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71篇
  免费   17635篇
  国内免费   32153篇
化学   65915篇
晶体学   3677篇
力学   6999篇
综合类   4097篇
数学   15565篇
物理学   44206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793篇
  2022年   2971篇
  2021年   2987篇
  2020年   2918篇
  2019年   2788篇
  2018年   2656篇
  2017年   4160篇
  2016年   2978篇
  2015年   4447篇
  2014年   5292篇
  2013年   7085篇
  2012年   7091篇
  2011年   8108篇
  2010年   7741篇
  2009年   8372篇
  2008年   9004篇
  2007年   8020篇
  2006年   7932篇
  2005年   7091篇
  2004年   5804篇
  2003年   4201篇
  2002年   4205篇
  2001年   4278篇
  2000年   4396篇
  1999年   2614篇
  1998年   1368篇
  1997年   1092篇
  1996年   985篇
  1995年   917篇
  1994年   988篇
  1993年   1046篇
  1992年   890篇
  1991年   624篇
  1990年   637篇
  1989年   680篇
  1988年   534篇
  1987年   434篇
  1986年   355篇
  1985年   244篇
  1984年   272篇
  1983年   266篇
  1982年   207篇
  1981年   190篇
  1980年   147篇
  1979年   125篇
  1978年   60篇
  1977年   31篇
  1965年   45篇
  1959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991.
概率罐子模型中一种最优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错误概率达到最小的原则,该文在罐子模型序贯试验中构造了一种渐近最优设计。在这种设计下,不仅能使病员以较多机会分配到较好的处理,而且能使估计量的统计效率在一定意义下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992.
合成了多个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有机配体及其引入方式,温度,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其中有机配体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有机配体中富电子原子的电负性的强弱和数量共同影响着DMC催化剂的形态.该类原子的电负性越强,得到的DMC催化剂的结晶性越差,无定型部分的比例越高,并且单个原子的电负性强弱比该类原子的数量在此间的影响更大.而在有机配体预先存在的情况下,该沉淀体系则更有利于无定型部分的产生.在30℃左右的沉淀反应温度下,得到的DMC催化剂的无定型部分比例最高.在有机配体存在的情况下,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有限.并且发现存在于有机配体中的DMC催化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会发生变化.初步揭示了DMC催化剂的形态与其催化活性间的关系.而无定型态的DMC催化剂更有利于PO的聚合.  相似文献   
993.
用核黄素 蛋氨酸光照法和黄嘌呤氧化酶 细胞色素C还原法证实,在1.0×10-6~1.0×10-5mol/L范围内四羧基锰酞菁(TcPcMn)表现出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活性;用黄嘌呤氧化酶 NBT还原法测算出的TcPcMn清除O—·2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7.77×105mol-1·L·s-1,表明TcPcMn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酶能很好的抑制O—·2的还原性.TcPcMn既能催化H2O2与4 氨基安替比林和酚的显色反应,也能催化邻苯二胺的聚合,表明TcPcMn具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三酚自氧法得出,TcPcMn将O—·2的氧化性转化成了POD和H2O2的氧化性.因此只要牺牲一定的POD底物,TcPcMn就可以清除掉因歧化O—·2而产生的H2O2,继而能避免因发生Fenton反应而产生氧化性高于O—·2的羟自由基,从而彻底消除O—·2的氧化性,与SOD相比,这是TcPcMn的一个优势.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讨论了具有仿射型不确定性的广义系统稳定问题,给出了不确定广义系统的仿射二次稳定定义及仿射二次H∞性能指标定义,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不确定广义系统的仿射二次稳定的充分条件和系统具有仿射二次H∞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95.
利用2~8 MeV的Naq+、Clq+(q=2,3,4,5)轰击氦原子,对碰撞的直接多重电离过程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反冲离子-散射离子飞行时间符合技术,通过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区分不同价态反冲离子;利用静电偏转和位置灵敏探测技术区分不同电荷态散射离子;结合CAMAC-PC多参数获取系统得到一定价态散射离子所对应的反冲离子电荷态分布谱;经分析该谱得到直接多重电离截面与直接单电离截面之比R21.讨论了R21随入射离子速度和电荷态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测量了27,28P和相应同中子异位素在28Si靶上的中能反应截面.测得N=12和13同中子异位素的反应截面在Z=15处突然增大.对Z≤14同中子异位素和28P的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用改进的光学极限近似的Glauber理论很好地描述.28P的反应截面能够用扩大核芯以改进的Glauber理论来解释.但是,用改进光学极限和少体近似的Glauber理论却低估了27P的实验数据.理论分析表明,扩大的核芯加质子晕可能是响应27P+28Si反应截面增强的机制. The reaction cross sections of~(27,28)P and the corresponding isotones on Si target were measured at intermediate energies. The measured reaction cross sections of the N=12 and 13 isotones show an abrupt increase at Z=15.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isotones with Z≤14 and~(28)P can be described well by the modified Glauber theory of the optical limit approac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reaction cross section for~(28)P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modified Glauber theory with an enlarged core. Theoretical ana...  相似文献   
997.
从分析最简单最优的矩形单元节点编号着手,分析其特点,得出各个节点的相邻单元节点编号总和除以该节点相邻单元数所得的节点商以及相邻单元最小最大节点编号和都为升序排列。总结出一种新型的有限元节点重编号方法,并举例说明该算法能减少有限元的带宽。  相似文献   
998.
从患罗氏沼虾幼苗肌肉白浊病的幼虾体内分离到两种病毒颗粒,诺达病毒(MrNV)和直径只有15nm的小病毒颗粒(extrasmallvirus,XSV),本文通过建立病毒cDNA文库获得XSV基因组的部分序列,在此基础上合成探针,用从病虾组织中提取的总PNA进行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XSV基因组至少包括两条RNA片段.利用不同的方法对XSV的两端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定,分别得到了872、831和662bp3个相互重叠的序列片段,这3个序列的阅读框编码一个相同的大小在17×103左右的蛋白.  相似文献   
999.
年龄相关的种群扩散系统的最优分布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年龄相关的种群扩散系统的最优分布控制 ,证明了最优分布控制的存在性 ,得到了分布控制为最优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确定最优控制的最优性组 .  相似文献   
1000.
多巴酚丁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盐酸介质中 ,高锰酸钾可氧化多巴酚丁胺产生化学发光 ,甲醛对该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 ,据此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多巴酚丁胺的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mg·L -1,检出限为0.07mg·L -1 ,相对标准偏差为1.2 %(n=11,ρ=1.0mg·L -1) ;该法用于药物中多巴酚丁胺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