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化学   489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128篇
物理学   4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在线液液液微萃取(LLLME)富集净化和电动流动分析(EFA)系统测定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折合苯酚总量.EFA系统由一台自制电渗泵和4个电磁切换阀组成,计算机控制泵运作和阀切换.结果表明: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壁上涂十二醇液膜,管内充10 μL 0.25 mol/L NaOH反萃液,试样以2.0 mL/min流量流经萃取通道7.5次循环,1.0 mL样品体积的富集倍数为53,分析时间为 9 min,挥发酚类化合物折合浓度线性范围为9.4×10-3~5.7 mg/L苯酚,检出限为3 μg/L苯酚,远低于一和二级污水排放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最大允许量;6.0 mL样品体积的富集倍数为300,挥发酚类化合物折合浓度线性范围为1.7×10-3~1.0 mg/L苯酚,检出限为0.6 μg/L苯酚,低于Ⅰ和Ⅱ类地面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最大允许量.  相似文献   
102.
可见分光光度虚拟仪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abVIEW是开发虚拟仪器的优秀图形化平台.设计开发了基于LabVIEW8.0的分光光度测量化学虚拟仪器系统,运用于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中磷的含量,避免了繁琐的人工数据处理和操作的人为误差,实现了数据测量的自动采集、实时显示与处理,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豆豉中铅和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豉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铅、镉。实验优化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条件。以磷酸为基体改进剂可提高灰化温度,消除样品中的氯化钠等复杂基体的干扰。该法铅、镉的回收率分别为95.0%、94.6%,精密度(RSD)分别为8.7%和5.1%。结果表明豆豉中铅、镉含量较低。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实际的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平板模型对CO分子在TiC(001)表面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 CO分子倾向于采用C端吸附在表层Ti原子上方. 对于该吸附方式, 计算得到的吸附能、CO各电子态所处能级位置以及C—O键伸缩振动频率的红移值均与实验观测结果相吻合. 由能带结构和Mvlliken布居分析结果可知, 当采用C端吸附时, CO的5σ和2π鄢态受到底物影响最为显著, 尤其是C端的桥位吸附方式. 此外, 还进一步对底物表面态在CO吸附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植物灰分中21种微量元素和15种稀土元素.用微波消解样品,对微波消解植物灰分样品的条件进行了试验.其优选微波消解条件为:微波压力为2 MPa,消解时间为10 min,以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积比为6比2比1比1)的混合酸消解样品,对0.100 0 g植物标准物质(GBW 07603)进行10次平行测定,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0.87%~5.96%之间,稀土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2.14%~8.00%之间.  相似文献   
106.
以1-(2-吡啶偶氮)-2-萘酚为络合剂,在pH 7.0,用Triton X-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水样中痕量镍.表面活性剂相用硝酸-甲醇(1 9)混合液0.5 mL分散,所得溶液直接引入仪器进行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的检出限(3σ)为3.77×10-3mg·L-1,应用所提出方法测定了河水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8%.  相似文献   
107.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水样中痕量镉的方法中,提出了在流动注射-编结反应器对痕量镉离子作在线顸富集中用两次引入作为镉离子的配位体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溶液的模式。在此模式中,预先将APDC溶液涂覆在编结反应器的内壁上(这就是第一次引入APDC溶液);第二次引入是将APDC溶液与试样溶液同时注入并在编结反应器中汇合。富集时样品溶液的流速为6.0mL·min^-1,富集时间为60s。按此方法操作镉的富集系数达到21,此值均高于单独用APDC溶液预涂覆编结反应器模式的富集系数(9)或单独用APDC溶液与试样溶液同时注入并汇合模式的富集系数(16)。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32μg·L^-1,方法的进样频率为每小时36个样品,对20μg·L^-1镉标准溶液测定11次,测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应用此方法测定了几个水样中镉含量,并作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92.0%~99.0%之间。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红外可见内窥镜诊断系统对EAST等离子体芯部逃逸电子的同步辐射功率谱进行了分析,得出低能段逃逸电子同步辐射主要在红外波段,随着逃逸电子能量的增加,同步辐射向短波方向移动进入可见光波段。在欧姆放电条件下,对逃逸电子同步辐射所产生的的红外可见光进行了成像分析,同时研究了EAST等离子体在低杂波和中性束注入加热条件下的逃逸电子行为。实验结果显示,低杂波和 NBI 的投入总体抑制电子的逃逸,但低杂波投入初期产生的快电子对逃逸电子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斑马鱼胚胎最初为研究发育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的重要模式动物,20 世纪90 年代关于斑马鱼胚胎研究的文章每年不足100 篇,到本世纪初期已上升到每年1 000 余篇,目前这个数字正呈指数增长,斑马鱼胚胎的研究范围与应用价值正也随之逐步提升。该文综述了斑马鱼胚胎在电离辐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电离辐射诱导斑马鱼的毒性作用、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及其信号转导机制,以及利用斑马鱼对辐射防护剂与增敏剂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还特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斑马鱼胚胎在放射生物学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其中包括一种具有物理激发、化学刺激作用的线粒体内活性氧(ROS) 诱导剂,在非条件刺激下利用斑马鱼检测该物质的毒性,发现6 10 μL/mL 的该物质无胚胎发育毒性,然而,在一定波长的光刺激下可造成DNA双链断裂,在理论上是一种潜在的辐射增敏剂。Zebrafish embryo is a classic animal model to study development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The relatedworks using zebrafish embryo arise from less than 100 papers per year in 90 s to more than 1 000 papers per year at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The research scope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zebrafish embryo in biology studies are gradually extending, along with the exponential increase of related papers. Here, the applications of zebrafish embryo in the field of radiation biology are reviewed, including radiation-induced toxicity, signal transduction in response to radiation-induced DNA damage, and the assessment of radio-protection and radiosensitizers, respectively. The progress in radiation biology employing zebrafish embryo in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has also been reported, includinga novel 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ducer, which can be triggered by exogenous physical signal and exert chemical stimulation. This inducer shows no obvious embryo toxicity to zebrafish under 10 μL/mL. It can induce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if activated by certain wavelength of lights. Itisa potential radiosensitizerin theory.  相似文献   
110.
王振  甘林  汪静静  柳菲  郑新 《发光学报》2016,37(6):731-736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TCTA/FIrpic∶TCTA/Ir(MDQ)2(acac)∶TmPyPB/FIrpic∶TmPyPB/TmPyPB/LiF/Al的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器件。通过在双蓝光发光层之间插入较薄的红光层Ir(MDQ)2(acac)∶TmPyPB调节载流子、激子在各发光层中的分布,并结合TCTA和TmPyPB对发光层内载流子和激子的有效阻挡作用,混合实现白光发射。研究了红光层在不同厚度、不同掺杂浓度下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发光层厚度为2nm、质量浓度为5%时,结合蓝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实现了色坐标为(0.333,0.333)、最大发光效率为11.50cd/A的白光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