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9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1554篇
化学   3760篇
晶体学   255篇
力学   309篇
综合类   143篇
数学   679篇
物理学   23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series of Bcl-x(L)/Bak antagonists, based on a terephthalamide scaffold, was designed to mimic the alpha-helical region of the Bak peptide. These molecules showed favorable in vitro activities in disrupting the Bcl-x(L)/Bak BH3 domain complex (terephthalamides 9 and 26, K(i) = 0.78 +/- 0.07 and 1.85 +/- 0.32 microM, respectively). Extensive structure-affinity studies demonstrated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bility of terephthalamide derivatives to disrupt Bcl-x(L)/Bak complex formation and the size of variable side chains on these molecules. Treatment of human HEK293 cells with the terephthalamide derivative 26 resulted in disruption of the Bcl-x(L)/Bax interaction in whole cells with an IC(50) of 35.0 microM. Computational docking simulations and NMR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the binding cleft for the BH3 domain of the Bak peptide on the surface of Bcl-x(L) is the target area for these synthetic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102.
以藜芦醛(1)、3,4-二甲氧基苯乙酸(2)、(S)-L-脯氨酸(6)等为原料,经8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抗肿瘤活性(s)-( )-娃儿藤碱。先由化合物1和2在乙酸酐/三乙胺催化下反应得到3,4-二甲氧基一反式-α-(3′, 4′-二甲氧基苯基).肉桂酸(3),在0℃、三氟乙酸存在下用VOF_3对其关环成2,3,6,7-四甲氧基-9-羧基菲(4),然后用喹啉作介质,在230℃、无水CuSO_4催化下脱去羧基,得到2,3,6,7-四甲氧基菲(5),再和(S)-N- (三氟乙酰)-L-脯氨酰氯(6b)傅-克反应得到(S)-N-(三氟乙酰基)-2,3,6,7-四甲氧基-9-L-脯氨酰基菲(7),并对产物进行了柱纯化,所得产物在三氟化硼乙醚存在下用三乙基硅烷还原羰基,然后脱去三氟乙酰保护基,最后在盐酸存在下用甲醛闭环得到目标产物(10)。用NMR和MS表征了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该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总收率为3.5%,产品纯度98.5%(HPLC)。  相似文献   
103.
建立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钨钛合金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在1980 W分析功率下,称取0.3 g样品,以2.0 g钨锡及0.5 g纯铁混合助熔,用高频红外分析仪测定碳。碳的含量在0.013%~0.050%范围内与红外吸收峰面积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3。碳的测定下限为3.6μg/g,方法检出限为1.08μg/g。该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7%~4.11%(n=8),碳的加标回收率为96.2%~103.1%。该方法能够满足合金中碳含量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4.
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广泛应用:烯烃聚合/共聚合催化剂、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填充改性聚合物和制备功能材料等,并涉及了笔者在稀土催化接枝改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5.
The complex Cu2(μ-dppb)2(μ-Cl)2 has been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CuCl, dppb and (n-Bu)4NCl.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tri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1.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re: a=9.939(4)?, b=10.083(6)?, c=14.104(5)?, α=76.46(3)°, β=71.02(2)°, γ=70.87(5)°. Th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it has a bi-ring structure with a symmetry center at the middle of two Copper atoms. The outer ring is a 14-membered ring of Cu-dppb-Cu-dppb, and the inner ring is a 4-membered ring composed of two Cl- and two Cu(Ⅰ). Investigation of third-order optical nonlinearity shows that it exhibits considerable nonlinear absorptive and self-defocusing effect with α2=1.75×10-13m·W-1 and n2=3.19×10-18m2·W-1. CCDC: 193113.  相似文献   
106.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阳离子淀粉(CS)-壳聚糖(CTS)-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壳聚糖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中葡萄糖环浓度(cAGU)为0.20 mol/L,mCTS/mCS=1/6,cAM=1.0mol/L,cCe4 =5 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时,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可分别达到88%和92%以上;转化率随mCTS/mCS增大而增大,接枝效率则随着CTS用量增大降低,CTS的存在使AM均聚的几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7.
通过结合杂化密度泛函和前线轨道理论与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BE- MP(benzene-1,4-di-ethynyl-4-mercaptophenyl)和TEMP(thiophene-2,5-di-ethynyl-4- mercaptophenyl)两分子结的输运性质。基于杂化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两扩展分子电子结构的基础上,计算了两分子的输运性质.计算结果显示:电流增加来源于电极和分子轨道的共振;电导曲线呈现出平台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扩展分子A(Au-BEMP-Au)中间的苯环的旋转而引起电流减小的角度解释了负微分电阻现象.  相似文献   
108.
原位沉析法制备磁性氧化铁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棒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磁性氧化铁羟基磷灰石(Fe3O4/HA),然后以壳聚糖(CS)为基体,利用原位沉析法将Fe3O4/HA与CS复合,制得磁性Fe3O4/HA/CS复合材料.经XRD、粒径分布和PPMS测试,结果表明了Fe3O4/HA复合物的生成.系统研究了磁性Fe3O4/HA/CS棒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最终确定Fe3O4与HA质量比为3∶17,磁性Fe3O4/HA与CS质量比为9∶91时,棒材的力学性能最优,弯曲强度可达到87.0 MPa,弯曲模量1.57 GPa.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新的含12个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的五代树状碳硅烷液晶D1及偶氮苯介 晶基元化合物M5在氯仿、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和苯等溶剂中的量 子产率、反-顺光异构化、光回复异构、反/顺异构组分比、热回复异构及活化能 。D1和M5的光致变色速率常数为10~(-1)s~(-1),而含同一偶氮基元的光致变色液 晶聚硅氧烷的光致变色速率常数为10~(-8)s~(-1),因此,液晶树状物D1的光响应 速度比后者快10~7倍。  相似文献   
110.
用DCC/DMAP合成N-苄氧羰基氨基酸薄荷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前荣  顾承志  尹浩  张毅 《有机化学》2005,25(11):1416-1419
以乙腈为溶剂, 用DCC/DMAP偶合法合成了5个N-苄氧羰基氨基酸薄荷酯, 产率90%~94%. 起始原料氨基酸包括: 甘氨酸, DL-蛋氨酸, β-丙氨酸, L-缬氨酸和L-脯氨酸. 给出了目标产物的氢谱、碳谱、红外光谱、质谱、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