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64篇
  免费   10751篇
  国内免费   19858篇
化学   37959篇
晶体学   2561篇
力学   4104篇
综合类   2163篇
数学   9164篇
物理学   2692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1904篇
  2021年   1819篇
  2020年   1778篇
  2019年   1673篇
  2018年   1675篇
  2017年   2588篇
  2016年   1758篇
  2015年   2714篇
  2014年   3351篇
  2013年   4310篇
  2012年   4325篇
  2011年   4732篇
  2010年   4801篇
  2009年   5019篇
  2008年   5536篇
  2007年   5010篇
  2006年   4974篇
  2005年   4131篇
  2004年   3165篇
  2003年   2289篇
  2002年   2230篇
  2001年   2342篇
  2000年   2454篇
  1999年   1438篇
  1998年   718篇
  1997年   550篇
  1996年   516篇
  1995年   485篇
  1994年   512篇
  1993年   473篇
  1992年   476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309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224篇
  1986年   207篇
  1985年   143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71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9篇
  1965年   35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以偏钛酸为原料常压水热法合成纳米钛酸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廉价的工业级偏钛酸和氯化锶为原料,用常压水热法于100℃反应6 h一步合成了纳米钛酸锶。当n(SrC l2)∶n(H3TiO3)=1.0∶1.1,pH=12时,所得钛酸锶的n(Ti)∶n(Sr)=1.02∶1.00。纳米钛酸锶经IR,XRD和TEM表征。结果显示,钛酸锶为球形粒子,属立方晶系(a=3.9200);一次粒径平均值为22 nm,粒径分布为20 nm~40 nm,无明显团聚。  相似文献   
972.
β-二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β-二酮化合物分子内酮式-烯醇式之间的异构化转变赋予其许多独特的光化学和配位化学性质。关于酮式-烯醇式之间的互变关系有许多研究[1,2,3],借助于其光致互变异构的光化学性质,β-二酮化合物可广泛地用作光稳定等功能材料[4]。同时,  相似文献   
973.
用V/r~3-F表确定滴体积测定管的末端半径方奕文,王镜和(汕头大学化学系,汕头,515063)关键词滴体积法,表面张力,滴体积测定管,末端半径表面张力是液体或溶液所具有的非常重要的性质。借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可确定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计算?..  相似文献   
974.
聚苯基膦酸双酚A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苯基膦酸双酚A酯的合成与表征唐旭东陈晓婷王玉忠杨科珂王波(四川联合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吴大诚(四川联合大学轻纺学院成都610065)关键词聚膦酸酯,阻燃剂,熔融缩聚,热性能聚膦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磷系阻燃剂[1~3],与传统的非聚...  相似文献   
97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HPLC-ESI-MS/MS), 研究了cis-3,5-diisopropylsalylic cyclohexanodiaminoplatinum(Ⅱ)的电喷雾质谱行为, 鉴定了其杂质, 并测定了其纯度.  相似文献   
976.
氨三乙酸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存在下,基于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溴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此催化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线性范围为0.4~10μg.L-1,检出限为8.5×10-8g.L-1,用于测定水样和茶叶中的锰,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2%及1.1%,回收率依次为93%~109%和94%~108%。  相似文献   
977.
首次采用Materialsstudio软件中不同的交换-相关势能函数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通过与文献报道的B3LYP/6-311G**常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及MP2/6-311G**方法进行单点能计算,确认所采用方法计算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最低能量构象更接近整个势能面的全局最小点;振动频率理论分析结果与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羰基振动双重分裂的红外光谱特征相吻合,表明红外光谱可以作为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的重要表征方法;根据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萘和萘胺的轨道分布和电荷密度进行理论分析,解释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溶液的紫外和荧光的光谱特征,并进而可推断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和理论计算得到的真空中最低能量构象相同,其二面角为94.995°。  相似文献   
978.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木材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杂化液浸注于I-69杨木材中,制成有机/无机杂化木材。FT-IR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木材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经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后的复合木材,既保持了木材本来的性质,又具有机/无机复合物的某些特性,其力学强度和尺寸稳定性较素材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79.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导数光谱以及溶液电导率的变化研究了紫色光对[PtCl6]2-水解过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80.
以柠檬酸为碳源,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双掺杂剂合成碳量子点,并对合成的量子点进行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吸收光谱(UV)和荧光光谱(RF)表征,结果表明该量子点粒径均一,发光稳定,适合用作荧光探针。优化了碳量子点含量、pH、反应时间以及温度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检测波长λmax=425 nm时,连翘苷在0.008~0.030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1/△f=0.00005(1/c)+0.0003(R2=0.9948),加标回收率在92.5%~106.3%之间,RSD<5%,且干扰物质、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对实验结果的测定无影响。该方法可用于药剂中连翘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