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0篇
  免费   523篇
  国内免费   952篇
化学   1891篇
晶体学   85篇
力学   215篇
综合类   85篇
数学   440篇
物理学   131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新型四硫代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3个新的含有卤素取代基的四硫代富瓦烯衍生物及6个新的相关化合物。利用溶液的电子吸收光谱对四硫代富瓦烯衍生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四硫代富瓦烯衍生物的分子中π轨道之间的能级差较小, 因而分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2.
吸附O的Cu(110)c(2×1)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清洁Cu(110)表面和吸附O原子的Cu(110) c(2×1)表面的原子结构, 结构弛豫和电子结构, 得到了各种表面结构参数. 分别计算了O原子在Cu(110)表面三个可能吸附位置吸附后的能量, 并给出了能量最低的吸附位置上各层原子的弛豫特性和态密度. 结果表明O吸附后的Cu(110)表面有附加列(added-row)再构的特性, O原子吸附在最表层铜原子上方, 与衬底Cu原子的垂直距离为0.016 nm, 以氧分子为能量基准的吸附能为-1.94 eV; 同时由于Cu 3d- O 2p态的杂化作用使得低于费米能级5.5~6.0 eV的范围内出现了局域的表面态. 计算得到清洁的和氧吸附的Cu(110)表面的功函数分别为4.51 eV和4.68 eV. 电子态密度的结果表明:在Cu(110) c(2×1) 表面O吸附的结构下, 吸附O原子和金属衬底之间的结合主要是由于最表层Cu原子3d态和O原子2p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二氧化硅纳米与微米颗粒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与微米颗粒(SiMPs)作为固定化载体, 选择多聚酶牛肝过氧化氢酶(CAT)和单体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酶模型, 通过考察酶固定化后在酶活回收率、热稳定性、 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以及酶在水-有机溶剂混合体系中催化能力的变化, 对载体与酶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 酶活回收率结果表明, SiNPs显示出比SiMPs优越的对酶无选择性的高生物亲和性, 而SiMPs则能使固定于其上的酶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且二者都能使固定化酶在有机相中的稳定性得到明显增强. 但酶促反应最适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对不同类型的酶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则表现出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4.
The title complex Cu[C5H3N(CCH3=N-C6H5)2]2(PF6)2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Schiff base C5H3N(CCH3=N-C6H5)2 and cupric sulfate in toluene solu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and the chemical formula weight of the complex is 1041.85. 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1 and cell parameters: a=12.6470(10)?, b=14.123(2)?, c=15.613(2)?;α=66.150(10)°,β=79.470(10)°,γ=78.290(10)°, V=2481.6(5)?3, Z=2, Dc=1.394Mg·m-3 and F(000)=1064. The final R[I >2σ(I)]:R1=0.0668, wR2=0.1927; R(all data): R1=0.1133, wR2=0.2357. The Cu(Ⅱ) was coordinated by six nitrogen, at the same time the Cu(Ⅱ) formed a distorted octahedron, besides the angles and planes of this compound were discussed . The result of kinetic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indicated that the first step of it is 2 series chemical reactions, the function of machanism is f(a)=(1-a)2,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is 144.64E/kJ. CCDC: 180872.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维生素C在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0.2 mol/L PBS(pH6.0)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和增敏效应,其氧化峰电位由 0.5 V负移至 0.1 V(vs.AgCl/Ag)。对修饰剂碳纳米管的用量、支持电解质、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等进行了优化。采用半微分伏安法进行定量测定,其线性范围为4.0×10-6~2.0×10-3mol/L,r=-0.998 3,检出限为1.0μmol/L。对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探讨,其电极反应为具有吸附特性和不可逆的电极过程,测得参加反应的质子数为2,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系数为0.59。测定了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回收率在93%~105%。  相似文献   
106.
1 INTRODUCTIO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is based on the notion of creating nove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extended systems using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prefabricated molecular or ionic building blocks[1]. More recently, the design of supramolecular architec- tures by self-assembly of small building blocks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area[2, 3] due to their poten- 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selective clathration[4, 5], molecular recognition[6, 7], catalysis[8, 9] a…  相似文献   
107.
为分析铁缺乏症(IDD)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随机抽取了6个月至3岁婴幼儿200例,按有否铁缺乏分组,比较了其与智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铁缺乏症检出率为17.5%,铁缺乏组婴幼儿智能发育商(DQ)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铁缺乏程度越重,DQ值越低。可见铁缺乏症对婴幼儿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对该症无贫血阶段及轻度缺铁性贫血期(IDA)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8.
MnCl2-H4SiW12O40/SiO2催化氧化二甲醚制取甲缩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4SiW12O40/SiO2杂多酸催化剂,分别使用MnCl2, SnCl4和CuCl2对其进行修饰,并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催化剂对二甲醚选择氧化制取甲缩醛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MnCl2修饰的H4SiW12O40/SiO2催化剂的活性和甲缩醛选择性均高于SnCl4和CuCl2修饰的催化剂. 进一步考察了不同MnCl2含量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在MnCl2含量为5%, 反应温度为593 K时, MnCl2-H4SiW12O40/SiO2催化剂的活性和甲缩醛选择性最佳,二甲醚转化率为8.6%, 甲缩醛选择性为36.3%. 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 MnCl2与H4SiW12O40相互作用并均匀地分散在载体上.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MnCl2-H4SiW12O40/SiO2催化剂的结构,发现改性后的催化剂基本保持了杂多酸的Keggin结构. NH3程序升温脱附结果显示, MnCl2的加入较明显地降低了催化剂的酸强度和酸中心数目.  相似文献   
109.
Polyurea microcapsules about 2.5μm in diameter contain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method with toluene-2,4-diisocyanate and ethylenediamine as monomers in an emulsion system. Hexadecane was used as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and OP, which is nonionic surfactant, and used as an emulsifier. 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microcapsu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TIR and thermal analysi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encapsulated hexadecane has a good potential as a solar energy storage material.  相似文献   
110.
随着油田深部调剖应用的不断推广,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适用于深部调剖调驱体系的低污染有机锆交联剂逐渐受到关注。以ZrOCl2·8H2O、乳酸、乙二胺、硫脲为原料,制备了有机锆交联剂和HPAM-锆交联凝胶,其结构和性能经SEM和岩心驱替装置表征。并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制备有机锆交联剂的最佳条件为:氧氯化锆、乳酸、乙二胺及硫脲的质量比为7.8/1/6.7/5,反应温度为70 ℃,反应时间为3 h。交联温度为60 ℃,HPAM浓度为2 g·L-1、聚锆比为30/1时,聚合物凝胶成胶强度达到24968 mPa·s,成胶时间约8 h,凝胶体系可维持90 d不破胶。在级差为3.9的双管驱替岩心实验中,两管的岩心分流率均接近50%,剖面改善率达到66.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