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526篇
化学   827篇
晶体学   57篇
力学   159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226篇
物理学   6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提出了Fe3+-H2O2-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并用于左旋多巴的测定。在酸性介质中,Fe3+-H2O2-钙黄绿素-邻菲啰啉体系能产生明显的化学发光现象。加入左旋多巴后,对此化学发光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降低程度与体系中左旋多巴浓度呈良好的化学计量关系。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左旋多巴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并探讨了可能发生的机理。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值(ΔI)与左旋多巴浓度在2×10-8mol.L-1~2×10-6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10-8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1.1%,该法用于片剂中左旋多巴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2.
采用微波辅助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一段中空纤维管内注入正辛醇-甲苯(1∶1,V/V)作为接受相,两端封口后浸入供相溶液进行萃取。在700 r/min连续磁力搅拌和间歇微波辐照下,12.67 min即可完成27种目标化合物同时萃取。建立了微波辅助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牛奶中27种抗生素(9种喹诺酮、15种磺胺、3种大环内酯)痕量残留的方法。以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2!5.0"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n=3),定量限(LOQ,S/N=10)在0.036!0.568"g/kg范围内。以0.5、1.0和2.0"g/kg添加浓度水平进行方法验证,回收率为49.0%~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0.89%~21.1%。  相似文献   
53.
A new tetragonal phase of Lu11Sn10 is obtained from high temperature reaction of the pure elements in a welded tantalum tube.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Lu11Sn10 crystallizes in the tetragonal space group I4/mmm (No.139) with a=11.2953(18), c=16.424(4), V=2095.5(7)3 , Z=4, Mr=3111.57, Dc=9.863 g/cm3 , μ=62.897 mm-1, F(000)=5124, and the final R=0.0348 and wR=0.0894 for 706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The structure of Lu11Sn10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Ho11Ge10 structural type. It is isostructural with Dy11Sn10 , featuring a three-dimensional (3D) framework composed of [Sn4] squares and [Sn2] dimers interlinked via Sn-Sn bonds with two types of one-dimensional (1D) tunnels along the c-axis, which are occupied by isolated Sn atoms, [Sn2] dimers and all the Lu atoms. B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indicates that Lu11Sn10 is metallic.  相似文献   
54.
采用恒pH法和非恒pH法制备了Al2O3掺杂的Pt/WO3/ZrO2催化剂,并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CO化学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恒pH法制备的催化剂,恒pH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Pt分散度,在H2气氛中产生更多的B酸位,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活性; 在200℃和质量空速0.9h-1的反应条件下,正庚烷转化率达70.0%,明显高于非恒pH法制备的催化剂(43.5%).  相似文献   
55.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石墨烯和硼氮类石墨烯包覆对LiFePO4 (010)表面结构和电导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包覆层和LiFePO4 (010)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LiFePO4 (010)表面的电导性能. 石墨烯包覆LiFePO4 (010)表面后, 禁带宽度从3.3 eV减小到2.1 eV. 硼氮类石墨烯包覆LiFePO4 (010)表面后, 虽然其价带顶和导带底仍由Fe的3d轨道贡献, 但禁带中出现两个间隔为0.6 eV的带隙态, 由硼氮类石墨烯与LiFePO4(010)表面有直接接触并形成共价键的B原子和N原子贡献.  相似文献   
56.
采用5-((4-吡啶基)甲氧基)-异烟酸(H2PLIA)、1,3,5-三(1-咪唑基)-苯(TIB)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Cd(PLIA)(TIB)]n (MOF-1),MOF-1是具有理想一维孔道的二维结构化合物,其一维孔道由柔性三角形PLIA2-配体和刚性三角形TIB配体间隔形成。利用MOF-1 易掺杂的优势,采用后修饰合成策略制备了Tb@MOF-1。对MOF-1 和Tb@MOF-1 进行了基本表征及荧光探针性能研究。2种探针材料具有相同的结构。MOF-1和Tb@MOF-1分别对水溶液中的Cr2O72-和S2O82-离子具有较强荧光识别能力,均有响应时间快,稳定性、选择性、灵敏度高的特点。研究了MOF-1和Tb@MOF-1对Cr2O72-和S2O82-的荧光识别机理,其不同可能与Tb3+离子掺杂有关。  相似文献   
57.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含2-巯基吡啶-1-氧(mpo)的Au(Ⅰ)配合物:(ph3P)Au(mpo)(1)和[Au(mpo)2][Na(H2O)4].H2O(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与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而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配合物1的结构为零维的(ph3P)Au(mpo),而配合物2的结构是Au(mpo)2单元与一维Na(H2O)4带以及游离水分子通过氢键连结而成的三维结构。荧光测试表明,化合物2在300 nm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射较强的蓝光(423.5 nm)。  相似文献   
58.
本文用UV-Vis光谱和氧电极法对结构相似的His-Co、Hio-Co、Hit-Co 3组配合物氧合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由配合物光谱随pH变化的A-pH曲线,可知3组配合物均在pH 6.0以后开始发生氧合反应,在pH 6.0~10.0的范围内His-Co有2种氧合物种生成,其他2组配合物均只有1种氧合配合物生成。用等摩尔比法对氧合配合物的组成比进行了测定,得知Co∶His与Co∶Hio的配位比为1∶2,而Co∶Hit为1∶3;在室温水溶液中和pH 7的条件下,用UV-Vis在波长384 nm下分别考察了3组配合物的氧合性能和它们的抗老化能力,结果表明3组配合物在室温水溶液中均可发生氧合反应,但氧合性能有很大差异,His-Co经过110 h累计560次可逆循环,仍然具有5%氧合性能,而Hio、Hit分别经过59次/54 h、5次/10.2 h循环后氧合性能衰减至5%。3组配合物的抗老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His-Co>>Hio-Co>Hit-Co。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三配位原子配体配合物的可逆吸氧性能好于二配位原子配体的配合物,氨基酸配合物优于氨基醇配合物。  相似文献   
59.
以dpa衍生配体合成2个单核铜配合物[CuL(NO32](1)和[CuL(OAc)(H2O)]ClO4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显示,配合物1中的Cu中心可以描述为畸变的五角双锥构型,而2的Cu中心为畸变的八面体构型。运用电子吸收和发射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键合作用,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均为部分插入模式。通过改变浓度、时间进一步检测配合物切割DNA的能力,以及验证其切割机理,结果表明在外界诱导剂存在下,2个配合物均表现出强的切割DNA的能力,其作用机理为氧化切割机理,其中活性氧可能为·OH和1O2。利用MTT法测定了配合物对体外HeLa、HepG-2和SGC-7901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60.
In recent times,nanoparticles(NPs)have received intense attention not only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a candidate for drug delivery,but also because of their undesirabl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Although extensive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literat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Ps and a plasma membrane,much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details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nd pathways.As complimentary tools,coarse grained molecular dynamics(CGMD)and 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simulation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pathway.In the present review we summarize computer simulation studies on the NP-membrane interaction,which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few years,and particularly evaluate the results from the DPD technique.Those studies undoubtedly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P-membran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nd provide a design guideline for new N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