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420篇
化学   773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212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249篇
物理学   6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电路板的设计、制作和整体安装。该电路板电路原理直观,元件位置分布清晰,外型规范、美观,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2.
本文对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的吸收光谱进行了详细研究,分别运用了紫外法,荧光法,脉冲辐解法,激光光解法。对一些瞬态中间体进行理论和实验的推测,从而对鬼臼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毒性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为进一步合成具有高抗肿瘤活性,低毒性的新物质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3.
利用微元求和的方法给出几种刚体对于过质心任意轴的转动惯量公式,并由此引出转动惯量与刚体几何对称性的联系,以及与转动惯量有关的几何形体等价性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964.
奇异条件下Riccati代数方程的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5.
高功率脉冲离子注入金属表面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66.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局域密度近似方法对Ne-CH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进行了计算. 发现 当Ne原子和CH4分子之间的距离约为5.8 a.u.时, 计算的势能曲线存在最小值, 对应的势阱深度约为0.053 eV.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67.
i线光刻物镜是对准光和光刻光的共孔径系统,要求对365.8nm和632.8nm双波长实现减反射。由于材料的限制,采用规则的14膜堆的3层膜系很难保证365.8nm和632.8nm双波长的高效减反射特性,因此,只能采用非规则膜系结构。而对非规则膜系的镀制,一般可以采用石英晶振监控的方法。理论上,采用石英晶振监控可以得到很高的膜厚控制精度,但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结果并非如此。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石英晶振实际监测的是膜层的质量而并非膜层厚度,而在膜层质量相同时,膜层的厚度随蒸发速度,轰烤等工艺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工艺因素影响了石英晶振的实际控制精度。因此我们决定采用石英晶振结合光学极值监控的方法进行膜厚监控。在膜系设计中,采用两层非规则膜层加上一层规则的14膜层的膜系结构。前面两层,采用石英晶振控制以充分利用石英晶振控制非规则膜厚精度较高的特点,而最后一层采用光学极值法,监控365.8nm处的反射信号,使其达到极小。在膜系的设计时,我们的设计使当365.8nm反射极小时,632.8nm处反射也位于极小值。为了增加膜层的牢固性以及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膜层在镀制过程中要加热烘烤。我们用实验方法寻求到最佳的烘烤温?  相似文献   
968.
从碳化硅和铁体系合成金刚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从SiC生成金刚石这一过程中触媒作用的机理,有必要调查SiC加不同金属在高压高温下的行为。在本工作中,以16重量比混合的SiC和铁粉经5.4~6.0 GPa的高压力和1 300~1 500 ℃的高温处理20 min后,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有实验条件下SiC都发生了分解,并分别生成了Fe3Si和Fe3C;温度越高,SiC分解得越彻底,在温度高于1 375 ℃的样品中,伴随Fe3C减少,有金刚石和石墨明显析出。扫描电镜观察表明:6.0 GPa、1 500 ℃下所得的金刚石晶体具有完整的八面体晶形,平均粒度约50 μm。  相似文献   
969.
采用Gaussian92程序,用AM1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优化壳聚糖膜模型的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用量子化学从头算STO-3G方法计算,研究了壳聚糖-戊二醛的阳离子膜和阴离子膜的几何构型、能量、键序和电子迁移,讨论了膜形成的成键形式和膜的结构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0.
相位特征在三维物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金媛  李现国  常胜江  张延炘 《物理学报》2005,54(11):5157-5163
提出利用物体的相位特征联合神经网络的方法对透明半透明三维物体进行识别.首先利用波长扫描数字全息技术和数字再现技术提取物体的相位特征,然后将物体的这些相位特征作为学习模式训练一个BP神经网络,最后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三维物体进行识别.实验表明,对于具有小尺度变化的透明半透明三维物体识别,该方法的正确识别率为100%. 关键词: 相位特征 波长扫描技术 数字全息 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