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5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分子沉积膜(moleculardepositionfilms)简称MD膜,是近十年才得到研究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自组装超薄膜[1].  相似文献   
42.
在高湿度环境下,应用紫外光辐射对溶胶 凝胶TiO2 薄膜预处理,经过预处理的薄膜烧结后具有快速光致高度亲水特性和良好的光催化活性.超亲水的薄膜能够吸附大量的酸性品红,在光照下薄膜将吸附的酸性品红逐渐降解掉.  相似文献   
43.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表面包敷有1-壬基硫醇的银纳米粒子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先快速形成较大粒子,然后是粒子分解和轻微长大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4.
TiO2纳米粒子膜的表面态性质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TiO2纳米粒子膜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大气和水中污染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1~3].膜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表面微结构和光生载流子过程等是决定催化剂光催化活性重要的因素.研究这些性质能够为研制和开发高效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4]制备TiO2纳米粒子膜,分别用TiCl4等离子体和O2等离子体处理膜表面,制出两种不同表面性质的TiO2纳米粒子膜,测定其表面性质和降解苯酚的光催化活性,分析和讨论了膜表面物种、表面态能级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TiO2纳米粒子膜的制备、表面态性质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用TiCl4水解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膜催化剂.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测定了催化剂表面的微结构及能级结构.对催化剂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苯酚实验,测定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制备的TiO2膜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较高,其结果接近于P25.用能带理论解释了TiO2纳米粒子膜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分析了膜厚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TiO2薄膜的吸附能力对罗丹明B光降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浸涂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TiO2薄膜。X射线衍射和Raman光谱结果表明,薄膜全部由脱钛矿组成。通过罗丹明B的光降解实验考察了薄膜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薄膜的吸附性与罗丹明B的降解途径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众所周知,TiO2是一种能进行光能-化学能转换的半导体材料.70年代初期,日本的Fujishima等人[1]发现TiO2电极能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此,TiO2作为光能转换材料,在太阳能利用,环境保护,卫生医疗等许多领域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注目并相继在许多基础和应用方面得到了大量的研究[2~5].  相似文献   
48.
20世纪是电子产业的世纪,21世纪将是“光子”产业的时代.有关光子与电子的耦合行为,其诱发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以及应用将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随着成膜技术、纳米粒子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测定表征技术(如STM、AFM和显微拉曼等)的发展,光电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并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这些研究都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现在,虽然从基础到应用都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但已崭露头角.进一步的研究不仅可以使其在基础领域有较大的学术突破,而且在新能源开发、信息处理、环境保护、新型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可能导致许多应用价值很高的新技术的诞生.它将成为21世纪一个重要的研究和产业领域.本文将着重介绍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光电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制备过渡金属氧化钼(MoO3)变色薄膜的方法,即电解沉积成膜法。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用该方法制得的氧化钼薄膜为非晶质。与传统的真空蒸镀法相比,该薄膜同样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和光致变色特性,并观测到了可见光变色效应。结果表明,该方法将为大面积制备均匀过滤金属氧化物变色薄膜走向实用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0.
基于高色纯度的光源的显示技术具备宽色域、高色彩饱和度和高对比度的特点,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近年来窄带宽光源的研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选择了三种典型的发光聚合物构筑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PLEC),利用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和铝薄膜为腔对出射光谱进行窄化。结果表明,红绿蓝三色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出射光的带宽可缩短至10、11和8 nm,色纯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高色纯度光源的获得有望显著推动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