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21篇
力学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LP-LIF)的方法,用266 nm激光光解CHBr3分子产生CH自由基,再与N2O继续反应作为NCO自由基的产生源,用438.6 nm激光将电子基态X2∏i(0010)的NCO激励到激发态A2∑+(00°0)上,通过检测激发态NCO时间分辨荧光信号,测得室温(298 K)下NCO(A2∑+)被烷烃类分子猝灭的实验结果,获得了A2∑+(00°0)态猝灭速率常数.实验发现,随着烷烃分子中C-H键数增加,其猝灭截面也近线性增加,但随着分子体积增大,这种增加趋缓.  相似文献   
12.
超(近)临界水中的有机合成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志强  曾健青 《有机化学》2001,21(12):1095-1101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学工艺过程,以超(近)临界水作有机合成反应介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考察了在超(近)临界水中的许多有机反应,并获得了预期的结果。综述了近年来超(近)临界水中的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C2H3+NO2反应速率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激光光解C2H3Br产生C2H3自由基,在气相298 K, 总压2.66×103 Pa的条件下,研究C2H3与NO2的反应,用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LP-LIF)检测中间产物OH自由基的相对浓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报导了双分子反应C2H3+NO2的速率常数k(C2H3+NO2)=(1.8±0.05)×10-11cm3•molec.-1•s-1,同时也得到OH+NO2反应的速率常数k(OH+NO2)=(2.1±0.15)×10-12 cm3•molec.-1•s-1.  相似文献   
14.
将新型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和LTQ XL质谱仪耦合,在无需样品预处理情况下,建立了多种不同极性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新型EESI源优化后,检测模式为正离子模式,电离电压为4.0 kV,离子传输管温度150℃,喷雾气压为1.0 MPa。碰撞诱导裂解(CID)实验时,母离子隔离宽度1.5,碰撞能量17%~25%。本方法单个样品测定时间小于0.5 min,对多种氨基酸的检出限为0.14~26.2μg/L,且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直接检测复杂基体尿液中的丝氨酸和精氨酸时,平均回收率为82.6%~105.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11.4%。本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基体影响小,适用于大量样品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networks is the presence of communities within which the network connections are dense and between which they are sparser.This paper proposes a max-flow algorithm in bipartite networks to detect communities in general networks.Firstly,we construct a bipartite network in accordance with a general network and derive a revised max-flow problem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community structure.Then we present a local heuristic algorithm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revised max-flow problem.This method is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real-world and artificial complex networks,and the partition results confirm its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相似文献   
16.
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正值表面张力温度系数的二元醇类特殊水溶液Marangoni对流流动. 首先通过实验测量确定正戊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在特定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区间内具有明显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变化区域, 然后利用特定浓度配比的正戊醇水溶液,采用PIV方法实验观测了矩形液池中二元工质液层在水平温差驱动下的Marangoni对流, 发现了不同于常规的反向热毛细对流流动, 测量的表面速度分布与相同工况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发现二者变化趋势一致. 实验观测和理论结果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表面张力温度系数为正值时二元工质液层的热毛细流动输运特性.   相似文献   
17.
用266 nm的激光光解CCl3CN分子产生CCN自由基,并在室温(298 K)和腔体总压为1.33 kPa的条件下,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CCN( eX2|)自由基与一系列醇类分子CnH2n+1OH(n=1?6)的反应动力学,通过实时监测反应体系中CCN( eX2|)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测量了这些反应的总包速率常数.这些数据均是首次报道.结果显示,CCN( eX2|)自由基与醇类分子的反应速率常数随着醇分子中C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而且均大于CCN( eX2|)与相应C原子数的烷烃分子的反应速率常数.基于键解离能相关和线性自由能相关地讨论,CCN( eX2|)自由基与醇类分子的反应应是一个抽氢反应;受醇分子中OH基团的诱导效应的影响,醇分子C-H键上的H具有较大的活性,因而CCN( eX2|)自由基抽提C-H键上的H是主要的反应通道. 同时还利用碰撞络合物模型和成轨理论来讨论了长程吸引势对反应的指前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A new model of two-phase thermocapillary-buoyancy convection with phase change at gas-liquid interface in an enclosed cavity subjected to a horizontal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proposed,rather than the previous onesided model without phase change.We study the onset of multicellular convection and two inodes of convective instability,and find four different flow regimes.Their transition map is compared with the non-phase-change condition.Our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e stabilizing effect of interfacial phase change on the thermocapillarybuoyancy convection.  相似文献   
19.
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是一种对界面变化敏感的仪器,它已经在物理、化学、生物学、药物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界面问题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然而,QCM在液相下的应用和推广一直受限于QCM数据定量解释的困难.为此,科研工作者发展了多种高级的QCM,比如带阻抗分析功能的QCM(impedance QCM,i-QCM)或带能量耗散监测功能的QCM(QCM with dissipation,QCM-D),同时还发展了许多相应的理论模型.但是,对于多数生物、化学工作者来说,这些理论过于复杂.这极大地限制了QCM的推广和潜力发挥.本文以我们小组在QCM方面的研究工作为线索,对已报道的分析方法、模型和方程按5类应用条件进行了整理,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标准:它们是:1,固-气界面;2,牛顿流体;3,固-液界面的薄膜;4,固-液界面厚膜;5,固-液界面超厚膜.对于每一类情况,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如何对QCM数据进行简化却又保证研究精度需要的定量分析.对于液态环境下的QCM数据的分析,我们着重介绍了"固化水层"模型,该模型允许QCM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一把"分子尺",工作范围从几个纳米到数百纳米.该分子尺在多个创新界面问题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最后,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QCM作为生物传感器的先天缺陷--因基于面均质量检测的原理,QCM技术对溶液中蛋白的检测下限仅在1μg mL-1数量级.进一步,我们探索了QCM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领域,希望籍此能进一步推广QCM在各个学科界面问题中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乙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呼出气体携带大量的生理病理信息,在临床诊断和代谢组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未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条件下,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技术直接测定呼出气体中乙腈分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结合多级串联质谱,有效地获得了人体呼出气体中乙腈含量的信息。对气相乙腈的检出限为5.71 pL/L,线性范围为76.4~1910 pL/L。以两名健康志愿者呼出气体为实例,实际检测了其中乙腈的含量分别为134.49和104.40 pL/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3%和7.2%。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分析速度快、特异性强,能够承受呼出气体中复杂基体的影响,适合于呼出气体中痕量乙腈的直接半定量检测,也可为呼出气体中其它小分子物质的检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