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4篇
  免费   745篇
  国内免费   1203篇
化学   2326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245篇
综合类   139篇
数学   650篇
物理学   16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考虑表面张力的作用,研究了不可压缩、无粘性流体流过变化壁面时的共振流动,分析了不同的底部壁面变化对非线性表面波的影响.在导出非线性表面波遵循的fKdV方程后,利用拟谱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用Matlab软件绘制瀑布图,由此得出结论:上凸底部上的波可以看成是向前凸台阶和向后凸台阶分别向前后散射发展的结果,二者不发生相互作用;下凹壁面的波形是向前凹台阶和向后凹台阶相互作用的结果;某些组合式底部的波形是上凸和下凹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2.
刘炳灿  潘学琴  田强  吴正龙 《中国物理》2006,15(5):1067-1070
The semiconductor CdSeS quantum dots (QDs) embedded in glass are analysed by means of absorption spectra,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and photoluminescence excitation (PLE) spectra. The peaks of absorption spectra shift to lower energies with the size of QD increasing, which obviously shows a quantum-size effect. Using the PLE spectra, the physical origin of the lowest absorption peak is analysed. In PLE spectra, the lowest absorption peak can be deconvoluted into two peaks that stem from the transitions of 1S3/2--1Se and 2S3/2--1Se respectively. The measured energ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eaks i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size of QD increasing, 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for the two transitions. The luminescence peak of defect states is also analysed by PLE spectra. Two transitions are present in the PL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itions of 1S3/2--1Se and 2S3/2--1S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fect states luminescence.  相似文献   
953.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化学镀镍过程中丙酸的作用机理. 不同丙酸浓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丙酸能同时促进Ni2+的还原和H2PO-2的氧化.根据丙酸分别与NaH2PO2和NiSO4共存时镍基体上吸附物的红外漫反射光谱变化,推断丙酸是通过与NaH2PO2和Ni2+形成表面络合物来促进化学沉积的. 丙酸能与NaH2PO2形成分子间氢键,促使P-H键断裂并生成·PHO-2中间物,从而提高H2PO-2的氧化速度; 同时,丙酸以其-OCO-官能团与Ni2+生成桥式配合物,有利于加速Ni2+的沉积. H2PO-2氧化速度的提高有助于磷的沉积,从而增大了化学镀层中的磷含量.  相似文献   
954.
引入某族定义在单位圆内的解析函数K(λ,β),它是β型近于凸函数族的推广类。讨论了该族函数的Fekete-Szeg问题,得到其Fekete-Szeg不等式并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结果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955.
本文通过超声反应,将氮杂15-冠-5-苯乙炔引入聚苯乙烯负载多吡啶铂(Ⅱ)配合物.研究发现聚苯乙烯负载氮杂15-冠-5-苯乙炔基多吡啶铂(Ⅱ)配合物完全保持了单体多吡啶铂(Ⅱ)配合物的性质,并能够通过发光光谱的显著增强选择性地检测Mg2+离子.通过加入极性溶剂沉淀析出聚苯乙烯负载多吡啶铂(Ⅱ)配合物,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同一水域中的腐殖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这一灵敏的检测方法,通过条件实验与参数优化,优选了测定环境中痕量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发光体系,通过考察天然水体中的腐殖酸对化学发光-多羟基酚测定体系的影响,为来自于水及土壤中的实际样品中腐殖酸的检测提供了参考,建立了同一区域水体中腐殖酸的化学发光定量测定方法。 所得线性回归方程y=70.36x+540.1,相关系数r=0.995 4,线性范围为3~15 mg·L-1,检测限为0.749 mg·L-1,HA浓度为6 mg·L-1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8%。  相似文献   
95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残留的10种β2-兴奋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并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动物组织中马布特罗、特布他林、卡布特罗、克伦特罗、西马特罗、沙丁胺醇、clenpenterol、苯氧丙酚胺、班布特罗、莱克多巴胺等10种β2-兴奋剂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动物组织中添加同位素内标D9-克伦特罗、D3-沙丁胺醇、D5-莱克多巴胺,经无水乙醇提取、正己烷脱脂、SLS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1%三甲基氯硅烷衍生,再进行GC-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动物组织中添加2.0~10.0 μg/kg水平的β2-兴奋剂,回收率为72.8%~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2%~11.3%,最低检测限为0.5~1.0 μg/kg。  相似文献   
958.
秦旸  刘欣  王占良  吴侔天 《色谱》2008,26(4):465-468
研究建立了合成类固醇药物群勃龙、四氢孕三烯炔酮和孕三烯酮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的检测方法。尿样经过β-葡萄糖醛酸酶酶解和叔丁基甲醚提取后,采用Zorbax SB-C18分析柱(150 mm×2.1 mm,5 μm),在流动相为pH 3.5的甲酸铵缓冲液-乙腈的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考察了不同的质谱条件对这类化合物检测结果的影响。建立了人尿液中合成类固醇药物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的初筛和确证方法。  相似文献   
959.
主要从实验与理论的角度探讨NaHCO3与CaCl2溶液是否发生反应,用大量的实验和多角度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从中体会实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60.
近年来,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现象、由于在金属纳米材料研究以及在作为灵敏检测不同化学和生化物种信号的报告器方面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形成机制,特别对如何利用本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种检测报告器的有关问题做了较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