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4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2331篇
化学   4437篇
晶体学   319篇
力学   380篇
综合类   160篇
数学   860篇
物理学   28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635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全反式维甲酸合钇(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能在生理条件下比配体和金属离子更有效地切割质粒DNA,体系离子强度和pH值的变化对配合物的切割活性有较大影响,自由基捕捉剂的加入不影响配合物的切割活性。该配合物对DNA的切割可能通过水解机理进行。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增加,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和DNA溶液的紫外吸收强度降低。据此推断,该配合物主要以嵌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22.
N-茄呢基胺类糖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瑾  刘蕾  宋金勇  王超杰 《有机化学》2004,24(12):1601-1605
在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存在下,将化合物2-N-茄呢基胺基苯甲酸(3)和N-茄呢基己二酰胺酸(6)分别与O-乙酰基溴代葡萄糖、O-乙酰基溴代半乳糖、O-乙酰基溴代乳糖和O-乙酰基溴代麦芽糖反应制得对应的糖酯4a~4d和7a~7d,由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证了8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中6个化合物(4a,4d和7a~7d)在三种癌细胞模型上进行了一些初步体外生理活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123.
秦川  刘敏  宋兰坤  荣国斌 《有机化学》2002,22(12):1013-1017
由手性配体α-D-葡萄糖衍生物5,6,7以及薄荷醇(8)和葑醇(9),经 Ulmann偶联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R)-和(S)-6,6′-二硝基联苯-2,2′- 二甲酸(4a),(R)-6,6′-二甲基联苯-2,2′-二甲酸(4b),(R)-1,1′-联萘-2 ,2′-二甲酸(13)。以三个手性膦酰胺16,17,18和CuCl组成的手性络合物为 催化剂,通过2-萘酚直接氧化偶联得到(S)-2,2′-联萘酚(15)。产物4, 13,15具有中等ee值的光学活性。  相似文献   
124.
尿中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2,4-滴、2,4-滴丙酸和2甲4氯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用硫酸、三氯化硼、氯化氢和三氟乙酸等4种催化剂的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苯甲醇、三氟乙醇、五氟丙醇、二氯丙醇和五氟苯甲醇等10种醇的酯化衍生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尿中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各种衍生化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方法,其中较灵敏的方法2,4-滴和2,4-滴丙酸的检出限低于10 ng/mL,2甲4氯的检出限低于20ng/mL,适于职业接触者和中毒者的尿分析。  相似文献   
125.
NH_2基态和激发态的SAC-CI和量子拓扑方法研究郑世钧,蔡新华,宋天乐,孟令鹏,中迁博,波田雅彦(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石家庄,050091)(京都大学工程学院京都,日本)关键词SAC-CI方法,激发态,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用量子拓扑学方法研究激发态...  相似文献   
126.
PSt-b-PEO增容PA6/P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力学方法(DMA),形态学方法(SEM),研究了PSt b PEO存在下尼龙6(PA6)/聚苯乙烯(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表明,PA6和PS的简单共混体系,分散相相畴尺寸大,相界面清晰,断裂面光滑,呈脆性断裂,相容性极差,属不相容体系.而加入少量PSt b PEO后分散相尺寸变小,界面层变厚,界面粘结力增强,表现出韧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7.
新型光学活性α-氨基磷酸及其酯合成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α-氨基膦酸酯是一类很重要的天然氨基酸类似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多 种生理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光学活性α-氨基膦酸及酯的合成进展。  相似文献   
128.
根据郯庐断裂带鲁皖段早第三纪、中新世以及更新世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应用稀土判据探讨了区内玄武岩的形成机制。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的相关关系显示,郯庐断裂带新生代3个阶段玄武岩成岩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不明显,其形成机制应该为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通过多种稀土元素联合协变关系也同样反映了这些玄武岩的形成机制为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同时也显示区内新生代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继承了其源区物质的稀土元素特征。这一结论与区内Sr,Nd同位素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9.
The reactions of 18-crown-6 with Na2[M(SCN)4] (M= Pd,Pt) were studied and the complex 1 [{Na(18-C-6)}2(H2O)]n[Pd(SCN)4]n and complex 2 [{Na(18-C-6)}2(H2O)]n[Pt(SCN)4]n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omplexes belong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cell dimensions, 1:a=1.05734(7),b=1.42250(10),c=1.47762(10) nm,β=107.5330(10)°,V=2.1192(2)nm3,Z=2,Dcalcd=1.460g·cm-3,F(000)=964,R1=0.0406,wR2=0.1264 and 2:a=1.05985(19),b=1.4237(3),c=1.4744(3) nm,β=107. 096(3)°, V=2.1264(7)nm3,Z=2,Dcalcd=1.690g·cm-3,F(000)=1028,R1=0.0292,wR2=0.0859. In the solid state, the complexes 1 and 2 show an one-dimensional chain of [{Na(18-C-6)}2(H2O)]2+ complex cations and [M(SCN)4]2- (M=Pd,Pt) complex anions bridged by Na-N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30.
5-氟尿嘧啶-1-乙酸合铜(Ⅱ)的合成及其与DNA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5-fluorouracil-1-acetic acid (5FuAA) and its Cu(Ⅱ) complex (5FuAACu)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date for the crystal complex was obtained. The interaction of 5-fluorouracil-1-acetic acid (5FuAA) and its Cu(Ⅱ) complex (5FuAACu) with DNA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using spectral, viscometric, electrochemical and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methods. The results of interaction with DNA suggest that both 5FuAA and 5FuAACu can bind to DNA in a static electricity attraction mode. But the attraction of 5FuAACu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5Fu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