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1篇
  免费   998篇
  国内免费   2327篇
化学   4427篇
晶体学   319篇
力学   380篇
综合类   160篇
数学   860篇
物理学   28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2,6-双(2-吡嗪基)-4,4′联吡啶(dpyb)和NiCl2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镍(Ⅱ)配合物Ni(dpyb)2,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C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3006(3)nm,b=1.1667(3)nm,c=2.5019(7)nm,α=90°,β=104.998(4)°,γ=90°.配物中,Ni2+与两个dpyb配体中六个氮配位形成单核结构,单核单元再通过分子间弱的作用力连接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92.
HCV全基因组培养细胞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了转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全基因组的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模型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 建立了Huh7-HCV的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表达图谱和数据库.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 对表达差异2倍以上蛋白质点进行了胶内酶解和MALDI-TOF MS鉴定. 得到包括与细胞骨架蛋白、细胞周期、凋亡和信号转导等相关的14个蛋白质, 并且用Western blot验证了热休克蛋白70的蛋白质组研究结果. 利用HCV全基因组培养系统,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 为研究HCV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 为深入研究HCV病毒复制和分子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以5种苄氧基/烷氧基苯胺为基础, 设计合成了系列新颖的N-苄氧/烷氧苯基-4,6-二取代嘧啶胺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 其中化合物5r的单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 油菜平皿法和稗草小杯法测试除草活性结果表明, 4种苄氧基/烷氧基苯胺3a, 3b, 3d, 3e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在100 μg/mL浓度下对单子叶稗草生长抑制率可达到77.3%—88.5%. KARI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5a—5s有较弱的KARI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94.
应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对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进行比热容测定, 得到了DNTF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线性方程定压cp=0.31064+2.109×10-3T (285 K相似文献   
995.
花瓣形YBO3∶Eu3+发光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通过水热合成在AAO模板上组装出花瓣形YBO3∶Eu3+薄膜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96.
王敏  宋志国  姜恒  宫红 《有机化学》2008,28(9):1629-1632
室温无溶剂条件下, 乙酸能有效促进邻甲基苯磺酸铜催化一系列醇或酚和3,4-2H-二氢吡喃反应, 生成相应的四氢吡喃醚. 在乙酸存在条件下, 体系的催化性能有显著提高, 邻甲基苯磺酸铜用量仅需0.3 mol%(占醇或酚的摩尔分数)就能使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反应结束后, 邻甲基苯磺酸铜经简单相分离可多次重复使用, 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产物结构经IR, 1H NMR, 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97.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要对磷酸化修饰富集技术和定量技术进行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采用18O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对胰蛋白酶酶解肽段混合物进行标记,并对其标记时间和标记后胰蛋白酶的变性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4~5的KH2PO4缓冲体系中,37℃,标记反应持续19~24h,除了C-端肽之外,几乎所有的肽段都可达到100%标记;采用TCEP可以有效地抑制16O-18O回标现象。建立了与18O标记技术兼容性良好的IPG-IEF技术对磷酸化肽段进行选择性富集,富集后共从HepG2细胞中鉴定到491个磷酸化位点、362个磷酸化肽段和356个磷酸化蛋白,表明IPG-IEF在大规模磷酸化肽段分离富集中是有效的;最后与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LTQ-FTICR质谱仪联用,建立了基于18O-IPG-IEF-LTQ-FTICR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定量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实现磷酸化肽段的有效定性和定量。本研究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提供了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形态相似的灰疣鹅膏菌、灰绒鹅膏菌和灰褶鹅膏菌的光谱,结果显示,它们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和多糖的振动吸收带组成,其蛋白质的吸收频率略有差。选择酰胺I带(中心频率1647cm-1)进行傅里叶自去卷积和曲线拟合处理后3种鹅膏菌中蛋白质在酰胺I带的吸收峰都由12个子峰叠加而成,其中在无序(1650cm-1)、α螺旋(1658cm-1)和β转角结构(1666cm-1)的振动吸收峰上,灰褶鹅膏菌吸收峰的面积百分比分别是20.98%、4.47%和17.14%,明显地区别于其它两种鹅膏菌(灰疣鹅膏菌:10.26%、12.58%和7.71%;灰绒鹅膏菌:14.33%、9.76%和8.83%)。在1683cm-1处的β转角吸收峰上,灰绒鹅膏菌吸收峰的面积百分比是1.92%,明显小于其它两种鹅膏菌(灰疣鹅膏菌:8.03%;灰褶鹅膏菌:6.65%)。研究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能提供大型真菌所含蛋白质二级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999.
设计合成了由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与咪唑阴离子搭配的[bmim]Im新型碱性离子液体并对其碱性进行研究.[bmim]Im离子液体的碱性与[bmim]OH的碱性接近且强于[bmim]OAc.在水溶液及室温条件下,2%的[bmim]Im离子液体对系列芳香醛与活泼的亚甲基化合物之间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目标产物的收率达到86%~95%,选择性为100%.同时,该催化剂体系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The title compounds (S)-methyl-2-(4-R-phenylsulfonamido)-3-(1H-indol-3- yl)propanoate (R = H (1), Cl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also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Compound 1 (C18H18N2O4S)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a = 9.6348(14), b = 11.1517(17), c = 16.412(3) A, V = 1763.4(5) A^3, Mr = 358.40, Z = 4, De = 1.350 g/cm^3,/t = 0.209 mm^-1, F(000) = 752, R = 0.0348 and wR = 0.0714. Compound 2 (CI8H17ClN2O4S)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a = 9.3128(14), b = 10.9655(16), c = 17.783(3) A, V = 1815.9(5) A^3, Mr = 392.85, Z = 4, De = 1.437 g/cm^3, p = 0.352 mm^-1, F(000) = 816, R = 0.0389 and wR = 0.0845. The absolute structure Flack parameters X of compounds 1 and 2 are -0.03(8) and -0.06(7), respectively. 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se two compounds both involve two intermolecular N-H…O hydrogen bo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