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928篇
  免费   38475篇
  国内免费   42319篇
化学   141337篇
晶体学   5239篇
力学   14594篇
综合类   3119篇
数学   32149篇
物理学   113284篇
  2023年   1825篇
  2022年   4109篇
  2021年   4618篇
  2020年   5052篇
  2019年   5532篇
  2018年   5917篇
  2017年   7558篇
  2016年   7259篇
  2015年   7479篇
  2014年   9147篇
  2013年   12865篇
  2012年   13765篇
  2011年   16186篇
  2010年   18178篇
  2009年   18848篇
  2008年   14205篇
  2007年   12896篇
  2006年   12113篇
  2005年   11047篇
  2004年   10241篇
  2003年   8165篇
  2002年   8060篇
  2001年   8100篇
  2000年   7187篇
  1999年   5614篇
  1998年   4324篇
  1997年   3784篇
  1996年   4002篇
  1995年   4239篇
  1994年   4357篇
  1993年   4326篇
  1992年   3884篇
  1991年   3419篇
  1990年   3070篇
  1989年   3119篇
  1988年   2939篇
  1987年   2204篇
  1986年   2193篇
  1985年   1824篇
  1984年   1945篇
  1983年   1273篇
  1982年   1728篇
  1981年   1479篇
  1980年   1440篇
  1979年   1386篇
  1978年   1310篇
  1977年   1359篇
  1976年   1854篇
  1973年   1221篇
  1972年   12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Understanding the thermal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metal atoms is important for the synthesis of supported metal clusters. Here, derived from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encapsulating a trinuclear FeIII2FeII complex (denoted as Fe3) within the channels, a well-defined nitrogen-doped carbon layer is fabricated as an ideal support for stabilizing the generated iron nanoclusters. Atomic replacement of FeII by other metal(II) ions (e.g., ZnII/CoII) via synthesizing isostructural trinuclear-complex precursors (Fe2Zn/Fe2Co), namely the “heteroatom modulator approach”, is inhibiting the aggregation of Fe atoms toward nanoclusters with formation of a stable iron dimer in an optimal metal–nitrogen moiety, clearly identified by direct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analysis. The supported iron dimer, serving as cooperative metal–metal site, acts as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catalyst. Our findings offer an atomic insight to guide the future design of ultrasmall metal clusters bearing outstanding catalytic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42.
本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线性Na原子链的表面等离激元机理.主要在原子尺度下模拟计算了体系随着原子数增加及原子间距变化的集体激发过程.研究发现线性原子链有一个普遍的特性——存在一个纵模和两个横模.两个横模一般在实验上很难被观测到.纵模随着原子链长度增加,能量红移的同时,该纵模主峰的强度呈线性增长.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加,端点模式(TE)开始蓝移,能量和偶极强度都逐渐趋向饱和.横模能量被劈裂的原因概括如下:(一)每个位置的电子受到的势不同,在两端的电子受到的势要比在中间的电子受到的势要高,因此两端的电荷积累也比中间多;(二)端点存在悬挂键,所以中间的电子-电子间相互作用与端点的不一样,这两方面又都与原子间距d有关.  相似文献   
43.
Russian Physics Journal -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morphological and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cro-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aP) coatings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implants...  相似文献   
44.
应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方法对香港1997―2018年的住宅价格月度数据进行了分解,将经过重构后的数据分成高频序列、低频序列与残差项。将BP多断点检测应用于低频序列,并结合样本时段内的重大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房价的影响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外部经济体的救市政策间接地影响香港房价;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孙九招”政策没有立即见效;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住房供给调整与按揭贷款调整对房价的影响较为显著;税收调整对房价影响不显著、对交易量影响显著;SARS爆发使住宅价格下降约1%。  相似文献   
45.
文章首先将史瓦西黑洞场中自由下落质点的固有时(诺维科夫坐标时)公式,由自然单位制化成了国际单位制中的形式.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自由下落质点经历的绝对时间公式,进而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自由落体经历的固有时,恰好等于牛顿力学给出的绝对时间.最后,对自由下落质点在黑洞内外经历的时间进行了特例计算.  相似文献   
46.
