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7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936篇
化学   1957篇
晶体学   137篇
力学   220篇
综合类   148篇
数学   406篇
物理学   13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8 毫秒
61.
研究N-乙酰氨基葡萄糖在水溶液中的变旋行为.通过液质联用及比旋度分析,监测N-乙酰氨基葡萄糖水溶液的变旋情况.得到基于APCI离子源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多级质谱图,确认其水溶液变旋稳定时间及稳定状态下的差向异构体组成比例,并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HPLC图中的差向异构体色谱峰进行指认.为存在变旋行为的糖及糖苷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以SrCl2·6H2O、(NH4)6P2Mo18O62·nH2O为原料,在PEG-600/H2O微乳体系中于80~130 ℃温度下水热反应8~12 h,从而制得一种多金属氧酸盐棒状超细晶体,组成是Sr3P2Mo18O62·nH2O。该超细晶体具有长棒状形貌、高结晶度且分散性能较好,长度范围在10.0~20.0 μm,径度在1.0~2.0 μm。对反应体系中的PEG-600/H2O体积比(VPEC-600∶VH2O)、水热温度以及(NH4)6P2Mo18O62·nH2O/SrCl2·6H2O质量比(WPOMs∶WSrCl2·6H2O)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VPEC-600∶VH2O主要对棒状超细晶体的形貌、长径比以及晶体结晶度有着重要影响,体积比在范围VPEC-600∶VH2O=(1.50~2.00)∶1.00有利于大长径比的棒状超细晶体的形成;水热温度则优选80~130 ℃范围,过低则不发生反应,过高则发生了多金属氧酸盐与PEG-600的氧化-还原反应;WPOMs∶WSrCl2·6H2O基本上不影响超细晶体的形成。还初步探讨了该棒状超细晶体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3.
刘河  刘春河  吴波  仲伯华  宫泽辉 《中国化学》2005,23(12):1589-1592
The reaction of 7α-acetyl-6,14-endoethano-6,7,8,14-tetrahydrothebaine with 2-(thien-2-yl)ethylmagnesium bromide was investigated. The tertiary alcohol derivative 7α-[R-l-hydroxyl-l-methyl-3-(thien-2-yl)propyl])-6,14- endoethano-6,7,8,14-tetrahydrothebaine (3) and a by-product 4 were isolated. The structure of 4 was elucidated by X-ray analysis. The Grignard reaction shows high degree of stereoselectivity according with Cram rul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4 indicates that dihydrofuran ring was opened to form a phenolic hydroxyl group and a three-membered ring structure. It maintains the main rigid structure of morphine and contains a C(6)-C(14) enthano bridge. The 1-hydroxyl-1-methyl-3-(thien-2-yl)propyl group at C(7) position adopted S-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64.
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促进下,取代肉桂酸(1a^1g)与二氯亚砜(SOCl2)在20℃酰氯化反应0.5 h,再加入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在40℃下酰胺化反应4 h,n(取代肉桂酸)/n(SOCl2)/n(甘氨酸乙酯盐酸盐)=1.0/1.2/1.4,合成了一系列取代肉桂酰甘氨酸乙酯(2a^2g),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EI)确证。并探讨了NMP促进取代肉桂酰甘氨酸乙酯反应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65.
CO2氧化丙烷脱氢MoO3-V2O5/SiO2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表面改性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oO3-V2O5/SiO2复合氧化物,采用TPR、IR、TPD和微反技术表征了催化剂对CO2和C3H8的吸附性能和CO2部分氧化丙烷脱氢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随MoO3加入量的增加,V=O还原温度降低,晶格氧更易活化.CO2和丙烷的活化温度降低,丙烷转化率增高,丙烯选择性下降.V=O中晶格氧的活化是CO2氧化丙烷制丙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聚醚聚氨酯双离子型离聚物的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聚四氢呋喃(PTMD)以2:1:1(mol比)合成聚醚型聚氨酯,MDEA的叔胺基与γ-丙磺内酯反应,制备了不同磺化程度的双离子型离聚物.在不同温度与频率(-150-30℃,20Hz—100KHz)下,测定了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离子化程度的提高,ε'增大,α弛豫介电损耗峰移向低温,说明相分离越趋完善;β弛豫单元的活化能(△Hβ)基本不变;α弛豫单元的活化能(△Hα)依次变小.介电测量结果与动态力学方法研究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7.
谭建华  钟顺和 《分子催化》2006,20(3):245-248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光催化材料CeO2-TiO2/SiO2,并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还原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技术对固体材料的结构和光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2与TiO2在材料表面存在相互修饰作用,CeO2能拓展TiO2的光响应范围,使TiO2吸光区域由紫外拓宽至可见光区,从而提高材料的光能利用率;Ti4 可以进入CeO2晶格,形成Ce-O-Ti键合,使得Ti4 平均配位数增加,同时提高了CeO2体相晶格氧的活性;TiO2有助于提高CeO2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程度,减小CeO2的微晶尺寸,提高固体材料的能隙值和氧化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68.
本文由[(μ-t-BuS)(μ-CO)Fe2(CO)6][Et3NH]和硒粉形成的[(μ-t-BuS)(μ-Se)Fe2(CO)6][Et3NH],分别与溴化苄,二碘甲烷及邻一、间一、对一双(溴甲基)苯反应,合成了蝶状Fe2SSe单簇物(μ-t-BuS)(μ-PhCH相似文献   
69.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光冷引发条件下合成EGCG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该聚合物制成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用于固相萃取茶叶提取物茶多酚,对萃取柱中的清洗液、洗脱剂、上载量等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在萃取柱上载样品之后,先用V(甲醇):V(水)=1:9溶液进行清洗,再用V(甲醇):V(乙酸)=9:1混合液进行目标分子的洗脱,可以得到比较纯的目标物质EGCG(色谱峰相对峰面积达92.4%),萃取柱在上载样品并进行清洗、洗脱之后,EGCG的回收率达69.3%.分子印迹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能,使用20次后其选择性识别能力仍未降低,但空白印迹柱却没有这样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0.
Ti2(OMe)4/S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SiO2负载的Ti2(OMe)4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用IR、TPD和微反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及CO2和CH3OH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吸附和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双核桥联配合物Ti2(OMe)4以Ti-O-Si键锚定在SiO2表面上;CO2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桥式和甲氧碳酸酯基两种吸附态,其中甲氧碳酸酯基吸附态是生成DMC的关键物种;CH3OH在催化剂上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在150℃以下,CO2和CH3OH在Ti2(OMe)4/SiO2催化剂表面上高选择地生成碳酸二甲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