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71篇
化学   677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95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173篇
物理学   57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991.
在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二官能度单体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自由基活性调控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的存在下,使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熔融支化反应.研究表明,转矩曲线上的反应峰顶对应最佳反应时间,由此获得了凝胶量低的长链支化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支化反应使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变宽,其支化程度随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长链支化结构的引入使改性聚乙烯的结晶度降低,长支链的成核作用使起始结晶温度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减小.改性聚乙烯的支化程度和大分子拓扑结构的变化对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的影响显著,当单体含量超过0.6 phr时,长链支化分子形态从类似不对称星形转变为梳形,使得高密度聚乙烯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时间产生突变,达1000 h以上,同时强度、模量和冲击韧性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改进的两步还原法制备了SiO2负载的Au-Ni合金催化剂,催化剂中Au-Ni纳米颗粒高度分散于SiO2载体表面. Au-Ni合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比两种单金属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体现出Au-Ni之间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AuNi3/Si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性能,反应70 min,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0.8%和93.0%.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改进的两步还原法制备了SiO2负载的Au-Ni合金催化剂,催化剂中Au-Ni纳米颗粒高度分散于SiO2载体表面. Au-Ni合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比两种单金属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体现出Au-Ni之间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AuNi3/Si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性能,反应70 min,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0.8%和93.0%.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加油站地下水中特征污染物甲基叔丁基醚、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萘含量。水样经吹扫捕集浓缩仪处理后,采用HP-5MS型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全扫描模式,以氟苯和1,2-二氯苯-D4为内标进行定量。7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0.4μg·L-1。加标回收率在91.0%~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1%~3.9%之间。  相似文献   
995.
制备了一系列CO低温氧化的Ce20Cu5NiyOx催化剂,并采用氮气低温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20Cu5Ni0.4Ox催化剂活性最高.NiO的添加可以使得较多的Cu物种掺杂到CeO2晶格中,通过形成铈镍固溶体产生更多的氧空位.表征结果显示,Ce20Cu5Ni0.4Ox催化剂中存在大量的Cu+,Ce3+及晶格氧,催化剂中的Cu+很容易进入到氧化铈晶格,形成Cu-O-Ce固溶体,从而增强了在还原气氛下晶格氧的释放能力.Ce20Cu5Ni0.4Ox催化剂高的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大量Cu+以及形成的Cu-O-Ce和Ni-O-Ce固溶体.  相似文献   
996.
以频率扫描和稳态剪切实验研究了140 mmol·L-1羧酸盐gemini 表面活性剂(C14Φ2C14)在100 mmol·L-1 NaBr 条件下溶液的流变行为. 在低剪切频率时, 溶液呈现出具有单一松弛时间特性的Maxwell 流体行为.通过活的高分子模型(living polymer model)分析,C14Φ2C14体系在25℃ 时形成了很长的蠕虫胶束(3.6-6.8μm). 冷冻透射电镜也观察到蠕虫胶束的形成. 这些胶束相互缠绕, 形成了很黏稠的溶液(零剪切粘度高达1.10×104 Pa·s), 外观呈现胶状. 随着温度升高至70℃, 体系的相对粘度仍旧保持很高(1.8×104), 这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蠕虫胶束溶液中是很少见的. 体系的流动活化能(Ea)约为(141±5) kJ·mol-1. 利用动态光散射测定了C14Φ2C14聚集体的尺寸分布, 证实了这个表面活性剂在5-10 mmol·L-1的低浓度时生成了约100 nm的大聚集体, 这些大聚集体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很容易转化成棒状直至蠕虫胶束.  相似文献   
997.
用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乙酸(Hatma)为配体合成出2种新型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atma)3(H2O)2]n(Ln=La(1),Nd(2))。配体和2个配合物的结构均由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IR,TGA及元素分析。单晶结构表明,配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1419(9)nm,b=0.40076(17)nm,c=1.7500(8)nm,V=1.4950(11)nm3,Z=4;配合物12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0.8820(3)nm,b=1.2306(4)nm,c=1.2586(4)nm,V=1.2913(7)nm3,Z=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0.8834(4)nm,b=1.2283(5)nm,c=1.2510(5)nm,V=1.2821(9)nm3,Z=2。2个配合物均形成一维链状空间结构,通过丰富的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抗菌试验表明,配合物比配体表现出更好的生物活性。初步的植物生长实验表明,配合物对油菜和小麦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用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乙酸(Hatma)为配体合成出2种新型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atma)3(H2O)2]n(Ln=La(1),Nd(2))。配体和2个配合物的结构均由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IR,TGA及元素分析。单晶结构表明,配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141 9(9)nm,b=0.400 76(17)nm,c=1.750 0(8)nm,V=1.495 0(11)nm3,Z=4;配合物1和2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0.882 0(3)nm,b=1.230 6(4)nm,c=1.258 6(4)nm,V=1.291 3(7)nm3,Z=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0.883 4(4)nm,b=1.228 3(5)nm,c=1.251 0(5)nm,V=1.282 1(9)nm3,Z=2。2个配合物均形成一维链状空间结构,通过丰富的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抗菌试验表明,配合物比配体表现出更好的生物活性。初步的植物生长实验表明,配合物对油菜和小麦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传统的无线电导航技术将无法满足高精度测角需求,而量子纠缠信号优越的特性可以突破传统无线电导航所面临的技术壁垒,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腔电光力转换器制备的杂化纠缠量子信号的测角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相比于传统测角方法充分利用了纠缠特性对测角信号进行判别,能有效区分有用信号与无关信号,精度上优于经典方案,且具有经典方案不具备的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以海南禁塑名录(第一批)中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目标物,按不等质量梯度分别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乳酸(PLA)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熔融共混,进行复合物中PE和EVA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以期为市场监督禁塑组分的违规添加提供数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聚类分析,对PE-PBAT、EVA-PBAT、PE-PLA和EVA-PLA二元共混体系中的68个自制样品进行目标物鉴别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将所有光谱数据采用化学计量法分析研究,其聚类分析法可将样品分为3类,全波段下A=14, R2X(cum)=0.997, Q2(cum)=0.992。FTIR解析以峰形和峰位置筛选定性特征峰,以峰强变化筛选定量特征峰,其中PE-PBAT和EVA-PBAT体系有定性特征峰2 918和2 850 cm-1,定量特征峰2 918,2 850,1 714和727 cm-1;PE-PLA体系有定性特征峰2 918,2 850和718 cm-1,定量特征峰2 918,2 850和1 747 cm-1,另外1 460 cm-1谱带的强弱与组分比例不相关的特点可用于辅助定量;EVA-PLA体系包含定性特征峰2 918,2 850,1 237和718 cm-1,定量特征峰2 918,2 850和1 740 cm-1,红外定性分类结果与化学计量分析一致。进而探究峰强度比与禁塑组分含量的相关性,Spectrum Quant软件建立的定量模型表示:PBAT基共混材料的2918/727峰强度比与PE或EVA含量存在高度相关性,PE-PLA共混材料中2 918/1 460峰强比与PE含量存在高度相关性,EVA-PBAT共混材料中2 918/1 740峰强比与EVA含量有高度相关性;盲样验证显示残差值在±2.7%内。FTIR技术在禁塑组分PE和EVA定性定量分析中方法可靠,可实现简便快捷的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