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354篇
化学   580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57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53篇
物理学   5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简要介绍了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局限性和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基本原理。模拟了单双层共轭校正系统的共轭高度,并结合平程与垂程(HV模型)两种传输状态对系统等晕角增益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对单层共轭系统,在20 km的传输距离内,在平程中整个区域都属于等晕角放大区,共轭高度的最佳位置在传输距离的中间(约10 km处),等晕角取极大值,增益效果较好;但垂程中增益效果变差,且等晕角放大区也仅在3.6 km之内。对双层共轭系统来说,第1层共轭高度的变形镜主要对近距离畸变波前进行校正,并对整个传输距离的等晕角影响很大,是双层共轭系统的关键因素;第2层共轭高度对远距离等晕角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2.
讨论了驻波法测空气中声速的实验,分别用相位比较法和李萨如图法来确定超声波波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了声速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测量温度接近室温时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测量温度与室温相差较大时实验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73.
过渡态理论中穿透因子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炸药爆轰产物导电性对电磁速度计记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正平  蒋君平   《爆炸与冲击》1987,7(4):299-304
本文介绍了炸药爆轰产物导电性对电磁速度计记录的二种影响:(1)导电产物对敏感元件的旁路作用:(2)产物中环电流所产生的附加磁场的干扰作用。文中所提出的测量产物计和金属箔制成的敏感元件的零负载电流和动态电导的方法,以及测量附加磁场的安案,简单易行,并将有助于电磁法量测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5.
76.
苏教版数学必修5第45页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 某钢材库新到200根相同的圆钢,要把它们堆放成正三角形垛(每一层的根数比上一层根数多1根),并使剩余的圆钢尽可能地少,那么将剩余多少根圆钢?  相似文献   
77.
78.
前言近年来霍尔效应在半导体材料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霍尔元件的主要用途:1.测量磁场;2.测量交、直流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功率;3.转换信号,能把直流电流转换成交流电流,对它进行调制,可放大直流或交流信号等;4.对各种物理量进行四则、乘方、开方运算.在确定纯度,材料的补偿度、外延异质材料的电学性质、高阻率材料导电类型的判断及新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却有它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碰撞气体的种类和压力对离子阱质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研究了离子阱质谱分析实验过程使用的碰撞气体种类及压力对离子阱质谱性能,如质量分辨能力、信号强度、串级质谱分析,以及低质量截止效应等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在离子的激发和碰撞诱导解离阶段,分别采用质量数不等的氦气(质量数=4 amu)、氮气(质量数=28 amu)、氩气(质量数=40 amu)等作为碰撞气体,以及不同的气体压力,研究了它们对质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质量数较大的氩气作为碰撞气体时,可以有效改善低质量数截止效应和提高离子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转移效率,同时提高离子捕获和解离效率,但是质量分辨率会明显降低.在获得较高质量分辨率方面,氦气作为碰撞气体时效果最好.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质量数大的碰撞气体有利于提高串级质谱分析效率,即获得更多碎片离子峰和更多有关母体离子结构的信息.  相似文献   
80.
采用Cu(Ⅱ)盐与2-羟基-1-萘甲醛缩邻苯二胺双希夫碱(H2L)在二氯甲烷-乙醇溶液中首次合成了2-羟基-1-萘甲醛缩邻苯二胺双希夫碱Cu(Ⅱ)配合物(1),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1.046 2(11)nm,b=13.6721(12)nm,c=16.6838(15)nm,β=103.7430(10)°,V=2447.5(4)nm3,Z=4,Dc=1.496 Mg.m-3,F(000)=1140,μ=0.93 mm-1,对I2σ(I)衍射点的最终偏差因子R1=0.079,ωR2=0.201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