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2篇
  免费   1354篇
  国内免费   2553篇
化学   4835篇
晶体学   251篇
力学   519篇
综合类   217篇
数学   1130篇
物理学   319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CD衍生物对氟比洛芬的包结作用。实验考察了β-CD衍生物种类及其浓度、乙醇含量、离子强度及pH等因素对包结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β-CD衍生物浓度的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其中HP-β-CD的增强效果最明显,即表明HP-β-CD对氟比洛芬的包结作用最强。1/(F-F0)对1/[CD]所作的双倒数曲线为直线,说明氟比洛芬与环糊精形成1∶1的包合物。随离子强度增大,包合作用增强;溶液中乙醇比例和pH越大,HP-β-CD与氟比洛芬包结物的包合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942.
ICP-AES测定7种花茶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溶出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长青  朱芳坤 《光谱实验室》2010,27(4):1415-1418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金银花、玫瑰茄、玉蝴蝶、仙人草、菊花、薰衣草、腊梅等7种花茶中Fe、Mn、Cu、Zn、Ni、Cr、Cd和Pb等元素的含量及其溶出率。结果表明,花茶中Fe含量较高,重金属Cr、Cd和Pb含量普遍较低,花茶中Cu、Zn、Mn和Ni的溶出率相对较高,Fe的溶出率较低,有害的重金属Cd、Pb和Cr的溶出率很低,此测定结果可为探讨花茶的保健作用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43.
姚曦  岳永德  汤锋  郭雪峰  王进  荀航 《光谱实验室》2010,27(3):1190-1194
建立同时检测鲜竹笋中铬、铜、锌、砷、镉、汞、铅等7种元素的分析方法。竹笋样品在硝酸介质中经微波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全定量法采集数据。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37—1.0000之间;检出限为0.005—0.202μg/L;加标回收率在88.96%—110.5%;精密度RSD小于6.09%;国家标准样品西红柿叶(GSBZ51001-94)中几种元素的测定值都在标准范围内。该方法具有灵敏、可靠、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竹笋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44.
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技术,辅以金相分析方法、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i-Zn体系的4个合金.实验结果表明,Ni-Zn合金系中存在中间化合物NiZn3,该化合物稳定地存在于650℃到室温之间.400℃下NiZn3(75%Zn)化合物的点阵常量为a=3.31919(4)nm,b=0.8866(2)nm,c=1.2518(2)nm.  相似文献   
945.
研究了外加磁场下具有Dzyaloshinski-Moriya(DM)各向异性反对称相互作用的三量子位Heisenberg XX链的对热纠缠以及在热平衡下用该链作为信道来传输未知的量子态。详细地给出了磁场、DM相互作用及温度对热纠缠和平均传输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和DM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调控对热纠缠;在温度较低情况下,关闭磁场和DM相互作用,顺铁磁链可以很好地用来做隐形传态的信道;纠缠不能完全反映平均传输保真度,相同的纠缠可以导致不同的平均传输保真度。  相似文献   
946.
At the late stage of transitional boundary layers, th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the ring-like vortices and spike structur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urrounding flow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high order accuracy. A spatial transition of the flat-plate boundary layers in the compressible flow was conducted. Detailed numerical results with high resolution clearly represented the typical vortex structures, such as ring-like vortices and so on, and induced ejection and sweep events...  相似文献   
947.
A proton therapy facility based on a linac injector and a slow cycling synchrotron is proposed.To achiev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cancer,a scanning gantry is required.The flexible transmission of beam and high beam position accuracy are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s for a gantry.The designed gantry optics and scanning system are presented.Great efforts are put into study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beam position in the isocenter to the element misalignments.It shows that quadrupole shift make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and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t.  相似文献   
948.
A novel Micro-pattern gaseous detector (MPGD), thick GEM with electrodes made of a resistive material (RETG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investigate the energy resolution of a RETGEM in Ar+CO_2 with different gas mixt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energy resolution 30% in single and double mode can be obtained. The existence of an optimum energy resolu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49.
微型平像场近红外光谱仪的消杂散光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和研制了结构紧凑、杂散光低的微型平像场近红外光谱仪。在分光系统设计中不采用附加杂散光遮挡装置的常规方法,而是在准直物镜前设置一块直径为8.5mm的平面反射镜,通过调节平面反射镜改变入射光束的空间角,使光束全部被准直镜接收,不再产生旁光,从而有效地消除系统内的杂散光,使仪器整体杂散光水平降低了1.13%。另外,该光谱仪选择线阵CCD作为探测器件,不再设置冷却系统也避免了平面光栅带有扫描旋转机构。由于使用CCD作探测器和新的消杂散光设计方法,该光谱仪实现了微型化。  相似文献   
950.
汤小梅 《化学教育》2022,43(1):76-79
设计受控实验是科学实验实证的重要手段,这种科学探究的核心能力,也是教育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之一.在分析学生能力现状、教材内容后,经过教学实施,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认识变量控制要素,达成能系统地综合应用变量控制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