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46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用激光光电流光谱技术测量了铀原子同位素位移光谱,提出双光路测量系统,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与准确度.还测定并计算了235U原子的5f36d7s2-5L60基态能级和5f36d7s7p-~7M7激发态能级的磁偶极矩常数AJ和电四极矩常数BJ.在超精细组份分辨不完全的情况下,只要能准确测定五个以上的超精细组份,就可以计算出尚分辨不清或不能直接测定的其余全部超精细组份.  相似文献   
92.
丝素褐藻糖胶共混膜的结构与热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丝素是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人类最早应用的天然蛋白质之一,作为性能优良的天然纤维一直用于纺织行业.近年来,丝素膜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氧性和较少的炎症反应,尤其是对活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特点,在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地研究,被用作酶的固定化材料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基质、体外组织工程支架和抗凝血材料等.  相似文献   
93.
激光诱导钡的原子与离子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作者报导了在 ICP 和火焰等原子化系统中钡的原子和离子荧光检测,并将其应用于光谱分析.但有关钡的荧光光谱特性研究报道较少.本工作以空心阴极灯作为原子化器,利用连续波染料激光器研究了钡的原子与离子荧光,观察了各种因素对钡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测量了不同类型的原子和离子荧光,研究了所观察到的反常信号产生的机理.实验中用全谱线的氩离子激光器(南京电子管厂,362型,约5W)泵浦 R6G 染料激光器。在570—815nm 范围产生可调谐激光.典型的光谱带宽约0.1GHz.激光束经调制后用透镜聚  相似文献   
94.
羟基硅油乳液合成中“漂油”现象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DBSA为乳化剂与催化剂的阴离子乳液聚合D4过程中的乳液粒子形成及粒径的变化。分析实验现象发现,该体系中羟基硅油乳胶粒是通过胶束和单体珠滴两种方式形成的,由单体珠滴生成的体积较大的羟基硅油乳胶粒是形成羟基硅油乳液“漂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无规立构聚苯乙烯主链上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是无规分布的,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非晶聚合物.一些研究者曾在热分析实验中发现从稀溶液中获得的无规立构聚苯乙烯样品DSC扫描曲线Tg附近显现吸热峰,认为这些样品中存在某种局部有序区或准晶结构[1].如何理解这种非晶...  相似文献   
9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南极磷虾油中总虾青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检测南极磷虾油中总虾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采用Na OH-甲醇溶液皂化后加入Na HSO4终止反应,反应液经正己烷液液萃取净化,采用C18液相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476 nm波长进行测定,虾青素在5 min内得到较好分析。考察了皂化时间对虾青素酯皂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皂化30 min为最佳反应时间。虾青素含量在0.2~20.0 m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05 mg/kg,定量下限为0.2 mg/kg。日内精密度(RSD)≤3.4%,日间RSD≤4.3%,南极磷虾油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2%~95.2%。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宽、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便,适用于南极磷虾油中总虾青素含量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97.
吴晓宏  ab  王松a  郭云b  谢朝阳b  韩璐a  姜兆华a 《中国化学》2008,26(10):1939-1943
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TiO2膜和敏化剂决定着电池的总体效率和机械性能。本文以4-甲基吡啶为原料,经过偶联、氧化、配位和配体交换反应合成了cis-RuL2(SCN)2, (L=2,2’-联吡啶-4,4’-二羧酸),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膜。为了提高TiO2膜的光电性能,将不同浓度的La(NO3)3 (0.1%、0.3%、0.5%和0.7%) 加入到溶胶中,采用cis-RuL2(SCN)2将掺杂前后的TiO2膜进行敏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得薄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La离子的浓度为0.5%时,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最高,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比未掺杂的分别提高了0.54 mA/cm2和30.41 mV。  相似文献   
98.
合成了探针8-(2-肼基苯并噻唑)-4-甲基-7-羟基香豆素(L),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其识别Cu^(2+)性能,并通过Job’s曲线、红外光谱和质谱研究其对Cu^(2+)的识别机理。结果表明:在二甲基亚砜(DMSO)/水(V∶V=9∶1)溶液体系中,探针溶液中加入Cu^(2+)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探针溶液的紫外可见吸光度与Cu^(2+)浓度在0.125~5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0.037c+0.052,线性相关系数R^(2)=0.9881,检出限为0.02μmol/L,该探针可以定量检测水中的Cu^(2+)。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在木素氧化酶催化的体系下,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α-13C]与废水中可溶性木素的聚合反应方法.应用了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量,GPC测定的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也明显增大,相对分子质量Mn由326提高到1 068.采用了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并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技术探讨了松柏醇葡萄糖苷与废水中木素的聚合产物的化学结构.碳-13同位素示踪结合13C NMR的测定结果表明: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能与废水中木素形成聚合产物,主要连接方式有β-O-4、β-β、β-5和β-1等,产物中松柏醇结构含量也比较高,低分子水溶性木素聚合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木素而沉淀析出,因而用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时,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可溶性难降解的木素含量,使废水的污染负荷降低,并提高可生化降解性.  相似文献   
100.
Fe-Ag颗粒膜的光学与磁光尺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子束共溅射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一系列FexAg1-x(x=18,45,81)颗粒膜样品,经1h真空退火,通过X射线衍射和光学及磁光测量,研究了它们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结构和磁光性质.结果表明其磁光效应与颗粒尺寸密切相关. 关键词: 颗粒膜 磁光效应 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