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40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直角三杯法结合荧光分光光度计扫描图谱,观察5种无机离子对敏感膜光谱的影响,探讨5种离子引起膜荧光猝来的不同因素,包括动态猝灭,内过滤,共振能量转移等因素中一种或几种之和,图法了量化的各猝灭因素的大小。  相似文献   
62.
细菌聚γ-谷氨酸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米级单分散共聚物微球 ,粒径为 5 4 μm .将分散聚合体系与乳液聚合体系进行了比较 ,并对共聚物微球的形貌、粒径分布及共聚情况进行了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63.
PBA光纤化学传感器在线监测家兔口服呋喃妥因的尿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芘丁酸光纤化学传感器(PBA—FOCS)用于在线测定家兔口服呋喃妥因后排出尿液中的药物浓度。方法的检出限为1.3μg/mL,线性范围1~100μg/mL,精密度(RSD)1.5~3.5%,回收率在95.0~100%之间。4只雄性家兔的尿药浓度—时间曲线显示达峰时间为3.5h,6h累积尿药排出百分率为21%。实验结果显示传感器、测定池和仪器系统设计合理。可实时、在线测定生物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并达到实用水平。  相似文献   
64.
为实现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硝和汞一体化工艺中吸收液副产物亚硝酸铵的废物利用,采用电化学氧化处理技术将吸收液中亚硝酸铵转化为硝酸铵. 采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恒电流法等多种电化学测试方法评价和选取电极材料,探讨电解液组成的影响,得到优化的电化学氧化工艺参数,并用化学分析法验证了电化学氧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5.
光学元件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引入的麻点或擦痕会严重影响其表面质量。基于Peterson疵病散射理论,将麻点或擦痕引起的散射光分为两部分,即对麻点(或擦痕)内部表面的散射光作漫反射分析,对麻点或擦痕外围轮廓引起的散射光作衍射分析。进一步考虑麻点和擦痕的挡光效应,以及麻点衍射消失的边界条件,通过将疵病散射理论与国家标准GB/T 1185—2006相结合,推导出麻点、擦痕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分析了不同疵病级数下的角分辨散射和总散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疵病的总散射与疵病面积近似成线性正比,进而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总散射测量的表面质量检测新方法,并分析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阈值。  相似文献   
66.
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思维活动,而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数学学习的本质.为此,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活用探究方法,启发诱导同学们,向他们充分展现这些数学问题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逐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同时,要让同学们掌握数学思想方  相似文献   
67.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铜(Ⅱ)-苏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溴化乙锭(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此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其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并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地猝灭EB-DNA体系的荧光,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存在很明显的插入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68.
生物反应与产物分离组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寅  陈坚  郁明 《化学进展》1997,9(3):283-290
生物反应与产物分离过程相组合, 是近10 年来出现的一类用以提高生物反应过程性能和效率的新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乙醇、丙酮、丁醇、有机酸、氨基酸等传统发酵产品及其它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国内大力开展这方面的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