研究桉树控制授粉后目标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是探索其基因重组规律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数量统计分析精度往往不高,而DNA分析的专业要求高,且费时费力。该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研究不同基因型桉树杂交种、亲本及杂交种与亲本间近红外光谱信息的关系,探索NIRs用于桉树杂交种与其亲本判别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控制授粉的桉树亲本及其杂交F1代材料为对象,每种基因型从各自田间试验分别选取10个单株,采集树冠中上部新鲜健康叶片。用手持式近红外仪Phazir Rx(1624)采集桉树杂交种与其亲本叶片的NIRs信息。每单株选10片完全生理成熟的健康叶片,避开叶脉扫描其正面光谱5次,以50条NIRs信息的均值代表单个叶片的NIRs信息,最终每个基因型获得10条NIRs信息。对原始NIRs采用二阶多项式S.G一阶导数预处理。预处理后的NIRs用于多元统计分析,首先对桉树杂交亲本和子代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直观展示不同基因型的分类情况。然后运用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两种有监督的判别模式验证NIRs用于桉树杂交种与其亲本树种的分类判别效果。PCA结果显示,不同的亲本间、杂交种间及杂交种与亲本间样本的主因子得分可以清晰地将各基因型分开。SIMCA模式判别分析中,桉树杂交种样本到亲本PCA模型的样本距离显示,待判别样本能够形成单独的聚类,且能直观反映两者的遗传相似。PLS-DA判别结果显示,桉树杂交亲本的PLS模型能通过预测其杂交子代的响应变量将其与亲本准确分开。结果表明,桉树叶片的NIRs信息可以准确地反映桉树杂交子代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NIRs判别模型可以准确地将各种基因型予以区分。因此,NIRs信息不仅可用于桉树杂交种和纯种的定性判别,还可以分析桉树基因重组过程中加性遗传效应的大小,从而为桉树遗传基础分析及其育种改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7.
Metal halide perovskites have demonstrated impressive properties for achieving efficient monochromatic light-emitting diod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white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PeLEDs) remains a big challenge. Here, we demonstrate a single-emissive-layer all-perovskite white PeLED using a mixed halide perovskite film as the emissive layer. The perovskite film consists of separated mixed halide perovskite phases with blue and red emissions, which are beneficial for suppressing halide anion exchange and preventing charge transfer. As a result, the white PeLED shows balanced white light emission with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coordinates of (0.33, 0.33).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 achievement of white light emission from mixed halide perovskites strongly depends on effective modulation of the halide salt precursors, especially lead bromide and benzamidine hydrochloride in our case. Our work provides very useful guidelines for realizing single-emissive-layer all-perovskite white PeLEDs based on mixed halide perovskites, which will spu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white PeLEDs.

We demonstrated a single-emissive-layer all-perovskite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 based on a mixed halide perovskite film.  相似文献   
48.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谱,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平面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可以作为叠层电池的底电池,其性能直接影响叠层电池的性能表现.采用传统反应热蒸发技术,在低温(170 ℃)条件下制备了掺锡氧化铟薄膜,并在170 ℃的氧气氛围下后退火处理,对ITO薄膜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后退火工艺改善了ITO的结晶特性,使得材料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得到明显提高,将其应用于平面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得到极大提高,尤其红外光响应改善明显.引入MgF2薄膜作为减反射层,进一步增强了电池的光响应,转换效率达到19.04;.  相似文献   
49.
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在Al2O3衬底上成功外延生长了ZnS薄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致发光谱表征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生长的ZnS薄膜为闪锌矿,具有(111)择优长向,随衬底温度的升高,X射线衍射峰的半高宽先减小后增大,在衬底温度为300℃时,半高宽最窄.薄膜结构致密,表面不平整度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薄膜的带隙随衬底温度的升高出现蓝移,可见光区域透射率最高达到98;,在360 nm激发波长下,观测到402 nm和468 nm两个发光带,衬底温度为300℃时,发光最强.  相似文献   
50.
氧化铝晶体是一种优良的光学透明窗口材料,更是地球内部的重要组成物质.利用气炮加载结合冲击光谱测量,不仅能够获得其发光特征,并且根据光谱分布特征得到高压结构相变信息.在自主搭建的冲击光谱动态测试平台上,结合多通道辐射高温计以及ICCD瞬态光谱测试技术在40~120 GPa的压力区间,研究了c切向氧化铝晶体的辐射发光效应.在可见光波段400~700 nm区间获得了氧化铝晶体的发光光谱和辐射温度结果,证实了光谱的结构特征和表观温度值与该压力下氧化铝的结构相变存在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