品进行分析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95%,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7.7%~101.7%,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75.
微量元素的介入对宝石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它们在宝石内部或发生类质同象替代,改变了宝石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宝石的颜色、荧光、折射率、密度,也会增加宝石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如变色效应,使宝石的外观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76.
微波照射合成不对称1,4-二氢吡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微波照射合成不对称1,4-二氢吡啶的研究张雅文,沈宗旋,潘备,杨海康,陆新华,陆澄容(苏州大学化学系苏州215006)关键词缩合,二氢吡啶,微波Hantzsch合成是制备1,4-二氢吡啶的经典方法。这一合成的改进方法之一是3-氨基巴豆酸酯与醛和乙酰乙...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利用含氢有机硅化合物与含双键的氨基酸酯的加成反应,合成了5种新的有机硅氨基酸衍生物。介绍了一种合成N-烷基取代氨基酸酯的新方法。对新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和光谱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78.
标题化合物C24H29NO4?1/2C2H5OH稨2O)由香兰素、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醋酸铵在微波辐射下干反应并经95%乙醇重结晶而得C24H29NO4穀2(C2H5OH稨2O)晶体。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 a = 9.810(2), b = 14.516(3), c = 17.008(3) ? b = 101.03(2), V = 2377.2(8) ?, Z = 4, Mr = 427.52, Dc = 1.195 g/cm3 , m(MoKa) = 0.082 mm-1, F(000) = 920。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 = 0.0406, wR = 0.0892。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吡啶环和与之稠合的2个六员环均为信封式构象。  相似文献   
79.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在乳酸脱氢酶(LDH)酶促体系“丙酮酸盐 + NADH +H+ (?) 乳酸盐 + NAD+”中,通过检测NAD+还原峰电流的变化,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不同酶用量、缓冲液pH值以及温度)LDH的活性、酶促体系的米氏常数KmNADH以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并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检测LDH活性的改变,实验考察了3种纳米物质(ZnS,TiO2(R)和TiO2(A))对乳酸脱氢酶酶促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桑蚕丝素蛋白初始结构对其矿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碱金属离子诱导桑蚕丝素蛋白溶液发生构象转变, 研究了蛋白质初始结构对其矿化作用的影响. FT-IR, XRD和SEM等测试结果显示, 未经任何处理的桑蚕丝素蛋白溶液矿化后形成片状复合物, 其无机相以二水磷酸氢钙(DCPD)为主; 而经过K和Na金属离子处理后, 桑蚕丝素溶液的结构由无规线团/螺旋构象向β-折叠发生转变, 矿化后成纤维状, 并相互结合呈现纳米级的三维多孔结构, 其无机相以热力学稳定的羟基磷灰石(HA)为主. 可以认为, 丝素蛋白结构转化为较伸展的β-折叠后, 使得更多的亲水基团暴露在外面, 在丝素蛋白分子不断凝聚成纤过程中, HA结晶快速生长并附着在这些微纤上, 最终形成纤维状的丝素蛋白/HA复合物. 该结果为阐明蛋白质的生物矿化过程及其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可以从矿化复合物的形成来反映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对骨组织形成的影响, 为临床骨组织的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