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414篇
化学   750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39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140篇
物理学   56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报道了水热法合成的高强度ZnS∶Au,Cu超细X射线发光粉及其光致发光(PL)和X射线激发发光(XEL)的光谱特性。200℃水热处理12h直接合成样品的纳米晶粒约15nm,尺寸分布窄,分散性好,具有纯立方相的类球形结构。氩气保护下1000℃焙烧1h后的样品存在一定的团聚,但团聚后尺寸为1~2μm,为超细X射线发光粉,此时样品为纯六角相的类球形为主的结构。所有样品的PL和XEL光谱均为宽带谱,水热法直接合成样品的XEL强度最强时,样品的Cu/Zn,Au/Cu比值分别为3×10-5和2。在此比值条件下,1000℃焙烧1h样品的XEL发光最强,此时其2个峰值分别位于445和513nm,且与未焙烧前相比强度增强了10倍左右。另外通过比较PL光谱与XEL光谱特性,讨论了PL和XEL光谱的发光机理和其不同的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γ辐照后的30%%RPO-煤油-HNO3体系萃取Sr和Cs的性能。利用ICP-AES及AAS分别测定两相中Sr和Cs浓度,分配比。试验了辐照剂量对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对TRPO的萃取笥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3.
IntroductionStochastic resonance (SR) is a nonlinear effect which describes the optimal detection of a weak periodic signal by the action of external noise in nonlinear systems. SR was originally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periodicity in the Earth's ice ages1, and it has been observed in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2-4 , physical5 and chemical6 systems. The systems mentioned above which may give rise to SR have a denominator despite many examples of SR in different scientific areas. It is noted…  相似文献   
94.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optical absorption including both the linear and third-order non-linearity arising from intersubband transitions in two-level quantum wells, which are embedded in a planar microcavity, has been performed. Starting from the Maxwell–Lorentz equations, the expressions of the field in each layer are explicitly given, and the field in the quantum wells is determined via an integral equation, in which the third-order non-linearity is included. Then, by matching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field in the quantum-well microcavity structure is rigorously determined, and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is thus obtained. Detailed numerical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optical intersubband absorpt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modified due to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quantum wells and the microcavit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5.
采用普通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2.0-xPbxSr1.9Ca2.2Cu3.3Oy超导体,并系统研究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结果表明:富Ca富Cu加速了2223相形成,拓宽了Bi系的单相化烧结温区,并获得了品质优良的110K单相多晶样品;低温退火有助于提高样品的单相化程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6.
本文研究了Mn、Ti掺杂对Na0.3Co1-xMxO2·1.3H2O超导电性和 Na0.5Co1-xMxO2材料电荷有序现象的影响.我们成功合成了Na0.7Co1-xMxO2(M= Mn和Ti,0≤x≤0.1)系列样品,并采用不同强度氧化剂氧化脱钠,分别获得Na0.5Co1-xMxO2和水合物Na0.3Co1-xMxO2·1.3H2O (0≤x≤0.1, M= Mn和Ti).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有样品都是比较好的单相,它们的晶格常数随着Ti和Mn的含量发生系列变化.物性检测显示Na0.3Co1-xMxO2·1.3H2O的超导电性随着Mn和Ti掺杂量的增加明显减弱,在Mn掺杂为x=0.02 或Ti掺杂为x=0.01时其超导电性消失;磁性检测发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Na0.5Co1-xMxO2电荷有序态被逐渐破坏,其中掺Mn比掺Ti对电荷有序化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7.
煤催化气化条件下不同煤种煤灰烧结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9类典型煤种,利用压差法测定烧结温度的实验装置,结合灰渣的XRD分析结果,考察了添加K基碱金属催化剂、不同煤种灰成分对烧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钾催化剂的添加,明显降低高铁钙含量的WJT煤的灰熔点及烧结温度,碱金属K化合物极易同煤中Fe、Ca的矿物质反应生成低温共融物进而加剧煤灰的熔融结渣。不同煤种烧结温度的差异与煤灰中硅、铝、铁、钙含量密切相关。铝、硅含量高的煤灰烧结温度较高,而铁、钙含量高的煤灰烧结温度相对较低。碱金属K催化剂的添加加剧了煤灰的烧结结渣,而钙、铁的存在会加速硅铝酸盐间的反应生成低温共融物进而加速灰熔融。各煤种烧结温度的变化与其灰成分在CaO-SiO2-Al2O3、FeO-SiO2-Al2O3三元相图上的位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亲水/反相二维制备液相色谱(Pre-2D-HILIC/RPLC)分离纯化络石藤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络石藤药材经醇提、活性炭脱色后用反相固相萃取柱除去色素和强极性物质,最终得到干燥的浅黄色粉末。一维亲水色谱选择Click XIon色谱柱(250 mm×20 mm,10μm)作为固定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紫外触发模式收集馏分,共得到15个组分。二维反相色谱选择C18色谱柱(250 mm×20 mm,5μm)作为固定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最终得到14个高纯度化合物,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确认。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正交选择性,可以有效提高分离度和峰容量,对于分离络石藤等复杂样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在B3LYP/6-311++G(2df,p)水平下对单分子水参与下的CH_2SH+NO_2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能量信息,采用HL复合方法和CCSD(T)/aug-ccpvtz方法进行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加入单分子水后的CH_2SH+NO_2反应体系,共经过10条不同的反应路径,得到6种反应产物.与裸反应(CH_2SH+NO_2)相比,水分子在反应中起到了明显的正催化作用.不仅使生成产物trans-HONO的能垒(-52.84kJ·mol~(-1))降低了176.94kJ·mol~(-1),而且不需经过复杂的重排和异构化过程便可得到产物cis-HONO.在生成产物cis-HONO通道(Path3和Path4)中,活化能垒分别为143.65和126.70kJ·mol~(-1),而其裸反应的活化能垒却高达238.34kJ·mol~(-1).生成HNO_2的通道中(Path5和Path6)活化能垒分别为295.23和-42.19kJ·mol~(-1).其中Path6的无势垒过程使HNO_2也成为该反应的主要产物.另外,单分子水还可通过氢迁移的方式直接参与CH_2SH+NO_2的反应,活化能垒(TS7-TS10)分别为-10.62,151.03,186.22和155.10kJ·mol~(-1).除直接抽氢通道中的(Path8-Path10)外,其余反应通道均为放热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合成了纳米金-甲烷氧化菌素(Mb)-铜配合物,该配合物可以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用于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苯二酚的反应.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对纳米金-甲烷氧化菌素(Mb)-铜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苯二酚的动力学.考察了体系p H、体系温度及过氧化氢/催化剂摩尔比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金-甲烷氧化菌素(Mb)-铜配合物符合生物催化剂条件影响的一般规律,但比生物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